青岛市即墨市199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2-02 青岛市即墨市统计局

全市出口创汇4.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9.4%,其中:三资企业4.01亿美元,自营出口0.59亿美元。横联引进内资5.2亿元,比上年增长117%。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38.9万人,其中:国外游客2.8万人,国外旅游收入33万美元。

七、交通运输和邮电业

交通运输业发展平稳。全市拥有各种机动车8.5万辆,比上年增长26.9%,其中:货车7325辆,客车3123辆,其他机动车5.08万辆,拖拉机2.38万辆。公路总长度830.5公里,比上年增长33%。据交通部门统计,全年公路客运量1639万人次,客运周转量16649万人公里,分别增长18.8%和4.1%。全市共有客运公共汽车487辆,其中:城区环行班车67辆。

邮电业继续快速发展。邮电业全年投资12279万元,新建电讯大厦竣工使用,全年邮电业务总量21520万元,比上年增长18.2%。全市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到16.33万门,比上年增长33.8%,其中电话用户10.53万户,电话普及率达到12.4/部百人,其中市话41460户,增长21.1%,农话63824户,增长67.8%,移动电话2.67万户,增长61.1%。由于电讯业的发展,全市的邮政业务下降,函件、包件、电报分别比上年下降3.2%、11.5%和20.3%。

八、财税、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入有了较大的突破,全市完成地方财政收入30215万元,同比增长30.8%,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26%,其中:财政局、国税局、地税局分别完成财政收入6509万元、7800万元和15906万元。比上年增长19.1%、41.9%和31.2%。财政支出3717万元,比上年增长25.8%。

两税收入快速增长。全市税收总额45181万元,比上年增长36.1%。其中国税局完成28363万元,增长37.3%,地税局完成16818万元,增长34.2%。个体私营税收10245万元,占总税收的21.9%。

金融形势运行平稳,居民储蓄居高不下。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59.5亿元,比上年增加6.67亿元,增长12.6%,居民储蓄存款48.4亿元,比上年增加4.9亿元,增长11.3%,贷款余额37.6亿元,仅比年初增加956万元,增长2.4%,存贷款增长幅度相差10.2个百分点。

保险事业发展良好。全年保险总额达到144.4亿元,保险业务收入11199万元,其中财产险收入4007万元,人身险收入7122万元。保险业务支出3891万元,其中财产险2312万元,人身险1547万元。

九、文化、教育、卫生、科技

文化、广播电视事业健康发展。全市有柳腔剧团1处,影剧院11处,农村放映队60个,接待艺术团20个,共演出2.38万次,观众人数495.6万人次。文化馆(中心、站)63个,各类图书馆451处,市图书馆藏书量10.25万册,市博物馆、文化创作研究室1处,出版发表播映展出各类文艺作品380件,获青岛市以上各类奖励26项。拥有无线广播电台、电视台各1座,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达100%,有线电视用户8.6万户,其中城区3.3万户,乡镇5.3万户。

教育事业再创辉煌。普教、职教、成教、幼教协调发展。全市高考本科录取人数1495人,比上年增加472人。全市共有各类学校367处,在校学生14.6万人,其中:高中生1.13万人,初中生3.76万人,中小学生8.52万人,教职工1.2万人,其中:教师9496人,每一教师负担学生15.4人,幼儿园622个,入园学前儿童2.1万人。

体育事业不断发展。全市拥有各类运动场地476处,三级裁判员260人,教练员11人,向青岛市以上单位输送运动员24名。

卫生事业健康发展。99年,市人民医院门诊楼,妇幼保健病房楼相继投入使用,中医院病房楼、市医院旧门诊楼改造正在加紧施工,提高了我市卫生机构的硬环境水平。全市乡镇以上卫生机构38处,各类机构拥有床位1858张,卫生技术人员2477人,村设医疗点1235个,乡镇卫生员1854人。

“科教兴市”战略实施力度加大。全年组织实施科技项目93项,引进新技术、新成果72项,开发新产品5个,农民技术协会、学会、研究会79个。全市拥有专业技术人员3.8万人,其中:中级以上职称的7332人。

十、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成绩显著。城区环境综合治理工程进展顺利,铺装人行道板9.86万平方米,新增绿地4万平方米,更新垃圾箱365个,新上路灯471只,河道治理工程完成投资6700万元,蓝岙路、青威路即墨段已建成通车。城区西、北入口和青石路改造工程已基本完成,住宅竣工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居住环境进一步改善。城区供水、供气、供电、供热等能力继续加强。建成区面积已达15平方公里。

城区供水:城区调水工程的竣工,使城区日综合供水能力达到7.2万吨,比上年增长53%,自来水管道总长度达148公里,全年供水总量1155万吨,其中生活用水603万吨。

城区供气:全年液化气供应总量3000吨,用气户数3万户,使用液化气人口10.27万人。

城区供热:全市集中供热面积26万平方米,蒸汽供热总量28万吨,热水供热总量50百万千焦。

城区交通:城区公交车线路6条,运营长度63公里,运营车辆67辆,比上年增加17辆,出租汽车183辆,使居民出行更加方便、快捷。

城区道路及下水道:年末道路总长度194公里,道路面积250万平方米,人行道面积43万平方米,桥梁19座,路灯3047只,排水管道135公里,污水年排放量474万吨,污水年处理能力175万吨。

城区绿化: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596公顷,绿化覆盖率39.8%,比上年提高3.6个百分点,园林绿地面积506公顷,公共绿地面积116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9.9平方米,公园3座,面积22公顷。

环境保护:全年安排治理环境污染项目36个,治理资金1214万元,竣工项目16个,竣工项目日处理废水能力8990吨,工业废水排放量151万吨,比上年减少25.2%,工业废气排放量143.4万标立方米,比上年减少6.8%,工业粉尘排放量305吨,比上年减少50%,环境噪声达标面积11平方公里,比上年增加2平方公里,城区环境质量有了明显提高。

十一、人口与人民生活

计划生育工作成绩显著,人口继续低速增长。全年出生人口10337人,人口出生率9.74‰,计划生育率99.85%,全年死亡人口6949人,人口死亡率6.55‰,人口自然增长率3.19‰,下降2.06个千分点。年末全市总人口1063107人,比上年增长0.2%,其中:农业人口94.6万人,非农业人口11.67万人,全市平均每户3.3人。

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长,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由于提高了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和下岗职工生活费,以及部分企业经济效益的好转,全市职工年平均工资达到6200元,比上年提高10%,其中:在岗职工7485元,增长7.1%,但行业之间职工纯收入不平衡。全年农民人均收入3231元,比上年增长7.3%,由于受农产品价格下跌等因素影响,农民增收速度减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