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胶州市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2-02 青岛市胶州市统计局

商品交易市场持续活跃。截止到2000年底,全市商品交易市场已发展到97处,其中过亿元市场6处,全年成交额29.8亿元,减少1.9%。综合和专业市场22处,成交额207295万元,营业面积697693平方米,出租摊位9297个。

七、对外经济

全市积极实施重点园区带动战略,突出抓好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胶州湾工业园和七处重点乡镇工业园区开发,规划建设了皮革城、韩国城和海尔工业园,着力构筑以海尔大道为轴心的十里工业长廊,外向型经济成效显著。

对外经贸快速增长。2000年全市出口创汇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8.8%,出口商品交货值116亿元,增长41.8%。

利用外资持续发展。全年新签利用外资项目145个。其中5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25个,1000万美元以上项目7个。合同利用外资3040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2826万美元。年末累计注册登记的“三资”企业达434家,已投产开业246家,其中独资企业176家,合资企业63家合作企业7家。“三资”企业从业人员达5.78万人,其中独资企业4.64万人。当年派出劳务人员257人次。

引进内资取得突破性进展。全市引进内资项目339个,合同利用内资20.3亿元,实际利用内资71948万元。

八、金融和保险业

金融体制改革继续深化,金融风险防范工作进一步加强。全年金融形势运行平稳,存贷款保持稳定增加。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51.8亿元,比年初增加3亿元,增长6.1%,其中企业存款余额13亿元,减少857万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6.5亿元,增加3.4亿元,增长10.3%。各项贷款余额35.4亿元,增加4.5亿元,增长13.1%。其中:短期贷款余额28.7亿元,增加3.9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4亿元,增加7461万元。

保险业快速发展。2000年全市保险业承保额为95亿元,增长43.9%,保费收入11098万元,增长16.3%,已决赔款2735万元,减少15.8%。

九、科技、教育、文化和卫生、体育

科技事业取得新进展。全年共争取和实施上级各类科技计划9项,其中国家级5项。完成重大科技成果10项,获青岛市星火奖1项,科技进步奖2项,申请专利36项。

各类教育事业继续发展。2000年末,全市拥有普通中学31处,在校学生37605人。其中高中5处,在校学生8007人,初中26处,在校学生29598人,拥有职业学校3处,在校学生3005人;共有小学144处,在校学生63941人;幼儿园499处;在园幼儿17326人。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全年共创作发表各类文艺作品40余篇(首),推出了大型革命题材现代戏《同心结》完成了茂腔传统戏《元宵谜》的排练工作。

卫生事业继续发展,医疗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市现有各类卫生机构33处,医疗床位1718张卫生技术人员2221人,其中医生926人,一些先进的医疗设备陆续落户我市,进一步改善了城乡居民的医疗条件。

体育事业取得新成绩.全年共向上级输送了12名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在青岛市政府举办的首届农民运动会上获市直组和乡镇组两个第一名。

十、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

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取得进展,城市供水、供电、供气、供热能力增强,城市功能日臻完善,环保工作力度加大,城市居民环境进一步改善。

供电:2000年全市用电量67695万千瓦时,增长17.3%,其中工业用电48235万千瓦时,增长18.7%,城乡居民生活用电11614万千瓦时,增长8.7%。

供水:全市日供水能力为8.5万吨。全年供水总量达1173万吨,其中生产用水654万吨,生活用水519万吨。

公共交通:全市现有运营车168辆,运营线路115公里,客运总量1102万人次,现有出租车246辆。

供气供热:全市液化石油气供应量达4500吨,新增供热面积10万平方米,累计供热面积已达150万平方米。

道路及下水道:年末城市道路总长度181公里,增加33公里,城市下水道总长度258公里,增加8公里。

环境保护及其他:2000年环境噪声达标区面积14.35平方公里,覆盖率67.95%;烟尘控制区面积20平方公理,覆盖率94.7%。全年完成污染企业限期治理项目28个,总投资6279.1万元。

十一、居民生活与人口

计划生育工作水平和质量稳步提高,人口保持低水平增长。全市人口出生率为11.3‰,死亡率6.9‰,人口自然增长率4.4‰。年末总人口为757883人,比上年增加3214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42622人,增加3340人,当年出生8576人,死亡5206人。计划生育率为99.6%。

劳动就业基本稳定,工资水平提高。2000年全市共有职工10.9万人,私营企业从业人员和个体劳动者8.6万人,全年职工工资总额8.1亿元,增长22.4%,职工平均工资7508元,增长9.8%。全年城镇共安排就业1867人,组织1680人次参加就业前培训.全年累计分流安置下岗职工481人,安置率为73.5%,年末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36%。

城乡居民收支稳定增长。2000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796元,增长8.1%,人均生活费支出4281元,增长2.5%;农民人均纯收入3640元,增长6.3%,人均生活费支出2573元增长7.7%。

城乡居民居住条件继续改善。全年市及市以上单位新建住宅28.7万平方米,年末城、乡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分别达到17.5平方米和21.2平方米,比上年分别增加1.1平方米和0.7平方米,住房质量普遍提高。

注:1、公报中部分统计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公报中国内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