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城阳区199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文化体育事业艰苦创业、自我发展。被列入区政府1998年12件实事的城阳体育训练基地一期续建工程和区文化娱乐中心一期工程如期完工,法海寺后续工程全部结束,1999年可对外开放。有5个镇建立了文化娱乐中心,130个村有文化大院,全区藏书量达80多万册。全区共组织区、镇两级体育比赛42次,有8280人参赛,中小学校学生体育达标率99%,区体院共向上级业余体校输送运动员7名。 全区拥有卫生医疗机构15个,床位601张,人员总数980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826人,卫生事业得到长足发展,基本满足了全区人民对卫生医疗的需求。 广播电视事业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新闻的党性原则,不断开拓,加大广播电视的改革力度,使我区广播电视事业又迈上一个新台阶。新投资700多万元,加速有线广播电视向规模化发展。1998年架设光缆1200芯公里,电缆干线100多公里,完成区域地下管网建设30余管公里。至年底,全部开通八个镇的有线电视信号,新增用户20780户,用户累计入网率达到30%。电视台的《城阳新闻》改版为《新闻纵横》,实行城阳新闻、国际、国内重大新闻,投稿体育新闻的版块联播。播出时间由15分钟增加到25分钟。全年“两台”播出稿片10280件,比上年增长26.2%,有力地突出了新闻的龙头地位。对外宣传成效显著,全年在省、市电台、电视台播出稿片610多件,比上年增长96.8%。 十、人口、人民生活 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新成绩,人口继续保持低速增长,1998年计划生育工作荣获市一等奖。年末总人口为424479人,比1997年末增长6.9‰,其中非农业人口45738人。人口出生率11.69‰,死亡率6.27‰,自然增长率5.42‰,晚婚率99.82%,晚育率100%,计划生育率99.98%。 人民生活水平得到较大改善。1998年,全区职工平均工资达到7618元,比上年增长7.7%,农民人均纯收入3312元,增长23.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5829元,人均储蓄5125元。 抽样调查资料显示,每百户拥有情况: 项目单位1998年拥有量 自行车辆170 缝纫机架101 电冰箱台70 电风扇台149 电视机台112 其中:彩电台84 收录机台59 摩托车辆61 照像机架38 农村和城镇最低生活保障稳步实施。全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线人口为2828人,其中农村2761人,城镇67人。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发展势头良好,被评为全国先进区。扶贫助残、赈灾募捐、优抚安置和双拥等项工作进展顺利。 1998年全区195名下岗职工,分流安置161名,为70家企业招工2127人。年内办理城镇失业登记795人,安置城镇失业人员53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47%。共收缴养老金1699万元,医疗保险金243万元,工伤保险金35万元,失业保险金98万元,支付离退休费达2148万元。 注:1、公报中有关指标为初步统计数; 2、国内生产总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