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城阳区199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1999年2月3日) 1998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人民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抢抓机遇,奋力开拓,全面推进新一轮创业,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新的进展,经过全区42万人民的共同努力,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社会稳定,市场活跃,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迅速,为全面完成区二次党代会、区二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跨世纪战略目标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一、综合 国民经济实现了区委区政府确定的总体要求,主要经济指标达到并超额完成了全年的任务。 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增长。初步统计,全区国内生产总值完成66.96亿元,比上年增长25.8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08亿元,增长18.11%,比重下降1.2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34.71亿元,增长26.38%,比重上升0.2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19.17亿元,增长31.15%,比重上升1.07个百分点。 国民经济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不尽合理;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亚洲金融危机的风波影响了实际利用外资的增长。 二、农业及农村经济 农业及农村经济实现了新的飞跃。1998年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步伐最快的一年。围绕培植水产、蔬菜、畜牧、果品、花卉五大支柱行业,重点抓好农业种植结构、养殖结构、品种结构调整和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保持了农业经济的快速增长,农、林、牧、渔各业均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 种植业生产努力克服1997年自然灾害带来的滞后影响,粮油菜果等主要农产品均获丰收。粮食总产量达到8.55万吨,比上年增长83%,单产为366公斤,增长46.4%;油料产量522吨,增长728.6%;蔬菜产量41.5万吨,增长6.9%;水果产量13154吨,增长29%。 畜牧业生产止降转升。1998年由于前期禽蛋价格较低,导致家禽存养量和禽蛋产量与去年同期相比降幅较大,自5月份以来,鸡蛋价格有所回升,饲料等有关费用下降,致使我区养鸡业下降势头得到遏制,出现了恢复性增长的态势。1998年新建成万头养猪场3个,特种畜禽养殖场30个。 主要牲畜、家禽存栏量和产品产量如下: 项目1998年单位比上年增减% 大牲畜存栏2075头4.1 生猪存栏42993头37.0 羊存栏5123只24.4 家禽存栏671.8万只3.5 肉蛋奶总产量8.06万吨4.4 林业生产继续发展。全年造林面积213公顷,新育苗面积68公顷,四旁植树32万株,农田林网新增面积667公顷,全区新发展银杏、杜仲等千亩园5个,开发经济林面积141公顷。林业结构得到合理调整,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得到较好兼顾,三年绿化城阳大地的目标基本实现。 渔业生产形势较好。各渔业镇大力发展大马力渔船,发展远洋捕捞,调整养殖业结构。新增大马力渔船43艘,争取了国家级贝类健康养殖中心在我区建设,河套渔港码头配套工程全面完成。1998年,水产品总产量达到247922吨,比上年增长17.9%;其中海洋捕捞产量89468吨,海水养殖产量154039吨,淡水养殖产量4415吨。养殖面积6741公顷,其中海水养殖5449公顷,淡水养殖1292公顷。 农业生产物资装备水平进一步提高,现代化程度得到增强。年末全区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20.56万千瓦,比上年增长2.6%。农机汽车496辆,减少28.7%,拖拉机1933台,比上年增长1.7%,农村用电量22901万千瓦时,增长22.1%,化肥施用量(折纯)7937吨,增长7.4%。 农业重点工程,结构调整进展顺利。白沙河治理三期工程,桃源河治理二期工程,东菜西移、蔬菜大棚等项目成效明显。全区种植业结构调整面积达15190亩,超额完成了14153亩的全年计划。农业示范园建设、经济林基地建设、名优果品基地建设、大型畜牧场建设均取得突破性进展。 三、工业 工业企业努力克服诸多不利因素影响,突出抓好改制、技改、择优扶强、加大投入等重点方面,保持了速度、效益、后劲同步快速增长。全部工业总产值(1990年不变价)完成1493770万元,比上年增长28.8%,其中区属工业完成37513万元,增长28.3%,乡镇工业完成821820万元,增长38.1%,独资工业完成627437万元,增长19.5%,其他工业完成7000万元,下降30.4%。1998年有3个企业的产品荣获青岛市名牌产品称号,有1个企业荣获青岛市高技术企业,有7个企业通过ISO9000系列标准认证。 全区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888161万元,比上年增长8.3%,完成利税总额19937万元,增长181.6%,其中内资工业29087万元,增长22.9%,工业产品销售率95.2%。两项资金占用大幅度下降,由上年的223761万元,下降到159243万元,基本实现了速度和效益的同步增长。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完成情况 品名1998年单位比上年增减% 水产加工品67467吨89.0 皮鞋593万双17.0 家具621144件71.3 玩具21829万元0.4 轮胎外胎614500条50.3 塑料制品3582吨43.5 水泥(包括散装)10.91万吨-20.9 变压器385万千伏安29.2 电力电缆1241公里-34.1 沥青24万吨125.2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建筑业 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度增长,已成为我区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一年来,坚持以抓镇村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示范镇村建设和重点路域开发建设为突破口,加快了农村城市化进程。重点加强了对基础设施、第三产业、技术改造等方面的资金投入,预计全年共完成固定投资14.9亿元,比上年增长62.3%。其中区及区以上固定资产投资2.6亿元,农村集体投资4.7亿元,个体私营投资3.6亿元,其他投资4亿元。在全部固定资产投资额中,个体私营投资所占比重明显上升。城乡规划进一步完善。一是完成了各镇的GPS布点和12平方公里的地形图测绘,为各项规划的编制提供了科学资料。二是超额完成了城区详规覆盖率达70%的任务。完成了政府北小区规划设计、城区中心广场修建性规划设计,正阳路两侧景观规划、正阳路西扩东延改造规划、长城路东小区设计、政府北组团环境规划设计、迎宾路整治规划等。三是村镇规划进展迅速,全面开展了各镇总体规划的调整和修订,并完成了报批。为建设现代化新农村,推动农村城市化进程提供了科学依据。 小城镇建设呈现出加快发展的新趋势。根据区委、区政府《进一步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意见》,提出了今后五年我区小城镇建设的奋斗目标,建设重点和有关政策措施,加大了对小城镇重点建设的指导力度。城区工业园、流亭双元路工业园、棘洪滩青大工业园、红岛工业园进一步上规模、上水平,重点村、试点中心村建设进一步向现代化新型农村发展。加强了村镇规划管理,年内共办理建设用地规划27项,356万平方米,其中生产用地15项,338万平方米,公共用地12项,18万平方米。办理建设工程规划66项,27万平方米,其中生产建筑33项,16万平方米,公共建筑33项,11万平方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