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黄岛区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2-02 青岛市黄岛区统计局

从引进项目结构来看,现代服务业处的发展处于领先地位,08年我区依托独特的区位优势和港口优势,以港航物流业仓储、房地产开发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增势迅猛,共引进项目26个,总投资占总量的59.75%,合同外资占总量的54.27%。现代服务业开始向产业集群化发展,逐渐适应国际产业分工新变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了产业结构的高度化。高新技术产业保持成为发展亮点,以新能源开发、软件研发、海洋工程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比例明显增大,共引进项目5个,总投资占总量的24.34%,合同外资占总量的28%。在08年,投资额超过加工制造业,成为发展的新亮点。

2008年全区累计完成进出口总额130.3亿美元,同比增长27.4%。其中出口73.9亿美元,同比增长25.5%。进口56.4亿美元,同比增长29.7%。

大部分重点企业保持增长势头、支撑作用突出。2008年我区进出口超过1000万美元的企业73家,这73家企业进出口总额占全区进出口总额的92.3%;其中过亿美元企业10家,占全区进出口总额的60.8%。出口超过1000万美元的企业51家,这51家企业出口总额占全区出口总额的88%;其中过亿美元企业7家,占全区出口总额的56%;支撑作用突出。

出口以传统市场为主,新兴市场增长较快。传统的亚洲市场仍旧高居首位,同比增长22.1%,占全部出口的43.5%。北美市场居第二位,同比增长20.5%,占全部出口的26.3%。欧洲市场居第三位,同比增长9.0%,占全部出口的17.8%。从出口国家和地区来看,排名前四位的国家和地区分别是:美国、日本、韩国、香港。占我区全部出口的比重分别为:24.8%、12.7%、11.1%、8.7%。

商品结构不断优化。从总体结构来看,工业制成品比重占到全部出口的93.3%,初级产品比重占6.7%。我区主要出口商品为:计算机与通信技术产品占全区出口总额的18.7%,电器及电子类产品出口占17%,机械设备出口占16.6%,游戏机产品占15.8%,集装箱出口占11.7%。

2008年全区高新技术产品占全区出口总额比重22.7%。机电产品出口占全区出口总额比重72.5%。

五、固定资产投资

2008年我区固定资产投资呈现总体走势平稳,逐步呈现“好”字当头、好中有快的发展势头,投资的质量和效益逐步提高,体现了我区投资工作由加快发展逐步向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转变。统计资料显示:2008年全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54亿元,总量列全市第一;增速为18.3%,在三区列第二位。

产业投资结构明显改善、第三产业投资大幅提高。近几年来,我区加大了第三产业项目招商力度,三产投资所占比重大幅提高,产业投资结构明显改善。2008年,我区第三产业完成投资93.7亿元,所占比重36.8%,比去年提高1.9个百分点;增长为15.8%,拉动全区投资5.9百分点。

资源性、高耗能行业投资下降,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快速增长。2008年,我区资源性、高能耗行业完成投资35.6亿元,同比下降23.5%,占投资总量的9.2%,比去年同期下降16.9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完成投资25.6亿元,占全部投资总的10.1%,比去年同期提高1.4百分点;增速为11.2%,高出全部投资增速3.1个百分点。

投资项目数大幅增加、增资项目拉动明显。2008年,我区投资项目131个,完成投资226.8亿元,拉动全区固定资产投资16.7百分点。其中上汽通用五菱完成投资8.9亿元,拉动全区投资4.1个百分点;中国石油集团海洋工程(青岛)有限公司完成投资5.8亿元,拉动全区投资2.7个百分点。

房地产投资稳步增长。2008年,有投资的房地产企业70家,完成投资27.4亿元,同比增长14.9%,拉动全区投资1.7百分点。其中青岛开发区城市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凤城置业有限公司完成投资3.4亿元和3.3亿元,共拉动全区投资3.1个百分点。

资金到位情况良好。2008年我区固定资产投资到位资金268.1亿元,比投资完成额多13.7亿元,同比增长24%,其中本年到位资金249.8亿元,增长39.1%。在本年到位资金中,自筹资金151.1亿元,占56.4%,增长60.5%;国内贷款77.8亿元,占29%,增长26.3%。

六、科技

2008年,我区顺利通过“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考核,入选“山东省知识产权示范区”,按照“引进一批、培育一批、建设一批,储备一批”的思路,全区累计引进“双十高”项目59个,包括28个研发类项目和31个产业类项目。2008年,项目引进建设实现新的突破,油气加工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整体迁入我区并投入运行,国家机械研究总院山东分院和北京交通大学物流研究院已达成落户意向,赛轮1000万套半钢轮胎项目全面投产,华世洁环保科技、润能电器正式投产,科技创业园一期工程主体建设已完工,泰光电气研发中心完成主体施工,芯生园项目施工进展顺利,国家橡胶工程技术中心项目用地完成土地出让手续,顺利通过科技部的审核评估,鼎创科技信息技术项目实现了当年洽谈、当年注册的目标。按照国家级标准规划建设的山科大“钛核子实验室”已正式启动运营,全区整体科技实力进一步增强。

全区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0家、高新技术产品48种,总数分别达到132家和280种,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087亿元,同比增长22.4%,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69.3%,占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29%。高新技术产业由原来主要集中在家电电子信息领域扩展到汽车、造船、海洋工程、石油化工和新材料等产业领域,全区高新产业家电电子领域一枝独秀的局面正逐步改变,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对经济发展的引领和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2008年,全区共有50项科技成果通过鉴定,27项科技成果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奖,19项科技成果获得青岛市科技进步奖。

全区新申请专利720件(发明专利125件),授权专利412件,同比增长263%。全区“中国专利山东明星企业”总数达到10家。全区已有70%以上的大中型企业建立了知识产权工作机构,85%的大中型企业配备了知识产权管理人员。颐中生物、三汇橡胶机械2家企业被新认定为中国专利山东明星企业,全区总数达到12家。金晶股份、颐中生物2家企业成为我市首批知识产权特派员制度单位。

全区共有109个项目列入国家“863”计划、“973”计划、自然科学基金计划等国家级重点科技发展计划,获得国家科技经费6862.2万元;77个项目列入省、市科技发展计划,获得科技扶持资金778.5万元。

2008年,创业中心引进科技孵化企业7家、中介机构5家、转化科技成果7项。目前,入驻创业中心在孵科技企业96家、中介服务机构21家,累计毕业企业48家。加大对在孵企业扶持力度,为企业申报技术产权交易项目24个,交易金额1800万元,争取青岛市技术产权交易专项资金12.2万元,累计指导协助在孵企业申报各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70余项,获得扶持资金1000余万元,并为诺斯机械等企业融资500万元,有力地促进了孵化企业的快速发展。创业中心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