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淳安县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5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认真贯彻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努力缓解要素制约,深入实施“三步走、四品牌、五战略”,加强环境建设,较好地完成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各项任务。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顺利实现了“三步走”战略目标的第一步。 一、经济发展 初步统计,2005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57.6亿元,同比增长14.3%。其中,一产增长11.2%,二产增长16.2%,三产增长14.5%。三次产业的比例为22.4∶37.9∶39.7。按户籍人口计算,全县人均生产总值为12750元,比上年增长14.2%;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生产总值为15000元,按国家公布的2005年人民币对美元平均汇率8.1917计算,为1830美元。全县实现财政总收入47783万元,增长22.1%,实现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27686万元,增长16.3%。 农业 2005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8.96亿元,增长12.6%,其中,农业产值11.28亿元,增长8.6%;林业产值2.78亿元,增长8.6%;牧业产值3.73亿元,增长17.3%;渔业产值1.01亿元,增长21.2%。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91.9亿元,增长24.4%。 粮食生产继续呈恢复性增长。全县粮食播种面积39.1万亩,增长2.1%,粮食产量10.62万吨,增长1.4%,粮食生产连续二年呈现增长。油料、水果等主要经济作物持续增长。全县油料产量12015吨,增长11.1%;水果产量70787吨,增长10.4%,其中,柑桔产量35651吨,增长4.1%。 支柱产业、特色产业建设取得明显成效。茶叶产值达到3.05亿元,增长21.2%;蚕桑产值1.86亿元,增长40%;蔬菜产值2.35亿元,增长0.8%。茶叶、蚕桑、干水果、蔬菜四大支柱产业产值为9.53亿元,占农林牧渔业产值的比重为50.3%。 林、牧、渔业发展良好。全年造林面积2.5万亩,封山育林206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73.9%。全年生猪出栏25.6万头,增长8%,家禽存栏52.3万羽,肉类总产量20672吨。全年鲜鱼起水量9538吨,增长13.4%。 工业 工业经济快速发展。深入实施“工业兴县”战略,全面实现“五超”目标。全年实现工业销售产值80.33亿元(即:按经济普查规定和抽样调查统计方法进行调整的数据),增长24.1%(按原方法口径统计的销售产值,2005年已达101亿元,增长30.1%),全部工业产品产销率为97.6%。在工业销售产值中,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实现销售产值42.5亿元,增长43.4%。全县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实现利税6亿元,增长19%,其中,利润3.5亿元。 工业投入快速增长。全年完成工业投入10.5亿元,比上年增长31.6%。企业规模不断壮大,全县规模企业由上年的92家增加到103家。其中,亿元以上企业10家。 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2.6亿元,同比增长26.6%。其中,限额以上完成投资21.5亿元,增长71.1%;房地产开发投资5.9亿元,下降32.6%。从投资结构看,第一产业投资0.16亿元,增长6倍,第二产业投资8.16亿元,增长90.7%;第三产业投资19.11亿元,增长11.9%。全年完成建筑业增加值4.8亿元,比上年增长13.4%。 重点工程进展顺利。千岛湖大桥竣工通车,杭千高速公路淳安段进展良好,工程形象进度为85%。千汾公路全线动工,昌文公路一期建成通车,康庄工程全面实施,累计完成投资3.8亿元,完成路基路面2125公里。 交通和邮电业 交通运输事业持续发展。年末,全县境内通车公路里程894公里,其中,高等级公路32公里。全县货物运输量480万吨,增长27.6%;旅客运输量893万人,增长5.1%。 邮电通信事业不断发展。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1251万元,比上年增长19.7%;完成电信业务总量5388万元,与上年持平。年末,全县固定电话用户12.82万户,新增0.92万户。其中,市内电话5.44万户,增加0.34万户;农村电话用户7.38万户,增加0.58万户。全县固定电话普及率28.15部/百人。年末,移动电话在网用户13.5万户,全县互联网用户13784户,增长35.1%。 国内贸易和市场价格 消费品市场销售活跃。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9亿元,同比增长13.8%。其中,县零售额8.6亿元,增长15.4%;县以下零售额6.3亿元,增长11.6%。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13亿元,增长12.4%;餐饮业1.9亿元,增长24.7%。 市场物价略有上升。城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升了2.2%。八大类商品和服务价格水平与上年比较,食品类上升4.6%、衣着类上升1.5%、家庭设备及用品类上升1.2%、医疗保健类上升0.5%、交通和通讯类上升0.2%、娱乐教育文化用品类下降0.6%、居住类上升4.3%。 旅游业 成功举办“2005杭州•千岛湖秀水节”,千岛湖旅游业得到较好发展。全年共接待中外游客150万人,同比增长了25.3%,其中,接待境外游客5.39万人,增长23.3%。全年实现旅游经济总收入15亿元,同比增长42.9%。 金融保险业 金融形势保持稳定。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50.6亿元,同比增长18.3%,其中,城乡居民储蓄余额28.9亿元,增长17.9%;贷款余额27.2亿元,增长19.3%。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收支相抵净回笼1.6亿元。全县保险机构保费收入9677万元,全年支付各类赔款1335万元。 二、改革开放 社会保障再就业工程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覆盖面不断扩大。年末,全县有10929名机关事业单位职工27131名企业职工及自由职业者参加养老保险,失业保险交费人数17380人,44142人参加医疗保险,11131名职工参加工伤保险。深入实施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30.92万人。年末,全县有5187户10684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其中农村4603户9439人;全年发放低保金712万元,其中农村580万元。 社会福利事业稳步发展。年末全县拥有敬老院25所,供养老人569人;社会福利院1所,收养婴幼儿童16人,老人8人;社会福利企业26家,在职职工505人,其中盲聋哑残248人。 再就业工作进一步加强。全年1738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9%。 对外贸易 外贸出口态势良好。全年实现外贸出口供货总值19.3亿元,比上年增长13.1%,其中,自营出口总额4738万美元,增长12.8%。全县出口商品种类22大类298种,出口到70个国家和地区。在自营出口中,生产企业占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