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安县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2-02 绵阳市安县统计局

2010-02-02

2009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一年重点安民,两年全面恢复,三年建设新安县”的总体目标,按照“坚持科学重建、突出六大重点、抢抓三大机遇、推进三个升级”的基本思路,齐心协力、克难攻坚,着力解决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有效遏制了经济下滑势头,整体经济平稳回升,各项社会事业持续进步,灾后重建有序推进,人民生活继续改善,取得了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胜利。

一、综合

全县经济逐步回升,产业结构有所优化。2009年,全年生产总值46.78亿元,比上年增长14.6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28亿元,增长5.3%;第二产业增加值17.53亿元,增长25.2%;第三产业增加值12.97亿元,增长12.3%。人均生产总值11305.00元,增长14.0%。三次产业结构为34.80∶37.47∶27.73,二三产业比重比上年提高2.48个百分点。

全年民营经济增加值实现26.51亿元,比上年增长19.60%,其中:民营工业增加值11.51亿元,增长24.60%。

二、农业

农业生产平稳回升,农业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26.65亿元,比上年增长5.80%,其中:种植业产值9.52亿元,增长4.35%;林业产值1.48亿元,增长8.20%;牧业产值12.79亿元,增长6.50%;渔业产值2.66 亿元,增长6.5%;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18亿元,增长4.95%。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61.16万亩,比上年增长0.08%,其中:水稻种植面积30.84万亩,增长1.18%,小麦种植面积14.92万亩,下降1.26%。经济作物种植面积33.55万亩,比上年增长0.51%。

全年粮食产量24.80万吨,比上年增长2.48%,其中:水稻产量16.59万吨,增长2.47%;小麦产量3.99万吨,增长2.31%。油料产量2.69万吨,增长1.89%。肉类总产量5.50万吨,增长16.79%;禽蛋产量2.21万吨,增长6.7%;牛奶产量0.56万吨,减产3.2%。

全年出栏生猪51.31万头,比上年增长21.79%,生猪存栏33.46万头,增长3.78%。农村专合组织达到74个,其中重点专合组织14个,实现产值6.47亿元,增长10.94%。新增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户,达到29户,实现销售收入8.10亿元,增长10.90%。

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24.59万千瓦,比上年增长6.91%;农用拖拉机3821台;农用运输车693辆;农村用电量1429万千瓦小时,增长14.24%。

三、工业和建筑业

在一系列保稳促调政策措施的推动下,工业经济运行出现积极变化,工业生产稳步回升,重点产业保持优势,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14.03亿元,比上年增长23.4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12.56亿元,增长34.7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对GDP的贡献率为42.60 %。全年净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户,达到70户,实现总产值46.30亿元,增长32.01%,销售产值41.92亿元,增长29.32%,产销率89.7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扭亏增盈,实现利润总额1.09亿元,同比增长108.20%,7户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

工业园区企业实现产值13.86亿元,其中,11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5.36亿,增长34.44%。“辽安工业园”正式启动,投资15亿元的华晨集团华祥汽车发动机零配件生产基地项目入驻园区并开工建设。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水泥制品产量比上年增长43.75%,红矾纳增长76.27%,机制纸增长4.88%,黄磷增长1020.22%。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3.50亿元,比上年增长34.20%。全县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6家,完成产值3.27亿元,增长64.7%,其中,建筑工程产值3.10亿元,增长51.7%;安装工程产值0.26亿元。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4.41万平方米,减少9.9%,其中,本年新开工面积22.24万平方米,增长12.00%。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县以灾后重建项目为抓手,着力扩大基础设施、重点产业、民生工程以及城乡居民住房建设的投入,力促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全年固定资产投资95.34亿元,比上年增长313.16%,其中:基本建设投资20.97亿元,增长137.31%;更新改造投资11.62亿元,增长196.01%;农户投资60.40亿元,增长505.53%。

从三次产业来看,第一产业投资7.64亿元,增长549.77%;第二产业投资11.61亿元,增长136.01%;第三产业投资76.09亿元,增长348.10%,其中,交通运输业完成6.54亿元,增长551.30%。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2.35亿元,比上年增长591.59%。房屋施工面积22.14万平方米,增长217.98%,其中,住宅17.95万平方米,增长207.55%。房屋竣工面积6.85万平方米,增长1287.04%,其中,住宅5.62万平方米,增长1103.62%。商品房销售面积6.36万平方米,增长1186.66%,其中,住宅5.76万平方米,增长1131.51%。

全年500万元及以上在建投资项目124个,完成投资29.91亿元,比上年增长139.61%。江秀路、墩秀路、秀茶路、成青路道路改造、市政工程、好医生年产6亿粒抗生素生产线、文教卫生系统灾后重建恢复、中联水泥日产4500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改、安县纸业竹浆一体化技改、安县银河建化20万吨铬渣源化处理等项目取得积极进展。

五、国内贸易

受中央、省、市有关促进消费的各项政策措施的推动,消费领域进一步拓展,消费热点不断涌现,城乡流通网络加快完善,商贸中心区集聚功能进一步提升。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1.27亿元,比上年增长19.3%;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0.96亿元,增长22.10%。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82亿元,比上年增长29.42%。分城乡看,县的消费品零售额9.37亿元,增长28.13%;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13.45亿元,增长30.33%。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17.78亿元,增长28.50%;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4.60亿元,增长32.50%;其他行业零售额0.03亿元,增长35.00%。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邮电、旅游产业迅速恢复。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75亿元,比上年增长10.00%。

年末境内公路里程1276.20公里,等级公路通车里程1088.47公里。全年公路货物运输量达到1102.00万吨;公路货运周转量54687.00万吨公里;公路客运周转量14566.00万人公里,增长1.62%。有载货汽车1933辆,增长57.67%;客运车辆128辆,增长93.94%。

全年邮电业务总量1.85亿元,比上年增长37.07%,其中:邮政业务0.27亿元,增长35.81%;电信业务1.58亿元(含电信、移动、联通),增长37.28%。年末本地固定电话用户41302户;移动电话用户253112户,增长14.46%。年末计算机互联网用户10120户,增长108.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