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安县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2-02 绵阳市安县统计局

全年共接待游客110.2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7.21%。旅游总收入4.16亿元,增长27.94%。除千佛山景区未恢复外,其它各景点全面恢复营业。

七、财政税收、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税收增势良好。全县实现财政收入4.21亿元,比上年增长25.30%,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33亿元,增长60.06%;税收收入0.89亿元,增长43.20%。财政支出35.41亿元,减少21.81%,其中,一般预算支出29.22亿元,减少32.27%。全县国税入库1.11亿元,增长3.32%;地税入库1.26亿元,增长47.93%。70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纳税行为企业68户,共完成国地税1.09亿元,同比增长12.64%。

金融机构合理增加信贷投放,切实将信贷资金投向支持灾后重建、改善民生和经济结构调整等领域,有效提升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13.45亿元,比上年末增长67.38%,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2.99亿元,增长0.11%。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38.90亿元,增长62.44%,其中:农房重建贷款10.34亿元,占贷款入放总额的26.58%;农业贷款余额5.11亿元,增长0.76%。

保险业务不断发展。全年保险公司保费收入1.76亿元,比上年增长86.74%,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0.30亿元,增长28.16%;人身险保费收入0.66亿元,增长26.49%。全年赔付0.22亿元,其中:财产险赔付0. 16亿元,人身险赔付0.07亿元。

八、科教、文化、卫生和体育

2009年,53个教育项目全部开工,47所学校基本完工。全年在学校生43439人,各类学校48所。学龄儿童入学率100.00%,小学毕业生升学率100.00%,初中生毕业生升学率51.87%,比上年提高了2.49个百分点。争取省科技项目11个,取得发明专利18项。

年末有公共图书馆1个,公共图书馆图书总藏量1.2万册。完成广播电视村村通732个,村通率95.00%,恢复用户1.2万户。乡镇文化站、广播站全部开工,县广播电视台业务用房投入使用。

2009年,有24个卫生重建项目开工,20个项目主体工程竣工,179个村级卫生站开始重建。年末共有医疗卫生机构28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4个,妇幼保健站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机构病床床位1132张。卫生技术人员964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401人,注册护士274人,卫生防疫人员234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农民人数42.37万人,参合率99.6%,比上年提高4.1个百分点。

九、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总人口43.83万人,常住人口41.5万人。出生人口4050人,出生率9.97‰;死亡人口3379人,死亡率7.93‰;自然变动净增人口371人,自然增长率1.90‰。全县城镇化率达到34.90  %,比上年提高1.80个百分点。

城乡居民生活改善。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354.00元,比上年增长7.75%,增加385元;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943元,增长35.4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058.00元,增长18.01%;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0551元,增长23.00 %。

社会保障能力提高。年末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职工数21002人,比上年增长14.39%;参加基本医疗保险职工数16665人,增长8.18%。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43450人,增长28.87%。年末单位从业人员28.53万人,新增就业人员3580人。

全年共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2941.95万元,享受最低生活保障8674人,农村低保对象18538人。发放城乡医疗救助资金366.60万元。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院床位280张,福利院个数达到2个。有31个民政项目开工,完工22个。

注:

1.本公报为初步统计数。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人均生产总值按常住人口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