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
2007年,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开发区)在杭州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紧紧围绕“三大目标”,坚持“两轮驱动”,大力推进“三大战略”,深入实施“主攻江东、决战江北”三年行动计划,积极迎接新挑战,破解新课题,努力克服不利因素,在经济发展、招商引资、空间拓展、环境提升、和谐下沙等各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区经济社会保持了协调、健康的发展态势。 经济发展 经济总量 国民经济稳定快速增长。初步核算,2007年,开发区地区生产总值(GDP)达到252.95亿元,比上年增长19.3%。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214.00亿元,同比增长17.73%;第三产业增加值37.29亿元,同比增长21.13%。产业结构继续优化,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由去年的0.80:85.74:13.46调整为0.66:84.60:14.74,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比上年提高1.28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人均GDP)为94430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12425美元)。 地区生产总值(GDP)单位:亿元 财政收入持续增长。2007年,开发区完成财政总收入85.85亿元,同比增长96.22%。实现税收收入41.45亿元,同比增长27.25%,其中:中央收入25.61亿元,同比增长25.21%,地方财政收入15.84亿元,同比增长30.69%。 工业 2007年,由于个别大企业受市场影响持续减产,开发区工业经济由前五年的高速增长期进入到发展的“平台期”,增长平稳,结构优化、效益提升。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237.75亿元,同比增长9.77%,完成销售产值1228.25亿元,同比增长10.33%,完成工业增加值208.61亿元,同比增长21.30%。 亿元企业不断壮大。2007年,开发区大力实施“73818”工程,培育了一批大企业大集团。全区产值亿元以上企业达到107家,比上年增加20家,其中,10亿元以上企业达到23家,比上年增加10家, 20亿元以上企业达到11家,比上年增加5家,形成了娃哈哈、康师傅、松下基地、富士康等大企业集团。2007年,全区上亿元企业实现产值1132.86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91.53%,对全区经济的带动作用突出。 工业结构调整优化。2007年,全区高新技术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772.05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62.38%,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四大主导行业中,除电子通信行业外,机械制造、食品饮料和生物医药三大行业均保持了15%以上增幅。电子通信行业全年完成产值502.55亿元,同比下降27.03%;机械制造行业完成产值197.96亿元,同比增长27.63%;食品饮料行业完成产值140.51亿元,同比增长32.53%;生物医药行业完成产值26.94亿元,同比增长15.12%。 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情况汇总(单位:亿元) 名 称产品销售收入 2006年2007年同比增长(%) 全区总计1119.46 1209.07 8.00 电子信息产业总计686.62 515.69 -24.89 占全区的比重61.3%42.7% 其中:计算机及网络产品产业小计654.85 469.62 -28.29 占全区的比重58.5%38.8% 电子信息产业明细: 电子计算机115.17 90.79 -21.17 通信设备534.97 371.72 -30.52 家用电器设备7.33 14.38 96.07 电子测量仪器5.24 4.92 -6.00 电子工业专用设备0.25 1.31 417.35 电子元件6.38 8.87 38.92 电子器件4.71 7.11 51.09 电子信息机电产品11.38 14.12 24.03 电子信息产品专用材料1.18 2.48 109.96 运行质量稳步提升。2007年,开发区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209.07亿元,同比增长5.51%,产销衔接良好,产品产销率达到99.23%。实现利润总额61.43亿元,同比增长28.34%。生物医药、机械制造、塑料橡胶等行业的利润增长均达20%以上。节能降耗成效明显,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下降4.13%。 主要产品产量保持增长。全年生产软饮料254.36万吨,同比增长17.40%;轮胎外胎2725.37万条,同比增长34.27%;集成电路64万块,同比增长108.06%;方便主食品21.04万吨,同比增长21.00%。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计量单位2006年2007年同比增长(%) 软饮料万吨216.66254.3617.40 其中: 碳酸饮料万吨63.3762.50-1.37 含乳饮料万吨36.5639.427.82 饮用水万吨41.4449.9420.51 化妆品亿元34.7232.16-7.39 高压开关台90307308-19.07 移动电话万部3612.392508.53-30.56 电力线缆公里1764.511694.60-3.96 医用导管万套11557124988.14 发电量万千瓦时33902.0036772.508.47 化学纤维万吨4.023.94-1.99 轮胎外胎万条2029.702725.3734.27 方便主食品万吨17.3921.0421.00 塑料棒管材万吨5.2012.09132.50 笔记本电脑万台151.66129.14-14.85 集成电路万块30.7664.00108.06 光盘复制品万张11541125328.59 电工仪器仪表万台168.1381.31-51.64 电饭锅万个64.4358.15-9.74 家用吸尘器万台93.4088.26-5.50 化学农药制剂吨773778511.47 改装汽车辆40460349.26 服务业 2007年,开发区坚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两轮驱动”,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全年新增服务企业206家,商品交易市场2家。全区服务业实现增加值37.29亿元,同比增长21.13%,占全区GDP比重达到14.74%。 商贸服务业繁荣活跃。2007年,好易购、都尚购物中心、杭州恒大陶瓷五金建材市场、杭州机床交易市场等一批大型商贸项目投入运营,区域消费市场进一步繁荣。全年实现商品销售总额99.72亿元,同比增长13.69%,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95亿元,同比增长30.52%。 现代服务业方兴未艾。2007年,开发区成立了新加坡科技园、安防科技园、传媒文化创意产业园等载体平台,鼓励发展科技研发、创意、服务外包产业,极大地推进我区新兴服务业的发展。高科技孵化器、泽仁软件服务、华人卡通、智选软件、浙广传媒等一批科研技术、软件、设计创意、服务外包企业不断涌现,已成为全区服务业发展的新亮点。 交通运输、仓储业持续增长。2007年,随着保税物流中心(B型)、普洛斯杭州物流园一期等大型物流投入使用,全区各类交通运输、仓储企业不断增多,累计达到43家。其中,营业收入超过500万元以上的达20家,全年共实现营业收入5.91亿元,同比增长39.88%。区内公交网络进一步完善,年末公交营运线路达到28条,总长479公里,营运公共汽车494辆,全年客运总量2517万人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