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淳安县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3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全面贯彻县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咬定“三步走”发展目标,着力打造品牌淳安,深入实施工业兴县,积极发展都市农业,稳步推进旅游转型,克服了“非典”、高温、缺电等困难,较好地完成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各项任务。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发展基础日益巩固,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城镇面貌日新月异,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继续改善。 一、经济发展 初步统计,2003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7.6亿元,同比增长14.7%,超过年度计划1.2个百分点。其中,一产增长8.7%,二产增长16.1%,三产增长16.9%。三次产业的比例为22.3∶37.0∶40.7。全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10550元,比上年增长14.7%。全县实现财政总收入31103万元,增长26.4%,实现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18278万元,增长39.6%。 农业 积极发展都市农业,扎实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15.6亿元,增长8.5%,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60.75亿元,增长23.8%。 “大田革命”深入实施,种植业结构进一步调整,粮食作物继续下降,经济作物增长较快,粮经比例为5.2∶4.8。 农产品品牌建设取得新成就。淳安县荣获“中国有机鱼之乡”称号、“千岛湖牌”蚕茧、“淳牌”千岛湖有机链鳙鱼被命名为浙江省名牌商品,千岛湖三元猪等5个农产品被认定为省绿色农产品。当年农产品在各类评比中,获国家金奖2个、省级金奖1个、省级银奖2个、省级优质农产品11个。 林、牧、渔业发展良好。全年造林面积2.08万亩,封山育林177.9万亩,退耕还林10064亩,全县森林覆盖率65.8%。全年生猪出栏22.94万头,增长2.4%,家禽存栏52.4万羽,肉类总产量18196吨,增长1.5%。全年鲜鱼起水量7550吨,增长18.8%,网箱养殖面积1500亩,产量1700吨,增长19.7%。 工业 工业经济快速发展。深入实施“工业兴县”战略,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59.4亿元,增长31.0%,工业销售产值58.6亿元,增长35.0%,工业增加值13.1亿元,按可比价增长13.5%。全部工业产品产销率为98.6%。在工业销售产值中。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实现销售产值19.6亿元,增长49.7%;个私工业实现销售产值42.8亿元,增长38.8%,占全县工业的73.1%,比上年提高了2.4个百分点。 工业投入增长迅猛。全年完成工业投入6.1亿元,比上年增长133.2%。农夫山泉果汁饮料生产线、新兴纺织织造、诚鑫织造、商络丝绸等一批大项目建成投产。园区建设快速推进。鼓山工业区块平整土地1600亩,已有11家企业入园,坪山工业区块完成整合,已平整土地600亩。企业规模不断壮大,全县新增规模企业22家,规模以上企业已达65家。工业经济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 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同步提高。全县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实现利税4.4亿元,增长48.8%,其中,利润2.5亿元,增长65.7%。亏损企业损额731万元,与上年基本持平。 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全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8亿元,同比增长41.3%。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5.25亿元,增长1.3倍;农村农户投资1.31亿元,增长1.6%;农村非农户投资2.3亿元,增长8.0%。全年完成建筑业增加值4.5亿元,比上年增长24.6%。 重点工程进展顺利。千岛湖大桥完成投资4835万元,形象进度达44.0%,南浦大桥、横沿大桥、叶门公路建成通车,左口通乡公路全面贯通,全县实现了乡乡通公路。杭千高速公路淳安段已进入初步设计,严家水库、昌文线工程已正式动工。全年完成交通投资1.45亿元。 交通和邮电业 交通运输事业持续发展。年末,全县境内通车公路进程831公里,其中,高等级公路32公里。全县货物运输量295万吨,增长16.0%;旅客运输量888万人,下降7.0%。 邮电通信事业不断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6422万元,同比增长21.1%。年末,全县固定电话用户10.8万户,新增24670户,增长29.6%。其中,市内电话42000户,增加8770户;农村电话用户66000户,增加15900户。全县通电话村已达893个。全县固定电话普及率24部/百人,年末,移动电话用户95219户,全县互联网用户7376户,增长93.2%。 国内商业和市场价格 消费品市场稳步发展。全县实现社会经济消费品零售总额11.99亿元,同比增长13.2%。其中,县零售额6.79亿元,增长19.1%;县以下零售额5.2亿元,增长6.1%。分行业看,批零贸易零售额9.4亿元,增长13.3%;餐饮业零售额1.5亿元,增长25.1%。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5.1亿元,增长7.3%。 市场物价略有上升。城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升了2.7%。八大类商品和服务价格水平与上年比较,食品类上升3.5%、衣着类下降1.1%、家庭设备及用品类下降1.3%、医疗保健类上升2.9%、交通和通讯类下降2.7%、娱乐教育文化用品类上升8.4%、居住类上升4.9%。 旅游业 千岛湖旅游业在遭受“非典”的重创后,仍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全年共接待中外游客(含石林、三潭岛等)100万人,同比下降了4.8%,其中,下湖游客85万人,下降了13.5%。接待境外游客1.9万人,下降64.5%。全年实现旅游经济总收入8.6亿元,同比增长20.0%。 金融保险业 金融形势保持稳定。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37.26亿元,同比增长14.2%,其中,城乡居民储蓄余额21.2亿元,增长18.7%;货款余额18.83亿元,增长13.8%。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收支相抵净回笼1.03亿元。 商业保险发展良好。全县独立核算保险机构承保金额37.5亿元;保费收入10128万元,同比增长4.5%,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879万元;人身险保费收入8249万元;全年支付各类赔款1949万元。 二、改革开放 企业改革 2003年,重点对县二轻和县工业总公司下属企业进行产权制度和劳动用工制度改革,共有952名职工身份得到置换。至此,全县国有、城镇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和用工制度改革基本完成。 个私经济持续发展。全县新办私营企业264家,新发展个体工商户1247户。年末,全县私营企业1058家,从业人员17600人;个体工商户10614户,从业人员14909人。个体私营企业注册资金11.92亿元,比上年增长3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