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桐庐县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2-02 杭州市桐庐县统计局

旅游产业

旅游综合带动效应得到增强。2008年全县共接待游客 449.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 8.3 %。景点接待游客 297.8 万人次,增长 6.2 %;其中接待国外和港、澳、台游客 2.2万人次,增长 18.7 %。全社会旅游总收入22.89 亿元,比上年增长13.9%,其中景点门票收入 6873 万元,增长10.8 %。女儿村岚庭度假酒店、阆苑石海温泉度假酒店等一批新的景点、宾馆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农家乐”乡村旅游得到发展。

房地产业

房地产业平衡增长。全县房地产开发企业共85家,有开发项目的企业40家。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3.92亿元,增长8.8%;施工面积166.2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8.7%;竣工面积37.30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7.4%;商品房销售面积32.73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6.1%。

市场物价

居民消费价格总体水平有较大上涨。2008年我县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5.6%。居民消费价格中八大类呈现“七升一降”格局,食品类上涨14.0%、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5.9%、交通与通讯类上涨3.5%、居住类上涨2.8%、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类上涨0.9%、烟酒用用品类上涨0.2%、娱乐教育文化服务类上涨0.1%,衣着类下降7.8%。食品类中干豆及豆制品类、肉禽及其制品、油脂类、水产品类与上涨较为明显,涨幅分别为42.9%、31.2%、26.1%和18.3%。

二、改革开放

对外贸易

对外贸易较快增长。全年实现外贸出口供货总值171.61亿元,比上年增长13.4%,外贸出口供货总值占全县工业销售产值的37.7%。年末外贸生产企业达1051家。年末共有外贸自营出口权企业254家,比上年增加52家,自营出口总额6.4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6.5%。

招商引资

招商引资工作得到进一步强化。2008年当年利用外资项目37个;协议外资17357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0.3%;实际利用外资8292万美元,增长26.1%。项目规模有所扩大,全年新批总投资5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有14个,协议外资14742万美元,分别占新批项目数的77.8%和协议外资额的97.8%。当年新办三资企业19家,年末共有三资企业210家。

社会保障

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年末参加养老保险的机关企事业单位3445个,参保人数达93184人,增长5.6%。统筹金额2.86亿元,增长8.5%。全年共支付养老金2.61亿元,比上年增长11.8%。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单位3231个,参保人数达62430人,其中企业职工48434人,机关事业单位职工13996人,参保人数比上年净增21532人。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顺利实施,年末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参保人数达15992人,当年新增3416人。年末农村参加养老保险11.14万人,统筹养老金5481万元。

全县共有敬老院11个,收养老人810人;福利企业24家,安置残疾职工421人。

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比上年有所提高。农村低保标准月人均170元,比上年增加20元,城镇低保标准月人均280元,比上年增加30元。年末全县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6550人,发放保障金745.5万元,增长53.6%。

三、社会事业

科技

成功创建省级科技强县,全面提升县域科技综合实力。当年新增国家重点支持高新技术企业15家,省级企业研发中心4家,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2家,省级高新技术桐庐医疗器械特色产业基地,杭州市高新技术企业13家,市级企业研发中心3家,市级行业技术研发中心1家,市级现代农业科技型龙头企业2家。

全县申请专利受理量471项,其中:发明专利10项,实用新型174项,外观设计287项,同时被省科技厅命名为浙江省知识产权示范县。

认定登记技术合同135项,合同成交额1383.66万元。

人才队伍进一步壮大,全县登记在册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6908人,比上年增加539人,其中高级职称389人;中级职称4487人;初级职称12032人。

教育

教育资源整合基本到位,整体办学水平进一步提高。2008年小学入学率达100 %,初中巩固率99.98%,高中入学率98.37%。全县共有全日制小学23所,在校学生24475人,全年小学新招生3580人,毕业5311人。全县共有普通中学17所,在校学生22145人;全年新招生7528人;毕业学生6751人。全年输送大中专(含技校)生2752人。全县共有幼儿园86所,在园幼儿11356人。成人教育发展良好,全年广播电视大学在校大中专学生3449人;毕业974人。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995人次,获得单科结业387科次,本年毕业53人。继续实施“名师工程”,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启动基础教育资源整合方案,创建省级教育强镇13个。

文化

全国文化先进县创建活动全面展开,全年文艺作品获国家级奖项22个、省级32个、市级74个、县级72个。继续开展“淡化时节”,文明过节活动,扎实开展城乡精神文明建设。各类图书馆年末藏书达157万册。

文艺演出、文化出版市场管理进一步加强,广电事业的有序发展。全年开展各类大中型文化活动219次,接待文艺团体70个,下农村演出227场;成功举办了书画展、故事比赛、剪纸比赛等文艺活动。

广电事业的有序发展。桐庐县电视台平均每周播出115.5小时,其中自办节目57.3小时。桐庐人民广播电台每天播音17.1小时,其中自办节目13.75小时。全年播出广播新闻5235条,电视新闻4237条。年末有线电视终端13.2万余个,电视综合覆盖率99.06%。《今日桐庐》全年共出版发行270万份,比上年增加6万份。

体育

体育事业健康发展,竞技体育再创佳绩。桐庐籍运动员参加省、市比赛获金牌76枚、银牌33枚、铜牌40枚。群众体育运动蓬勃开展,全县共举办县级群众性体育健身和竞赛活动32项次,参加人数达2万余人次;成功举办了3次综合性运动会。

卫生

医疗卫生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全县共有各类医疗机构254个,其中医院、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8个,卫生服务站(所)、医务室59个,诊所29个,村卫生室145个,妇保院、疾病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各1个。各类医疗病床1038张;卫生技术人员1908人,其中执业医师516人、助理执业医师 224人、注册护士472 人。以大病统筹为主、医疗救助为补充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稳步开展,全年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人数达300713人,覆盖率达100 %,参保率96.0 %。全县无偿献血量占临床用血量的109.62 %。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9.37%,传染病总发病率499.04 人/十万人。

四、人口和人民生活

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