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桐庐县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人口继续保持低生育水平。年末全县户籍人口399109人,比上年增加868人;其中农业人口283478人,非农业人口115536人。全县人口出生率9.69‰,死亡率8.39‰,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14‰。当年计划生育率97.32%〔注2〕。 就业 以构建和谐就业环境为主载体,以破解“就业增收”难题为主旨,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实施积极的就业再就业政策,推进城乡统筹就业工作。当年实现新增城镇就业岗位4162个,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2067人,年末实有登记失业人员239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32%。抓好失业人员、失土农民、外来务工技能提升及创业人员培训,完成培训14831人次。 人民生活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据抽样调查,2008年我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450元,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92元,比上年增加985元,增长11.6%;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6625元,比上年增长11.1%,恩格尔系数为38.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980元,比上年增加1801元,增长9.9 %。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2325元,比上年增长3.1%;恩格尔系数为35.7%。 城乡居民储蓄不断增加。年末城乡居民本外币储蓄余额72.35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4.5%;人均储蓄余额18128元,比上年末增加3531元。 年末民用汽车拥有量19505辆,其中私人汽车14578辆,分别比上年增长15.5%和16.3%。 住宅建设 居住条件不断改善。全年住宅施工面积133.3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7.7%,竣工面积29.7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2.1%。据抽样调查,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4.61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67.10平方米,分别比上年增加3.98和0.75平方米。 五、城市建设 市政建设 城镇化进程不断深入,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先后完成了下杭路路段、金中路路段、包山路路段、瑶琳路西延、富春路整治一期工程等道路工程,完成320国道至迎春南路入城口52000平方米的景观工程、县城至凤川~江南给排水工程、县城至富春江镇路灯工程、洋塘至旧县给水工程使用。启动桐庐供水二期工程建设。全年新建道路4千余米,面积3万余平方米。年末人均道路面积14.78平方米,城市化水平达55.2%,比上年提高2.3个百分点。 城市绿化 实施12次大绿化工程,县城绿地面积达597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地率达40.32%,绿化覆盖率为42.56%,人均公共绿地为9.56平方米,促进了生态县建设。 公用事业 各项公用事业加快发展。城市公交线路和工具得到进一步完善,年末县城公交线路23 条,公交营运车129 辆,比上年新增36辆,共完成旅客运输1925万人次, 比上年增长13.0%。新投放出租车22辆,年末城区共拥有出租汽车125辆。县城全年供水量1375万吨。城乡电网安全运行,城乡居民生活用电20363万千瓦时,增长1.1%。 环境保护 全面推进生态县建设,城乡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完成生态功能区规划编制;“1250”生态工程全面实施;生态乡镇、村创建卓有成效,到年底共有全国环境优美乡镇2个、省级生态乡镇8个、市级生态乡镇(街道)10个、县级生态村88个;环境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 富春江镇、分水镇、横村镇污水处理工程完成,县城生活垃圾处理厂、分水镇、横村镇污水处理厂已开工建设。县城两江水环境质量保持Ⅱ类水质标准,富春江出境断面水质优于入境断面水质;大气环境质量优于Ⅱ类标准,噪声环境质量达到功能区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