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桐庐县198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0-02-02 杭州市桐庐县统计局

教育事业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在深化改革中,进一步贯彻“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方针,调动了各方面办学的积极性,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1989年,全县拥有普通中学43所,在校学生12224人,其中高中在校2434人。高中招生835人,纺织业5人;初中招生2586人,毕业4196人。职业中学(高中)1所,招生287人,毕业315人,在校学生814人。

全日制小学351所,在校学生34899人,比上年增加2755人,增长8.6%;招生5857人,毕业2878人。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9.4%;年巩固率99.4%;毕业率98.8%。年末,拥有幼儿园149所229个班,在园受教育儿童5828人,比上年增加1174人,增长25.2%。

成人教育有所发展。年内,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有495人,人。

一九八九年,全县向各类大专院校输送学生09人,中专中技245人。

文化事业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知名度日趋提高。杭州越剧院葆尔春剧团(即县越剧团),编演了《深宫欲海》和《讨饭国舅》两部新戏。《深宫欲海》参加了市第六届艺术节表演比赛,并获优秀表演奖。该团到江苏、上海等省市演出后,深受当地观众的好评。全县演出网络渐趋完善,全年接待文艺团体85个,共演出1003场次,观众达61.2万人次。一九八九年共放映电影2.29万场次,观众664.1万人次,放映收入133.6万元,比上年增长5.8%。群众文化丰富多彩。举办《叶浅予画展》等大型展览4个。县图书馆已建成并交付使用,桐庐文化馆分水馆已破土动工。全县共有图书发行点53个。全年图书发行销售额256万元,人均购买6.75元,名列全省前茅。年内,县政协、县委宣传部等单位编辑、出版发行的《桐君.桐君山》和《来自富春江的报告》等书籍有6部之多。同时还加强了文化市场的管理。

广播电视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丰富人民精神生活,取得较好的成效。年末,全县共有地面卫星接收站10座,,电视差转台52座,电视接收效果大为改善,全县有录像放映队(点)45个,共放映录像7698场次,观众达72.6万人次。还的闭路电视放映点46个。

八、卫生   体育

卫生工作,认真贯彻以防为主的方针,积极做好各项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年末,全县医疗卫生部门共有病床750张,卫生技术人员951人。其中:西医师235人,中医师65人。农村水改,一九八九年新建农村自来水站14座,新增受益人数5148人,至此,全县共有农村自来水站731座,受益人数达27.4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81.2%。

体育事业,年内,共举办各类运动会107次,参加的运动员15360人,其中县级62次。参加的运动员8460人。年末,达《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人数28027人,比上年增加5146人,增长22.5%。一九八九年,我县运动员在市举办的田径、射击、乒乓等项目的比赛中,共获得金牌9枚,银牌13枚,铜牌13枚。

九、人民生活

一九八九年,全县新增职工人数(含复退军人及各类学校毕业生)1137人,年末职工人宭29521人,比上年增长1.7%,其中全民16432人,集体13089人。全县职工工资总额5263万元,比上年增长9.1%。其中全民3051万元,增长7.1%;集体2212万元。增长11.9%。职工年平均工资1797元,比上年增长(未扣物价指数,下同)5%。其中全民1861元,增长0.9%;集体1751元,增长10.8%。

据百户农村住户抽样调查,农民年平均每人纯收入989元,比上年增长8.4%。

社会福利事业继续发展。1989年末,全县有敬老院27所,供养五保户老人237人。

十、人    口

一九八九年,全县出生5840人,人口出生率为15.47%,比上年下降零点二九个千分点;死亡率为6.06‰;自然增长率9.41‰,低于上年9.65‰的水平。年末全县总人口为379518人,比上年增加3973人。在总人口中,男194952人,女184566人。男女性别为1.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