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市敦煌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固定资产投资的快速增长,有效地促进了全市建筑业生产的快速发展。2007年建筑业总产值达62703万元,创历史新高,比上年增长44.84%。房屋施工面积房屋建筑施工面积达772808平方米。全年工程结算收入达到51553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5.58%,工程结算成本32957万元,实现利润总额9547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2倍。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快速增长,有效地拉动了全市经济的长足发展。2007年,敦煌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7074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46860万元,同比增长37.83%,其中市属投资完成15518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48774万元,完成全年计划12.98亿元的119.56%,较上年同期增长45.84%。开工的新续建项目达到162个。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城市完成投资89333万元,同比增长36.39%;农村投资完成81413万元,同比增长39.43%。 五、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交通运输业平稳发展。全社会客运总量达到210.8万人次,同比增长0.08%,客运周转总量5811.7万人公里,同比增长0.08%;全社会货运总量达到211.1万吨,同比增长0.07%,货运周转总量5148.2万吨公里,同比增长0.07%。 邮电业稳步发展,现代化通讯手段进一步普及。2007年,全市共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0753万元,同比增长9.92%。其中邮政业务较上年有较快发展,函件、汇票、集邮及特快专递的业务量均比去年同期相比呈两位数的增长;而电子网络和现代通讯工具的不断普及,使电信各项业务指标有所下降,其中全市程控电话实际装机70970门(含小灵通用户24990门),同比下降0.1%。全市移动电话用户累计达到55680户,同比增长6.51%。 六、批发零售贸易业、旅游业 市场销售旺盛。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0191.5万元,比上年增长20%。其中,市的消费品零售额72756.7万元,增长20.73%;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37434.8万元,比上年增长18.62%,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89129.7万元,增长21.8%;住宿餐饮业零售额 16795.6万元,增长13.56%。 其他行业零售额4266.2万元,同比增长10.64%。 市场物价温和上涨。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5.6%,比上年上升1.2个百分点。 旅游综合效益明显提高。全年接待中外游客140.35万人次,同比增长16.85%,其中入境旅游者9.04万人次,同比下降13.16%,国内旅游者 131.31万人次,同比增长19.7%;实现旅游收入80590.45万元,同比增长14.74%;实现旅游增加值23048.87万元,同比增长 14.74%,旅游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7.92%,占第三产业的比重达到了14.95%。 七、金融和保险 金融机构运行平衡稳。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764249万元,比上年增长5.16%,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548195万元,比上年下降1.08%。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72255万元,比上年增长16.39%。 保险业稳定发展。全年保费收入完成9807万元,比上年增长37%,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422万元,增长29.39%,财产险赔付723万元,比上年增长7.11%,综合赔付率达50.84%;人身险保费收入8346万元,比上年增长37.75%,综合赔付率达 46.62%。 八、科技、教育 科技工作成效显著。年内组织实施科技项目12项,引进、试验、示范的基础上,重点做好棉花双层双品、绿色葡萄栽培、标准化獭兔养殖等17项科技成果的转化工作,到期并通过鉴定验收科技项目23项,评定市科技进步奖19项,推荐申报酒泉市科技进步奖2项,获奖2项。开展各类科技培训591次,培训人员 9.56万人次,印发科技资料2.1万份。建成了敦煌市可持续发展实验区、阳关镇亲农村建设示范乡、农村公共信息化网络建设等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3个。 “两基”成果进一步巩固,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城乡幼儿入园率达到100%,小学“四率”达到100%,初中入学率达到100%,毕业率达到100%,巩固率达到99.3%,完成率达到97.5%,残疾儿童入学率达到97%,“四率”均高于部颁标准。全市初中毕业生1823人,升入普通高中1181人,升入中师中专的469人,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90.5%;高中招生规模达到19个班,招收学生1261名,参加高考1723人,上线1340人,上线率达到 77.8%,比上年增加9.3个百分点;其中:本科院校上线435人,比上年增加42人。 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全面落实。全年新建校舍18000平方米,改造消除危房3200平方米;累计撤并减少农村学校达32所;全市37所完全小学开通了教育信息网,占农村完全小学的82.2%。继续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各级财政累计投入资金533.53万元,农村义务教育中小学生全部享受了”两免一补”政策。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卫生事业持续发展,城乡卫生状况明显改善。全市现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70个。其中,乡镇以上医疗卫生机构16个,村卫生所64个,门诊部、诊所90 个。乡以上卫生技术人员528人,其中高级职称的14人、中级职称的97人、初级职称的325人,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3.78人;病床总数540张, 每千人拥有床位3.87张。不断深化医疗卫生保险体制改革,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了93270人,参保率达到97.16%;全年受益8885 人次,基金支付501.7万元,基金使用率达90.95%。其中:全年住院报销5869人次,报销金额456.46元,慢性病补助6016人次,支付补助 45.24万元。 文化阵地活动蓬勃发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日趋活跃,全年开展大型群众文化活动16次。图书馆以“倡导全民读书、构建学习型社会”为主题,积极实施“知识工程”,全年开放340天以上,完成借阅2万人次,阅览10万人次。 体育事业稳步发展。全年共举办市级竞赛活动12项,承办了和参加了全省体育先进乡镇农民篮球比赛、《蒙牛〈城市之间〉全国100城市全民健身展示赛》北方赛区的比赛,并进入最后总决赛以及“顺风杯”国际青年男子篮球邀请赛等6项上级体育部门举办的比赛。全市向大专院校输送体育人才43名。 十、人口、社会治安、环境卫生和人民生活 2007年,全市年末总人口达到139404人,比上年净增1271人,增长0.92%,人口出生率控制在8.61‰ ,比上年下降0.24个千分点,人口死亡率5.77‰,比上年上升了0.37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2.84‰,比上年下降0.61个千分点,计划生育率98.82% ,比上年下降了0.69个百分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