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市高台县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3-19 张掖市高台县统计局

2001年是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的开局年。一年来,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坚持以西部大开发总榄全局,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五中、六中全会和江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在60年不遇特大旱灾和部分时段严重缺电的情况下,审视县情、创新思路,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和结构调整、科技推广、企业改革项目建设、财政税收等重点工作,团结拼搏,开拓进取,全县经济和社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农业生产全面发展,工业生产增长较快,投资与消费平稳增长,居民收入稳步提高,各项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赢得了“十五”计划的良好开局。

一、综合

贯彻落实国家扩大内需、西部大开发等政策取得明显成效,全县国民经济运行良好,呈现较快增长势头。据统计,全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8.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3%。从三次产业结构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87亿元,增长3.0%;第二产业增加值2.15亿元,增长17.8%;第三产业增加值1.38亿元,增长13.7%。全县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一、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00年的60.33:24.11:15.56调整为2001年的58:26:16。全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5309元,比上年增长9.4%。

2001年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结构性矛盾仍然很突出,二、三产业发展仍然滞后;农业五大特色主导产业发展不平衡,产业化水平较低;城乡企业资金短缺和技术、人才匮乏的矛盾突出,影响了企业正常生产和产品创新;财政刚性支出因素增加,财力不足,收支平衡的矛盾也很突出;城镇就业矛盾进一步加剧,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仍然存在。

二、农业

全县进一步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狠抓抗旱减灾、科技兴农等措施的落实,以温室蔬菜;草奋、加工番茄、制种、葡萄等特色产业为主导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全面推进。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在大早之年仍稳步发展。

种植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特色农业得到长足发展。全年全县粮食总产124441.7吨,比上年下降19.33%。其中小麦总产50618.32吨,比上年下降10.01%;玉米总产52293.2吨,比上年下降25.52%。而经济效益较好的各类经济作物的播种面积和产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据统计,全年全县各类经济作物总播面积148196亩,全县粮经草种植面积比例由上年的61:37:2调整到48:47:5。

林业生产在调整中稳步发展,生态环境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全县完成当年造林25652亩,比上年下降5.13%,全县实有森林面积53.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8.01%,比上年增加0.14个百分点。

草畜产业全面推进,质量效益明显提高。全年全县肉类总产量7645.24吨,比上年增长17.57%;鲜鱼总产量314吨,比上年增长2.95%。

全县农业机械化进程进一步如快,农业生产基本条件不断改善。年末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177593千瓦,比上年增长4.72%。其中拥有大中型拖拉机139台,比上年下降16.77%;拥有小型拖拉机10039台,比上年增长0.16%;拥有农用三轮车2208台,比上年增长0.27%,化肥施用量30867吨,比上年增长3.95%,农膜施用量905吨,比上年增长6.18%。全县有效灌溉面积29.79万亩,比上年下降0.02%;保灌面积27.90万亩,比上年下降0.02%。

三、工业和建筑业

一年来,全县深化企业改革的工作有了突破性进展,32户国有集体城镇企业有30户进行了改制,改制面达93.7%,104户乡村集体企业进行了全部改制,改制面达100%。改制后的城乡企业在资金短缺、产品销路不畅等诸多困难共存的情况下,积极适应市场竞争,不断调整经营方略,抓管理,拓市场,促营销。工业生产仍保持较好的发展势头.全年全县共完成工业总产值48816万元,比上年增长11.9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6319万元,比上年增长28.13%;产销率91.4%,比上年降低2.47个百分点;利润总额-305万元,比上年减亏25.61%。

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全县工业产品结构调整有新的进展,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有增有减。

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国家积极财政政策的引导下,全县建筑业保持了持续发展的良好势头.全县共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3428万元,比上年增长38.33%,完成建筑业增加值4211万元,比上年增长56.14%,房屋竣工面积185106平方米,比上年增长40.37%。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县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黑河节水工程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建设进度不断加快。全年全县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6282万元,比上年增长18.08%。从投资结构和投资主体看,国有城镇集体单位投资18184万元,比上年增长35.97%;农村固定资产投资6579万元,下降0.63%;房地产开发1495万元,比上年下降25.44%;城镇私人建房24万元,比上年下降82.48%。由于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力度不断加大,一批重点基础设施和工业建设项回建设比较顺利。其中衬砌渠道6条51.3公里、建成了3000吨葡萄榨制厂,兴建了10个移动通讯发射基站和县城及部分乡镇的光纤电视升级改造,有效地改善了全县的投资环境,提高了经济持续发展的能力。

五、交通和邮电业

随着西部大开发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全县交通运输业得到持续发展,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全县客货运输车辆达到699辆,增加10辆,增长1.45%。其中货运车辆503辆,比上年增长2.03%;客运车辆123辆,比上年增长25.5%,出租车辆73辆,比上年下降25.5%,全县共完成货运周转量2186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6.84%;完成客运周转量1784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6.15%。

邮电事业做为基础产业在调整中得到优先快速发展。全年全县完成邮政业务总量230.28万元,比上年增长105.1%,订销报刊杂志222.16万份,比上年增长12.77%;全县完成电信总收入942万元,比上年增长24.27%。年末全县固定电话(包括无线市话2116部)达到20148部,比上年增长154.4%,其中:农话

12487部,比上年增长172.87%,市话7661部,比上年增长31.52%。全县移动电话达到4420部,比上年增长1.02倍。

六、国内贸易业

随着近年来扩大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拉动和国家启动消费政策的落实到位,全县商贸流通进一步得到稳步发展。全年全县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505万元,比上年增长12.9%。其中县的零售额6359万元,比上年增长13.84%。县以下零售额4146万元,比上年增长11.48%。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8139万元,比上年增长7.16%;餐饮业完成零售额1616万元,比上年增长60%;其它完成零售额750万元,比上年增长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