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市临泽县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铁合金 吨 5073 1.62 白酒 吨 20 -81 番茄酱 吨 8867 9.25 发电量 万度 6900 86.69 运行质量明显提高。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89504万元,同比增长24.44%,实现利润3520万元,同比下降25.18%,产品产销率74.6%。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2.18吨标准煤/万元,比上年降低4.4%。 建筑业继续保持稳步增长。全县建筑业完成增加值18885万元,比上年增长2.81%,房屋建筑施工面积38542平方米,竣工面积21582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总量持续增长。全县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4055万元,同比增长15.57%。其中,城市完成投资额63053万元,同比增长15.66%,农村完成投资额11002万元,同比增长15.04%,固定资产投资拉动经济增长6.38个百分点。 图3 2003-2007年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增长速度
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1308万元,同比增长16.54%;第二产业完成投资23499万元,同比增长9.4%;第三产业完成投资 39248万元,同比增长19.31%。投资构成由上年的15.14:33.52:51.34变化为15.27:31.73:53。从投资项目分组来看,农业及生态项目完成投资8393万元;工业、能源项目完成投资20110万元;基础建设项目完成投资5706万元;社会事业完成投资24844万元;农村固定资产投资11002万元;房地产投资2000万元。 五、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全县现有各类汽车1295辆,其中,客车115辆,货车1180辆。全年完成客运量254万人,比上年增长8.08%;客运周转量 9147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9.0%;货运量150万吨,比上年增长4.9%;货运周转量7027.8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6.0%。 邮电通信业结构发生新的变化。全年邮电业务总量2984万元,比上年下降5.45%;年末全县固定电话用户达25915户,比上年下降1.73%;固定电话普及率17.67%,比上年下降0.36个百分点,其中,城区固定电话用户5614户,普及率24.9%;农村固定电话用户20301户,普及率 16.36%。全县小灵通用户4600户,比上年减少183户。全县移动电话用户40000户,比上年增长42.86%;互联网络用户2552户,比上年下降11.48%。 旅游资源开发力度加大。着力打造"中国枣乡--临泽"、"丹霞奇观第一景" 为主的旅游品牌,双泉湖垂钓园、香古寺、烈士陵园、天鹅湖、黑河烟林、昭武故地、城郊农家园等景区设施建设逐步完善。成功举办第十届香古寺经贸旅游文化节。新开发《丹霞观止》宣传册、《魅力丹霞-希望临泽》桌历等4种丹霞系列产品。年内全县共完成旅游投资921万元,接待国内外游客16.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490万元,比上年增长13.18%。 六、商品流通和市场建设 消费市场持续增长。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038万元,同比增长13.48%。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20356万元,同比增长13.88%,农村消费品零售额11681万元,同比增长12.78%。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28996万元,比上年增长14.14%;餐饮业3041万元,比上年增长 7.57%。 图4 2003-2007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其增长速度
商贸流通有序平稳。全县新发展个体工商户11户,累计达1805户,新发展私营企业16家,累计达124家。有集贸市场9个,交易点4个,专业市场1个,乡镇集市贸易日趋活跃。全县新增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7个,累计达到47个,各类农副产品运销协会、流通组织及个体运销队伍不断壮大,农产品流通渠道进一步拓宽。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入持续增长。全县大口径财政收入完成8678万元,同比增长5.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4232万元,同比增长13.8%。财政支出27971万元,比上年增加7022万元,同比增长33.5%。 金融运行平稳健康。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129926万元,同比增长16.03%,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91335万元,比上年增加1457万元,同比增长1.62%;金融机构各项贷款总额为74357万元,比上年增加9217万元,同比增长14.15%。 图5 2003-2007年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及其增长速度
保险事业大步迈进。全年保费收入4207万元,比上年增长17.81%。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656万元,比上年增长15.09%;人寿险保费收入 3551万元,比上年增长18.33%。全年赔付金额572万元,比上年增长15.32%。其中,财产险赔付450万元,增长25%;人寿险赔付122万元,比上年下降10.29%。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全县现有普通高中1所,招生1062人,在校学生数3658人;职业中学1所,招生799人,在校学生数1694人;初级中学9所,招生2319人,在校学生数4749人;普通小学103所(含寄宿制中心小学8所),招生1962人,在校学生数12904人;幼儿园95所,在园幼儿 3523人。全县3-6岁幼儿入园率达92.5%;适龄儿童入学率、小学应届毕业生毕业率均达99.9%以上;初中入学率99.37%,初中毕业会考五科合格率达80.3%,初中毕业生毕业率达97.85%。中小学已配置微机2388台,建成多功能教室474个,全县100%中学和37.6%的小学班班建成多媒体教室及校园局域网,中小学生机比9.9:1,师机比2.5:1,网络覆盖率100%。年内全县有1024名学生被省内外大专以上院校录取,比上年净增144人,高考上线率、录取率、综合评分均居全市六县(区)第二。全县共免除中小学学生学杂费305万元,免费提供教科书94.1万元,缓解了贫困学生入学难问题。 科技支撑效果明显。以推进星火西进示范县建设和实施科技富民强县为重点,重点引进推广了玉米种子标准化生产、测土配方施肥、反季节葡萄栽培、日光温室有机质无土栽培、被动式太阳能采暖房等10项科技成果、11项新技术和35个农、林、牧新品种。建立各类科技示范点68个,组织实施重点科技计划项目23项,与36家国内外科研院所建立并巩固友好协作关系,引进人才62名,引进新技术18项。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开发新产品12个,取得科研成果5项,申报发明专利 15项。举办各类科技培训班105期,培训技术骨干7200人(次),开展科技宣讲360场(次)。全县有各类科技服务机构126个,专业技术协会134 个,从业人员3200多人。有3092人取得农民技术职称,10681人获得绿色证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