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市民勤县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八、贸易、财政、金融 消费市场日趋活跃。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8880.4万元,比上年增长16.35%。按销售所在地分:县的消费品零售额37148.6万元,增长 17.38%,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31731.8万元,增长15.16%;按行业分: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54226.3万元,增长13.87%,住宿餐饮业零售额12916.8万元,增长18.9%,其它行业零售额1737.3万元,下降6.3%。 财政工作坚持“规范、优质、高效”的理财方针,以组织收入为中心,加强财源建设为重点,推动财政改革为动力,健全体制,完善措施,强化监督,努力增收节支,积极组织收入。全县完成大口径财政收入6271万元,比上年增长14.37%,增收788万元,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218万元,增长14.44%,增收406万元。全县共完成财政支出50361万元,比上年增长53.25%,增支17489万元,基本保证了全县职工工资发放和各项事业的正常开展。 金融业稳步发展,秩序良好。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256062万元,比上年增加45560万元,增长21.64%,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 197750万元,比上年增加22982万元,增长13.15%,各项贷款余额141722万元,增长23.71%。全年人寿险完成各类保险额 180000万元,上升125.61%,共理赔各类案件1100件,赔付额21万元,比上年上升17.48%;财产险完成各类保额258098万元,较上年下降11.50%,共理赔各类案件1343件,赔款金额394万元,比上年下降5.97%。 九、科技、教育 科技创新力度加大。全年组织实施科技项目81项,其中:省(部)列项目3项,市列项目2项,县列项目36项,建立科技示范园区3个。举办各类科技培训班 240多场次,培训农民12.3万人次,发放培训资料2万多份,科技培训入户率达到95%,农村主要劳动力受训率达到85%。建立县级科技示范点109 个,试验、示范、推广项目81项,培养科技示范村146个,示范社374个,示范户4374户。全县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0%。 基础教育不断加强,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全县幼儿园8所,幼儿接受学前教育人数3644人,小学249所,在校学生30459人,普通中学25所,在校学生 32417人。职业学校1所,在校学生2045人。全县教职工人数为3760人,全县高考录取人数为1835人,其中本科人数1174人。小学入学率 99.93%、巩固率99.94%、毕业率100%;初中入学率99.77%、巩固率99.08%、毕业率99.22%、;高中录取率88.20%。 十、文化、广播、卫生 全县有乡镇文化站18个,图书馆1个,博物馆1个,有乡镇广播电视站18个,广播覆盖率90.5%,电视覆盖率95%。 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卫生医疗硬件设施进一步加强。全县有卫生机构23个,其中综合医院2个,中医院1个,卫生院18个,妇幼保健站1个,疾控中心1个,其他卫生机构1个,拥有床位数590 张,有各类卫生技术人员688人,其中执业医师233人,执业助理医师101人,每万人拥有医生13人,每万人拥有床位19张。 十一、扶贫开发、社会保障 大力推进扶贫开发工作。湖区高效节水、生态移民、退耕封育、劳务输转、城镇带动,产业富民六条路子取得了新性的进展。贫困户3581户,人口15400 人,其中:低收入人口9800人,绝对贫困人口5600人,贫困面下降到24%,解决温饱贫困人口2200人。湖区贫困面貌大有改观。 不断强化社会保障和再就业工作。全年创造就业岗位2075个,城镇登失业率控制在3.31%以内。各项社会保障金发放率达到100%,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做到了应保尽保。全年直接用于解决民生问题的资金达到10298万元,比上年增长66%。 十二、人口与人民生活 年末全县总人口31.3万人,常住人口30.0万人,其中:男性人口为15.87万人,女性人口为14.13万人,性别比为112:100;在总人口中: 城镇人口为7.32万人,新增城镇人口3900人;农村人口23.98万人,占总人口的76.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16‰。 城乡人民群众收入增加,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382元,比上年增加764元,增长13.6%;农民人均纯收入3869元,比上年增加287元,增长8.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