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市民乐县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3-19 张掖市民乐县统计局

邮电通讯业迅速发展。全县电信业务总量完成3101万元,比上年增长12.8%。年末全社会电话用户达79518户,其中:移动电话34800部,电话普及率达到32.6部/百人,计算机互联网用户1661户。邮政业务总量438万元,增长12.3%。全年订阅报纸193.4万份,杂志6.46万份。

旅游事业平稳发展。全年全县共接待游客19.6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19.6%,实现旅游总收入达2940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2.0%。

六、贸易经济和市场物价

消费品市场稳步增长。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432万元,比上年增长12.3%。分城乡看,县的零售额24941万元,增长10.7%;县以下零售额13482万元,增长18.5%。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32934万元,增长10%;餐饮业零售额5489万元,增长77.9%。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全县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达3143户,从业人员4589人,注册资金16956万元。

市场物价小幅上涨。全县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2.0%,其中交通和通信、居住类、衣着、食品价格涨势明显,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和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价格呈现略有上涨,烟酒及用品、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呈下降态势。全县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2%。工业品价格平稳运行,全年全县工业品出厂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0.71%。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收入较快增长。全县大口径财政收入完成7083万元,同口径增长16.1%;地方财政收入完成3265万元,同口径增长23.4%。其中:增值税340万元,增长28.3%;营业税1241万元,增长27.0%;企业所得税44万元,下降38.8%;个人所得税39万元,增长1.46倍。

金融业平稳运行,各项存款增势强劲。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92548万元,增长18.9%,其中,企业存款余额14163万元,增长67.5%;城乡居民储蓄存款68269万元,增长18%。各项贷款余额64421万元,下降3.3%。

保险业持续发展,保费收入大幅增长。全年保费收入2935万元,增长15.6%,其中财险保费收入624万元,增长15.5%;寿险保费收入2311万元,增长15.3%。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590万元,增长17.06%,其中财险赔款357万元。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事业进一步发展,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2006年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8%,成果转化率达到28%。以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为主要途径,广泛开展院企合作,先后有4项科技创新合作项目均取得了明显成效。25项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利用率高、环境污染小的科研项目立项实施。建立了新品种引进培育、高效种养技术、农业节水技术、农产品深加工技术为重点的科技示范点52个,开展种类试验示范项目35项。

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年末全县共有高(职)中2所,在校学生9860人,专任教师457人;初级中学12所,在校学生12982人,专任教师743人。小学154所,其中:在校学生23037人,专任教师1793人。学前及在园幼儿4721人。小学阶段学生入学率达100%,巩固率98.2%,毕业率98.1%,15周岁人口初等义务教育完成率100%;初中阶段学生入学率达98.4%,巩固率98.2%,毕业率98.1%,17周岁人口初级中等义务教育完成率95.6%。2006年全县共有2429名考生参加高考,录取人数达到1646人,录取率达67.8%,高于全市3.7个百分点,高于全省27.8个百分点。有777名考生高考成绩达到普通本科分数线,上线率达32%。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艺术、广播电视等各项事业发展加快。年末全县共有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博物馆1个,档案馆1个,广播电视台差转台1座,广播和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为100%。有线电视用户25560户,其中:城市5998户,农村19562户。

卫生事业不断加强。全县共有卫生机构20个,其中:医院3个、乡镇卫生院14个、其它3个;卫生技术人员447人,其中职业医师138人,注册护士134人;卫生机构床位557张。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全年举办各类体育比赛14次,全县拥有体育场地22个,其中篮球场地12个;排球场8个,足球场2个。

十、人口和人民生活

人口继续保持低生育水平。年末全县常住人口23.6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5.6万人,占总人口比重23.69%;乡村人口18.04万人,占总人口比重76.31%。人口自增率5.19‰。

农民收入增加,增收渠道逐步拓宽。2006年,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3534元,增加176元,增长5.2%,人均外出务工收入为1001元,增长8.1%,是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541元,其中食品支出1045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1.1%。

城镇居民收入稳定增长,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188元,比上年增长5.89%,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5544元,比上年增长4.6%,其中,食品人均支出2195元,交通与通讯支出480元,教育文化娱乐支出568元,居住支出495元。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39.6%,城市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22.03平方米。年末在岗职工9372人,比上年上涨1.8%;在岗职工工资总额10984万元,增长6.5%;在岗职工年平均工11893元,增长5.9%。

十一、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

社会保障进一步加强。年末全县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人数达2417人;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8000人,失业保险人数6100人。年末全县享受低保人数为9079人,发放保障金1013万元,其中城镇享受低保人数为6563人,发放保障金786万元;定期社会救济对象人数达13140人,其中:农村定期救济人数2506人,救济资金75.6万元。

社会福利事业继续发展。年末全县城镇办敬老院7个,床位240张。年末在院人数82人,其中女性12人,接受社会捐赠5.8万元。

十二、资源与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取得成效。全县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控制指标范围之内,其中:化学需氧量582吨,比上年增加8吨,二氧化硫排放量690.24吨,比上年减少4吨,烟尘排放量为539吨,比上年减少4吨,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9100吨,比上年增加1100吨,工业粉尘排放量505吨,与上年基本持平。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0.93万吨,比上年增加1300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为80%。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为46.3%

注:1、本公报生产总值为初步核实数。

2、公报中总值、增加值指标均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因统计调查单位发生变化,现有数据与上年采用同口径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