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市凤翔县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3-18 宝鸡市凤翔县统计局

凤翔县统计局

2003年3月21日

2002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抢抓西部大开发机遇,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积极稳妥地推进各项改革,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以建设经济强县撤县建市为总体目标,把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工业生产力的恢复和发展,城市化水平的提高等"三件大事"作为经济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不断推向深入。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经济运行总体质量不断提高。

一、综 合

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全县GDP首次突破20亿元大关,达到200834万元,比上年增长10.2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5379万元,比上年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95237万元,比上年增长12.5%,第三产业增加值50218万元,比上年增长10.6%。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地方财政预算内收入6051万元,比上年增长4.5%,全县财政支出16539万元,比上年增长20.8%。市场物价稳中趋降,在低位运行,据市城乡调查队统计,全年居民消费品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下降2.0%,其中:农村下降1.8%,在消费中食品类价格下降2.3%,衣着类下降0.9%,服务价格上升1.5%。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下降2.4%,其中:农村下降2.2%。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还存在不少困难,种植业效益低下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工业产品高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不高,总量仍然偏小,工商企业低价无序竟争,下岗职工安置困难较大,部分企业和居民生产生活困难,财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两个确保,两个保证"工作任务更加艰巨。

二、农 业

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步伐加快。2002年全县各级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积极发展果业、畜牧业,突出抓好果业、畜牧业产业化建设,进一步稳定土地承包关系,稳妥地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粮食生产在播种面积继续调减和遭受严重的条锈病、干旱、冰雹等灾害的双重因素影响下,全年粮食总产达到了22.51万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全年农业总产值、增加值分别达到86537万元(现价)、55379万元(现价),增长10.0%和4.1%,多经产值59227万元,比上年增长12.3%。

林业生产持续发展,退耕还林工作成绩显著。2002年全县造林6569公顷,其中完成人工造林面积3540公颂,"四旁"植树191万株,封山育林2000公顷,退耕还林1万亩。

畜牧业生产势头强劲,增势不减。2002年全年畜牧业产值2.6亿元(现价),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7.1%,畜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为30.0%,比上年上升了3.3个百分点。

渔业生产持续发展。2002年全年完成渔业产值128万元,比上年增长8.5%,水产品产量160吨,比上年增长14.3%。

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2002年末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21.9万千瓦,比上年增长3.3%,大中型拖拉机653台/1.7万千瓦,小型拖拉机5248台/6.2万千瓦,分别比上年增长6.9%和0.6%。2002年全县用电量10314万千瓦小时,其中:农村用电量8777万千瓦小时,比上年增长13.2%。化肥施用量10.2万吨,与上年持平,年末有效灌溉面积29千公顷,与上年基本持平。

三、工 业

工业生产增长势头良好。2002年全县辖区内实现工业总产值48.6亿元,比上年增长23.0%。其中县及县以下工业总产值36.5亿元,比上年增长5.5%。原县属工业完成总产值2.1亿元,比上年增长31.3%;乡镇工业完成总产值34.4亿元,比上年增长4.2%。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大幅增长,基础设施建设进展顺利。2002年全县全社会(含驻凤单位)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7亿元,同比增长17.4%。其中国有投资3.0亿元,同比增长41.7%,新增固定资产1.8亿元,竣工房屋建筑面积7.4万平方米,分别比上年增长80.0%和57.4%;集体经济投资1.7亿元,比上年增长5.5%;城乡居民私人建房1.5亿元,同比增长7.1%。县上年初确定的十大重点工程进展顺利。项目争取工作成绩突出,2002年全县共上报国家、省、市待批项目91个,总投资3.35亿元,其中,申请国家投资2.27亿元。年末,已有38个项目资金落实到位,总投资1.55亿元,其中国家投资1.35亿元。

五、商 业

消费品市场平稳,零售总额增速加快。2002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亿元,比上年增长9.6%,同比提高2.8个百分点。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县以上零售额2.7亿元,比上年增长8.0%,县以下零售额2.5亿元,比上年增长13.6%。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3.5亿元,比上年增长12.9%;餐饮业零售额0.6亿元,比上年增长4.7%;制造业零售额0.2亿元,比上年增长7.5%;其它行业零售额0.3亿元,比上年增长5.7%。

六、交通运输及邮电通信

交通事业持续快速发展,公路建设进展顺利。2002年改建凤麟公路凤翔段30.5公里,累计完成投资2000万元,已于11月建成投用,凤翔至二电厂公路改建前期征地拆迁工作已告结束。全年投资216万元铺筑县乡油路6条18.5公里,全年共新改建县乡公路39公里,新修乡村砂石路12条31.5公里。全年全社会完成公路客运量453.8万人次,客运周转量6203.3万人公里;货运量79.4万吨,货运周转量7.4万吨公里。

邮政、电讯事业持续发展,增势良好。2002年共完成邮政、电讯及移动业务收入4556万元,比上年增长30.2%。新增通讯能力1.6万线,年末本地电话用户5.9万户,其中农村电话用户4.3万户,移动电话用户达到4万户。宽带节点机遍布全县17个乡镇。邮政储蓄余额1.85亿元。架设光缆161公里,新增主干16000对,配线7000对。

七、金融和保险

金融形势保持稳定,保险事业全面发展。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7.0亿元,比上年增长10.4%,各项贷款余额13.4亿元,比上年增长8.5%,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4.7亿元,比上年增长12.1%。2002年国有保险公司保费收入3301万元,比上年增长63.4%,其中人寿保险公司保费收入2770万元,同比增长84.7%,赔款金额354万元,综合赔付率70%以内。人保公司保费收入531万元,与上年持平,支付赔款金额378万元,综合赔付率71.2%。

八、科技、教育和文化广播电视

科技工作积极实施"科技兴县"战略。2002年共开展大型科技下乡6次,共推广林特新优品种李子、葡萄、核桃栽培技术、苹果无公害生产技术、黄姜、黄苓、甘草、板兰根、丹皮等广谱中药材种植等实用技术四项,种植面积1.2万亩,创收1954万元。积极实施《无公害设施农业示范园建设》、《黄姜栽培示范基地建设》、《凤翔县大林兔业公司屠宰厂建设》、《渭北旱塬旱作农业示范园建设》等"金桥工程",创经济效益1959万元,项目经市验收,全部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