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市宜君县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3-18 铜川市宜君县统计局

2007年是“十一五”至关重要之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围绕构建“生态宜君,富裕宜君,和谐宜君”奋斗目标,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全县经济社会保持了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

一、综合

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初步核算,2007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60127万元,比上年增长1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047万元,增长8.7%;第二产业增加值23840万元,增长20.9%;第三产业增加值15240万元,增长14.6%。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35∶39.6∶25.4, 比上年的33.7∶39.5∶26.8增减幅度分别为1.3∶0.1∶-1.4。

运行质量不断提高,宏观经济效益继续上升。创历年较好水平。

2007年全县生产总值

单位:万元

指标名称 2007年绝对数 增长%

生产总值 60127 15

第一产业 21047 8.7

第二产业 23840 20.9

工业 20440 21.2

建筑业 3400 19.3

第三产业 15240 14.6

交通运输业 1860 7.8

批发和零售业 2310 8.3

住宿和餐饮业 1600 21.1

金融业 150 7.1

房地产业 1960 1.7

其他行业 7360 21.0

二、农业

农业结构逐步合理,经济效益不断提高。2007年全县完成农林牧副渔业总产值38978万元,比上年增长8.68%。实现农业增加值21047万元,增长8.7 %。其中:农业、林业、牧业、渔业产值分别为26748万元、1403万元、9424万元、252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4.1 %、71.3 %、10.6%、4.6%;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9195公顷,其中小麦物播种面积为5988公顷,油料种植面积2328公顷;玉米播种面积为10253公顷,蔬菜种植面积 415公顷。

2007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单位:吨

产品名称 2007年(产量) 比上年±%

粮食 92358 17.6

其中:夏粮 14931 9.3

小麦 14931 9.3

秋粮 77427 19.3

玉米 67003 17.6

油料 2418 -7.6

油菜籽 2379 3

核桃 848

水果 78000 6.1

苹果 76820 6.8

蔬菜 8210 82.2

全年肉类总产量5683吨,比上年增长9.1 %,禽蛋产量358吨,同比下降6.5%。水产品产量280吨。

林业生产质量显著提高。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结合宜君县县情,科学地将造林工作重心从耕地造林转移到广泛利用村边、渠道和房屋“四旁”等,完成造林面6200公顷,零星植树 132万株,幼林抚育面积2133公顷。全年完成林业产值1403万元,比上年增长67%。

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年末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10.05万千瓦,比上年增长92.5%。农用拖拉机1355台,同比增长161%;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10558吨,同比增长8.4 %。农村用电量 1043万千瓦小时,比上年增长5.8%。有效灌溉面积840公顷。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迅猛发展,产销衔接良好。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20440万元,比上年增长21.2 %。规模以上工业发展全面提速,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42050.3万元,同比增长31.76%,增加值16778.1万元,比上年增长24.2%,规模以下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8853.7万元,比上年增长12.1%。

工业运行质量不断提高。产值保持高速增长,其中煤炭业比上年增长27.1%,医药比上年增长32.4%。年产值超千万元的企业达到 5家,柴沟煤矿年产值达24464.4万元。

200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值

单位:万元

指标名称 2007年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总   计 60904 24.6

规模以上 42050.3 31.76

其中:轻工业 12605 37.54

重工业  29445.3 29.43

规模以下 18853.7 12.4

企业经济效益继续改善。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8226.5万元,比上年增长18.7%,实现利税12806万元,其中利润9844.1万元。工业劳动生产率(按现价增加值计算)116271元/人,比上年增长37.3%。

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产量

工业主要产品产量 计量单位 2007年 增长%

原煤 万吨 141.3 -0.02

白酒 千升 360.0 125.0

医药 吨 215.2 199.0

建筑业迅速发展。2007年全县完成三级及以上建筑业总产值(当年价)850万元。建筑业增加值3400万元,比上年增长19.3%,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迅猛增长。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6848  万元,比上年增长39.12%。全县完成工业性投入3561万元,增长47.7 %。按三次产业分,第一产业投资完成4239万元,增长30.9%;第二产业投资完成5044万元,增长109.2%;第三产业投资完成17565万元,增长17.2%。其中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投资1616万元,交通运输投资9165万元,教育设施投资724万元。

五、商业、外贸和旅游业

市场销售活跃,经济繁荣。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613万元,比上年增长17.4%。分城乡看,城镇零售额7926.1万元,增长17.3%;农村零售额9686.9万元,增长17.4 %。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 13810.8万元,增长13.8%;住宿和餐饮业3757.9万元,增长32.6%。

旅游业稳步发展。2007年接待国内游客 16.9万人次,同比增长2.4%,旅游总收入3067.5万元,同比增长11.7%。

六、交通和邮电通信

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稳定增长。全年实现增加值1860 万元,比上年增长7.8%。

2007年底,全县公路通车里程1152公里。其中等级公路325公里, 比上年增加25公里,同比增长8 %。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运量65万吨,比上年增长3.5 %。完成旅客客运量5.6万人。年末全县民用汽车保有量281辆。

2007年末全县各类电话用户总量29710户,比上年增长 4.9%。其中,固定电话(含小灵通)12049户,比上年增长-5%;移动电话16826户,增长7.2 %;每百人拥有电话(含手机)31.4部。宽带上网用户1178户。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2007年全县完成财政总收入6756万元,比上年增长34.1 %。其中:完成地方财政收入 3020万元,比上年增长38%。财政支出21492万元,增长31 %。在总支出中,农业支出1347万元;文教科卫事业费支出5892万元;。其中教育事业费支出5804万元。

2007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52600 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5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1503万元,同比增长44.5 %,在全部存款余额中,居民存款占全部存款的59.9 %。2007年末金融机构贷款余额27877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