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市金台区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3-18 宝鸡市金台区统计局

2002年全区人民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认真贯彻落实十五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继续实施“三产富区、科技兴区、城市化带动”三大战略,以优化环境带动、招商引资拉动、调整结构推动、特色产业牵动、民营经济促动,积极应对入世挑战。深化改革攻坚,努力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千方百计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维护安定团结和社会稳定的政治局面。全区经济快速发展,工业经济不断壮大,财政收入稳步增长,教育、科技、卫生等社会事业全面推进,城乡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社会持续稳定。据统计,2002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达41.6亿元,比上年增长10.5%。经济运行中存在主要问题是:企业运行质量不高、效益普遍不佳,缺少对区域经济具有拉动和支撑作用的大项目、大企业,财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阶段性下岗失业人员相应增多,社会就业压力还很大。

一、第一产业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立足区位实际,加大农业产业与功能的调整力度,扶持发展了一批养殖大户和科技示范户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村经济活力进一步增强。全区农村经济总收入29.46亿元,比上年增长19.08%。农业总产值2018万元,由于粮食生产耕地面积减少,夏秋粮受灾严重,总产量下降幅度较大,种植业产值1986万元。

林业产值36万元,比上年下降33.3%。

畜牧业产值1101万元,比上年增长0.1%。

渔业产值18万元,水产品产量26吨,与上年持平。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年末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6271千瓦,比上年增长19.86%;农村用电量3327万度,增加112万度;有效灌溉面积720公顷,比上年增加10公顷;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量)631吨。

二、第二产业

深化工业企业改革,以投资主体多元化、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转化经营机制为重点,推动企业制度创新。加快技术创新开发培育一批具有比较优势和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2002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户完成工业总产值6.16亿元,比上年增长108.73%。产品销售收入6.21亿元。

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2002年实现利润总额3708万元,比上年增长2.72倍,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134.09%。比上年增长38.08%,资产贡献率、资本保值增长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全员劳动生产率、工业增加值率提高幅度较大,分别达到10.1%,229.46%、2.36次/年,25062元/人、96.76%、60.34%。全区工业实现产值15.49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

三、第三产业

商贸市场  优化投资环境,动员社会力量多元投资,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支持民营企业参股、控制、兼并、收购区属企业和乡镇企业,促进了民营经济的发展。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9.2亿元,比上年增长2.1%,其中:有限责任公司1.85亿元,比上年增长29.1%,股份制公司6.09亿元,增长18.3%,私营企业6.86亿元,比上年增长25.4%,个体3.37亿元,比上年增长15.5%,外商投资企业1.75亿元,比上年增长13.7%。

集市贸易稳定发展。2002年全区新建工业消费品市场3个,消费品市场全区31个,年集市贸易成交额达6.7亿元,比上年增长6%。

科学技术  积极实施“科技兴区”战略,加快高新技术开发区金台园建设,加快科技产业化发展,大力发展民营科技企业。2002年我区再次荣获“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区”称号。全年推荐申报省级科技项目4项,市级科技项目6项,选定实施区级科技计划项目10项。区级科技项目中,星火计划项目3项,科技攻关项目5项,社会发展项目2项。技术水平达国内先进3项,省内先进1项,地区先进6项,这些项目均按计划任务书要求完成了年度任务。同5家企业签订了入驻科技园的协议,国豪药业公司制药厂GMP认证项目已正式动工。落实民营科技企业发展政策,为民营企业引进资金和开展技术协作交流牵线搭桥,促进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壮大,新发展民营科技企业3户,全区民营科技企业达47户.

教育  全面落实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改善办学条件,增强办学活力,加快信息技术教育建设步伐。全区幼儿园21所,在园幼儿5352人,教职工549人;普通中学20所,在校学生22922人,教职工1512人,其中专任教师1217人;职业中学5所,在校学生1928人,教职工258人,其中专任教师185人;小学33所,在校学生16407人,教职工1172人,其中专任教师1029人,全区高考上线人数3112人.

卫生  强化医德医风教育,加快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建设,提高城乡居民医疗保健水平。2002年全区有卫生医疗机构36个,其中医院13个,拥有病床1811张,卫生工作人员2995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2422人.

四、固定资产

加快北坡森林公园建设,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积极采取措施优化投资环境,固定资产投资成绩显著。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9亿元,比上年增长2.23%,其中:基本建设投资3366万元,更新改造投资189万元,房地产投资4921万元,其他投资3127万元,农村集体固定资产投资5204万元,城镇工矿私人建房1341万元,私营个体固定资产投资712万元。当年新增固定资产1.71亿元,占投资额的90.48%,竣工房屋面积20.01万平方米,占施工房屋面积的63.44%,百万元以上的项目20个,投资1.09亿元,新增固定资产8249万元,房屋施工面积达10.33万平方米。

五、财政

稳固基础财源,壮大支柱财源,着力培养新兴财源的原则,严格控制财政支出,实现“两个确保”、“两个保证”。进一步扩大政府采购面,强化审计监督,确保财政预算的顺利进行。2002年财政总收入6503万元,比上年增长9.7%,财政总支出9067万元,比上年增长7.2%。

六、人口、计划生育和人民生活

人口和计划生育  2002年全区总人口270879人,比上年增长1.02%。在总人口中,女性133708人,男性137171人,性别比为1:1.03。加强计划生育管理工作,提高计生服务质量,人口增长速度得到有效控制,据统计全区人口出生率千分之七点五,比上年下降一点六四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千分之四点八三,计划生育率达99.95%。

人民生活  坚持发展经济与扩大就业良性互动,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2002年在岗职工平均工资8069元,比上年增长11.74%。其中:国有单位11608元,城镇集体单位6737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性收入为6486元,比上年增长9.82%,农民人均纯收入3015.8元,比上年增长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