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凌示范区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3-18 杨凌示范区统计局

杨凌示范区统计局 杨陵区统计局

(2009年3月18日)

2008年,示范区上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积极应对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复杂变化和各种困难,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科技示范效应进一步扩大,经济社会保持了持续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

一、综合

2008年杨凌生产总值(GDP)32.13 亿元,比上年增长15.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78亿元,增长7.0%,占生产总值的8.65%;第二产业增加值16.37亿元,增长15.0%,占生产总值的50.95%;第三产业增加值12.98亿元,增长16.8%,占生产总值的40.40%。

二、农业

2008年,全区粮食生产喜获丰收,粮食播种面积6435公顷,总产量稳定持平;园林水果总产量2.44万吨。

指标名称

2008年

比上年增长(±%)

粮食产量

4.48万吨

-0.4

油料产量

78吨

6.8

#油菜籽

78吨

6.8

蔬菜产量

21221吨

12.5

园林水果

24399吨

1.57

2008年畜牧业生产平稳发展,我区加大了对生猪等畜禽养殖生产的政策补贴和资金扶持力度,确保了今年畜牧业生产的平稳。

指标名称

2007年

比上年增长(±%)

肉类总产量

2884吨

3.3

奶类总产量

23023吨

15

#牛奶

22152吨

15

禽蛋产量

2002吨

6.2

蜂蜜产量

280公斤

-30

大家畜年末存栏

9177头

1.16

羊年末存栏

2975只

-12.91

猪年末存栏

19398头

9.95

家禽存栏

23.45万只

-33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08年工业生产快速增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0.92亿元,比上年增长15.3%。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32.62亿元,同比增长16.6%。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经济效益水平大幅度提高。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5.64亿元,比上年增长15.6%;实现利润 1.86亿元;增长5.7%。

2008年,全区建筑业生产实现较快增长,企业经济效益继续好转。全区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业企业完成总产值11.80亿元,比上年增长43.39%。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08年全区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16.0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0.05 %,其中城镇固定资产完成投资14.0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7.05 %;农村固定资产完成投资1.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09%。

从三次产业投资看,全区城镇投资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完成投资0.13亿元、7.51亿元和6.44亿元,第一产业比上年下降51.8%,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分别比上年增长139%和4.21%。在第二产业中,工业完成投资6.70亿元,增长226%,在第三产业投资中,房地产业投资1.96亿元,下降9.64%;

五、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完成货物运输量量101.9万吨,比上年增长4.0 %。

邮电主营业务收入4590万元,其中,电信3420万元,邮政1170万元;邮电业务总量:3984.5万元,其中,电信3850万元,邮政134.5万元。

本地固定电话年末用户数36017户,住宅电话年末用户数19610户,其是乡村电话用户7345户;移动电话年末户数达到91842户,国际互联网用户数11537户。

六、商贸流通和对外经济

2008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9285.4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1.1%。

批发零售业仍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主要力量。按行业分:批发零售额完成零售额45787.1万元,同比增长20%;住  宿餐饮业完成零售额10679.7万元, 同比增长27.7%,批发零售业总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 77.2%。

2008年,全区外贸进出口总值1.87亿美元。其中,进口0.29亿美元,增长2.15倍;出口1.58亿美元,同比下降6.3%。

七、财政和金融

2008年,全区财政总收入完成3.66亿元,同比增长30%。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7亿元,同比增长22.3%。

2008年末,全区金融机构存款余额46.16亿元,比上年增长23.9%,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7.52亿元。同比增长25.3%,金融机构贷款余额14.91亿元,比上年下降7.1%。

八、教育、卫生和科技示范推广

2008年两所高校在校学生40759人。普通中学在校学生0.7万人,小学在校学生1.07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为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为78%。

2008年全区拥有卫生机构6个,床位405张,医生数162人,注册护士244人。

全年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突破1.5亿元,新增科技成果和专利申报数255项,较上年增长4.1%。全年新增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16项,省级科技计划项目113项。在区外新建科技示范推广基地11个,有效带动当地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组织专家赴西藏林芝、新疆伊犁、甘肃永登和我省10个市开展科技咨询培训推广活动30场次、3200多群众切实收益。创造条件,积极落实区域农业科技合作项目,项目落实率达到85%以上。广泛开展科技培训活动。全年举办农村基层干部培训19期,培训2160人,开展多层次农民培训450场次,培训农民1.78万人次。举办农民技术职称培训和考试11场,为1006名农民颁发了职称证书。累计获证农民达3319人,涉及全国8个省68个县。国际农业培训取得新进展,举办较大规模国际性培训、交流和研讨活动10次,共有30个国家的800多人参与。

以“高科技·产业化·现代农业”为主题的第十五届农高会取得圆满成功。共举办展览展示、论坛研讨、交易洽谈、信息发布、咨询培训、评奖颁奖、国际合作交流等7大类62项活动。来自以色列、加拿大等27个国家和地区,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的1000多家企业、机构和155万人参展参会。促成项目洽谈、技术成果及产品交易总额216.96亿元。

九、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示范区十分重视节能降耗工作,成立了示范区节能工作领导小组和节能监察机构,层层签订了《节能目标责任书》,积极采取各种节能措施,极大推进了示范区节能降耗工作。全年每万元生产总值能耗0.638吨标准煤,同比降低6.22%。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深入推进燃煤锅炉拆改工程,积极实施天然气气化工程,空气环境质量进一步提高。全年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达到299天,二氧化硫排放减排71吨,化学需氧量减排102吨。全年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安全生产死亡人数6人,控制在考核指标7人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