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市渭滨区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7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认真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区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建设西部一流城区奋斗目标,以富民强区为主导,突出园区建设、旧城改造、后山区农村开发三大重点,扎实推进工业强区、商贸中心区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实施城市精细化管理,积极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切实维护辖区安全稳定,努力构建和谐奋进新渭滨。 全区经济社会呈现出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经济实力和综合效益稳步提高。 一、 综 合 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2007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157.6亿元,同比增长17.2%(可比价),占全市经济总量的27.2%,增速比上年加快了1.4个百分点,高出全市2.5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54亿元,同比增长3.1%;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07.45亿元,同比增长19.5%;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8.61亿元,同比增长13.4%。三次产业的比例为1:68.2:30.8。人均生产总值达到38414元。 指 标2007年比上年增长% 全区生产总值157.617.2 第一产业 1.543.1 第二产业 107.4519.5 工业82.9821.7 建筑业24.4713.2 第三产业48.6113.4 运输邮电仓储业 10.787 批发和零售业10.9113.8 住宿和餐饮业 3.214.9 金融保险业1.854.3 房地产业3.822.6 其他服务业18.0420.2 财政收支状况良好。全区实现地方财政收入(一般预算)15021万元,同比增长32.48 %。上级各项补助收入33188万元,全区财政总收入50609万元。其中:税收收入14554万元,增长32.93%;非税收入467万元,增长20.05%。地方财政支出(一般预算,含上级专款)34734万元,增长43.98%。一般公共服务支出7694万元,增长36.64%;国防和公共安全支出1223万元,增长50.8%;教育支出14649万元,增长42.33%;科学技术支出407万元,增长54.17%;文化体育和传媒支出411万元,增长37.9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550万元,增长46.36%;医疗卫生支出2349万元,增长53.63%;环境保护和城乡社区事务支出3210万元,增长30.22%;农林水事务支出2179万元,增长47.83%;交通运输支出322万元,增长177.59%;工业商业金融等事务支出705万元,增长287.36%;其他支出35万元,增长1066.67%。 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4.8%,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1.3%。商品零售价格上涨5.1%。农村生产资料价格上涨3.6%;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2.6%;燃料、原材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7.4%。 就业形势稳定。区属企业、事业、机关单位年末从业人员6924人,同比下降1.75%。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95%,处于计划调控目标之内。全年安置城镇就业人数1222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8万人次。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有待加快,后山区开发力度需进一步加大,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有待提高。 二、 农业 全区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8117万元,比上年增长 3.2%,其中,农业产值15605万元,增长3%;牧业产值10411万元,增长14.7%。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为37%,比上年提高了2.8个百分点。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32480亩,比上年减少6.2%,总产量30470吨,比上年减少1721吨,减产5.3%。其中,夏粮总产18440吨,比上年减少999吨,减产5.1%;秋粮总产12030吨,比上年减少722吨,减产5.6%。油料播种面积7305亩,比上年增长3.1%,总产755吨,增产6%。 全年园林水果总产量19357吨,比上年增产1.4%。其中:苹果产量1187吨,减产24%;葡萄、桃产量与上年基本持平,分别达到6383吨和4305吨。干杂果喜获丰收,核桃、板栗、花椒分别达到263吨、70吨和173 吨 ,增产75%、34.6%和13.8%。蔬菜总产量23748吨,减产21.3%。 全年肉类总产量4686吨,比上年增长5%;奶类产量6201吨,禽蛋产量3036吨,分别增长16.7%和28.3%。 年末牛存栏7771头,比上年增长3.3%,其中,奶牛1676头,增长16.1%;羊存栏20990只;生猪存栏17805头,其中能繁育母猪1082头,增长1%;家禽存栏101.2万只,增长28.5%。 全年完成林业总产值1224万元,增长3.8%;人工造林面积1050亩,栽植苗木55.87万株。新增绿化面积81.15万平方米。绿化重点台塬坡面520亩。 全年农用化肥施用实物量21862吨;地膜使用量20吨,农药使用量38.8吨,年末沼气池个数142个。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辖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43.6亿元,增长34.3%,增加值78.6亿元,增长24.7%。区属46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172357万元,增长34.4 %。实现销售收入167330万元,增长31.1 %,产销率为99.6%;实现利润9949万元,增长72.4%;应交增值税4168万元,增长18.3%;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18.8%;资产负债率为61%;流动资产周转率为2.251次,同比减缓了0.54次;成本费用利润率6.4%,同比增加了2.96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10489.95元/人,同比有所提高。 建筑业持续发展。辖区建筑业完成增加值24.47亿元,同比增长13.2%。资质等级在四级及以上的企业达到26户。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区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195067万元,同比增加79810万元,增长69.2%。城镇投资额190267万元,增长75.5%。其中:建筑安装工程投资额126661万元,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额36877万元,其他费用投资额26729万元;农村固定资产投资额4800万元。全年新增固定资产15172万元。城镇投资中第一产业(农林牧渔水利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3200万元,同比下降12.6%;第二产业完成投资额151655万元,同比增长34.8%;第三产业完成投资额40212万元,同比增长42.3%。第二产业投资额占总投资的比重有所上升。辖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133.1亿元,同比增长28.1%。 重点项目支撑作用强劲。2007年全区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额152743万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的比重为78.3%。全年完成投资较大的重点项目(单位)有:宝鸡合力叉车股份有限公司完成投资5000万元,宝鸡嘉隆国际商城完成投资13000万元,宝鸡凌云蓄电池公司完成投资5000万元,宝鸡石油钢管有限公司完成投资5505万元,宝鸡中铁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完成投资6000万元,陕西秦川机械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完成投资11049万元,宝鸡氮肥厂完成投资6000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