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市渭滨区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5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和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市、区委全委会精神,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紧围绕建设西部一流城区的奋斗目标,解放思想,抢抓机遇,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全区经济社会呈现出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经济实力和综合效益稳步提高,顺利实现了”十五“规划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为科学制定”十一五“规划和”西部一流城区“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综 合 经济总量首次突破百亿大关。全区年实现生产总值102.74亿元,同比增长16.9%(可比价),占全市经济总量的24.7%,增速名列全市第一,高出全市3.7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23亿元,同比增长5.4%;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64.62亿元,同比增长23.5%;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6.89亿元,同比增长8.9%。三次产业的比例为1.2:62.9:35.9。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6254元。(折合3186美元) 表1:全区生产总值 单位:亿元 指 标2005年比上年增长% 全区生产总值102.7416.9 第一产业1.235.4 第二产业64.6223.5 工业46.0130.4 建筑业18.610.8 第三产业36.898.9 交通运输邮政仓储业10.236.5 批发和零售餐饮业10.3310.5 金融业1.522 房地产业3.159.3 其他服务业11.6610.5 财政收支状况良好。全区实现地方财政收入(一般预算)9758万元,同比增长15 %。其中:工商各税9327万元,增长15.3%;契税及耕地占用税35万元,下降84.6%;企业所得税255万元,下降3.8%;国有企业计划亏损补贴630万元,增长8.6%;教育费附加861万元,增长18.3%。地方财政支出(一般预算,含上级专款)18028万元,增长17%。科技三项费用和科学事业费114万元,同比51.1%;支援农村生产和农林水气等部门事业费930万元,增长21.1%;工交流通及税务统计财政审计等部门事业费1412万元,增长36.2%;城市维护费2077万元,增长41%;文体广播教育卫生事业费7165万元,增长30.0%。 市场物价平稳。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0.9%;服务项目价格指数为103.4%,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为106.5%,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为103.9%。房屋销售价格指数为104.6%。 就业形势稳定。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比上年末提高0.3个百分点,仍处于计划调控目标之内。全年安置城镇就业人数16848人,新增劳务输出人数41577人。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发展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经济总量较发达地区还有一定差距;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农民增收渠道不够宽,工业缺乏龙头企业带动,现代商贸服务业发展缓慢;就业压力仍然存在,社会保障体系尚待进一步完善,解决”三农“问题、城乡统筹和区域协调发展任重道远。 二、农业 农业生产形势良好。从2005年开始免征农业三税及各项惠农支农政策的落实有效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24353万元,同比增长5.4 %。粮食播种面积147945亩,总产量为33799吨,同比增长21.7%。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果业继续发展壮大,水果年末实有面积达到13637亩,比上年增长4.1%;产量达到18177吨,比上年增长9.4%。蔬菜播种面积达到16131亩,产量为 39223吨; 畜牧业持续发展,全年畜牧业产值达到7935万元,同比增长10%,本年完成肉类总产量4145 吨,比上年增长16.1 %,奶类产量5562吨,增长16.5%,禽蛋产量3921吨。年末牛存栏7883头;猪存栏19146头;羊存栏23590只;家禽存栏94.02 万只。 表2:主要农副产品产量 指 标单位2005年比上年增长% 粮食总产量吨3379921.7 其中:夏粮吨197080.8 秋粮吨1409171.3 蔬菜总产量吨39223-27.7 肉类总产量吨414516.1 蛋类总产量吨3921-10.2 奶类总产量吨556216.5 水产品总产量吨21565.3 出栏生猪头2602410.0 出栏家禽万只67.38-5.5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运行质量提高。全区工业总产值达39.08 亿元,同比增长17.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91579 万元,增长27.4 %,实现增加值30383万元,增长26.1%。辖区81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128.2亿元,同比增长39%,实现增加值42.09亿元,增长34.8%。 区属40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年完成销售产值11675万元,增长30.2%。实现销售收入91138万元,增长34.1%,产销率为99.5%,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实现利润3543万元,增长132.5%,应交增值税1688.6万元,增长50.8%,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34.04%,比上年提高28个百分点。 建筑业持续快速发展。全社会建筑业活动完成增加值18.6亿元,同比增长10.8%。资质等级在四级及以上的企业达到26户。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健康发展。全区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86987万元,增长37.8%。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额75783万元,增长25.1%。辖区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71.61亿元,同比增长27.8%。 重点项目支撑作用增强。2005年全区重点建设项目累计完成投资额3.59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的比重为41.2%。全年完成投资额较大的重点项目(单位)有:中石油宝鸡分公司2500万元,力源建筑公司1800万元,聚丰”天下汇“商场5100万元,中国联通综合通信枢纽大楼2680万元,陕西中联投资有限公司5200万元,宝鸡通力医药玻璃有限公司2900万元,星月纺织机械有限公司4000万元, 宝鸡绿夏制衣有限公司1140万元。重点项目的顺利实施有效地拉动了全区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 五、国内贸易、旅游 200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30553万元,同比增长16.2%。其中批发零售贸易零售额172915万元,增长10% ;餐饮业57639万元,增长39.9%。分经济类型看:国有经济零售额21588万元,下降3.9%;集体经济6258万元,增长19%。私营个体及其它经济成份202072 万元,增长19.1%,占到整个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7.6%。非公经济成为全区消费品市场的主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