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市渭滨区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3-18 宝鸡市渭滨区统计局

二00三年是贯彻落实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一年,也是建设西部一流城区的起步之年。一年来,全区上下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认真践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紧紧围绕增加区级财力和城乡居民收入这一中心,抢抓机遇,开拓进取,进一步优化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园区建设步伐,发展壮大优势产业,实现了全区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一、综        合

国民经济持续发展,运行质量稳步提高。二00三年全区生产总值达61.4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亿元,与上年持平;第二产业增加值29.73  亿元,增长19.4%;第三产业增加值30.69亿元,增长11.8%。三次产业的比例为1.6:48.4:50。区属生产总值为15.68亿元,比上年增长1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7.18亿元,增长12%;第三产业增加值7.5亿元,增长20%。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9.9亿元,同比增长28%。第三产业增加值和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区属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7.8%和63%。

财政收支情况良好。二00三年,全区财政一般预算收入9337万元,占年度预算的104.2%,比上年增长15%,增收1216万元。其中:工商各税收入8449万元,农业四税281万元,企业所得税263万元;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2214万元,占预算140.2%,增长13.2%,其中:科技三项费用和科学事业费支出75万元,农林水气事业费支出682万元,城市维护费支出1429万元,文体广播教育卫生事业费支出4754万元。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是二产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不强,区域经济结构需进一步优化。二是第三产业的档次和效益有待提高,传统服务业需拓宽领域,做大做强,新兴服务业需发展壮大,增强实力。三是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农民增收渠道少,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步伐需加快。四是就业和再就业工程任重道远,城乡弱势群体生活保障有待加强。

二、农         业

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取得进展,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农村经济稳步发展。二00三年,农村社会总产值为365585万元,其中:非农行业总产值为345722万元,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比重达94.6%。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19863万元,比上年增长7.8%,其中:农业总产值12580万元,牧业产值6058万元,林业、渔业产值分别为1053万元和172万元。多种经营产值16526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83.2%。

农业生产持续发展,蔬菜、果品种植面积扩大,畜牧业产品产量有所提高。二00三年,粮食种植面积为179927亩,其中:夏粮种植面积103455亩,秋粮种植面积76472亩。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26317吨,其中:夏粮产量11916吨,秋粮产量14401吨。油料种植面积7370亩,产量433吨。蔬菜种植面积22493亩, 总产量为60506吨。果园面积10958亩,果品总产量11398吨。肉、蛋、奶产品产量分别为3853吨、3380吨、5139吨。当年造林面积4081公顷,零星植树93万株。水产品产量260吨。

农机装备水平进一步提高。二00三年,全区农用机械总动力51913千瓦,其中:大中型拖拉机56台,小型拖拉机1871台,农用水泵421台。

乡镇企业持续发展。二00三年,全区乡镇企业单位数达6624个,乡镇企业总产值338702万元,增长15%,总收入321830万元,增长14.5%。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稳步发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二00三年,全区实现工业总产值294648万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6626万元,规模以下工业总产值248022万元;公有制经济工业总产值79605万元;非公有制经济工业总产值215043万元。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2户,比上年增加了14户,实现增加值14108万元,利税1974万元。

建筑业生产持续发展。二00三年,全区建筑业总产值达36988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11户,实现产值22585万元。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二00三年,随着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全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50649万元,比上年增长54.5%,按类别分,基本建设投资9916万元,增长37%,更新改造投资3738万元,增长18.7倍,房地产开发投资11246万元,增长1.6倍,其他投资25749万元,增长37.8%。

二00三年全区新增固定资产13565万元。主要建设项目有:宝鸡川龙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化肥生产线改造完成投资1800万元,宝鸡工程液压件厂设备购置完成投资1250万元,宝鸡晶众家乐超市商业楼完成投资1500万元,宝鸡力兴钛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线投资1044万元,渭滨中学教学楼完成投资870万元,秦岭水泥宝鸡有限责任公司宝鸡粉磨站投资2339万元。

五、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二00三年,商贸经济繁荣活跃,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稳步增长。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4246万元,比上年增长27.4%,按所有制性质分:公有制经济完成30018万元,增长20.6%,非公有制经济完成144228万元,增长28.7%。

二00三年,我区把招商引资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建立健全招商引资机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参加”长三角“、”珠三角“招商洽谈会,主动邀请客商来我区参加市上”两节一会“,同时,优化投资环境,以一流的服务水平吸引客商,实现合同引资额16.41亿元,实际到位资金2.95亿元,全区出口产品交货值3833万元,有效地拉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六、第三产业和旅游

二00三年全区第三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实现三产企业收入261273万元,比上年增长30%,其中:社区服务收入315万元,增长8.2%,民营科技收入900万元,增长35%。全年公有制经济三产收入48355万元,增长27%,非公有制经济212918万元,增长32%。旅游产业是第三产业中辐射和带动力最强的产业,二00三年,全区接待各类游客13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7亿元,旅游业对全区经济的带动作用日益显现。

七、科技、教育、卫生

科技工作积极实施”科教兴区“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发展培育星火龙头企业,促进星火密集区和可持续发展试验区建设。全年编制并组织实施科技进步计划10项,其中星火计划项目9项,社会发展计划1项。星火计划项目共投入资金1280万元,新增产值1500万元、利税500万元。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建设取得了新的突破,石鼓镇刘家村、马营镇燃灯村取得了”陕西省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认证,种植面积已达600亩。民营科技企业实现技工贸总收入86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