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市渭滨区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3-18 宝鸡市渭滨区统计局

五、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加快以及扩大内需政策的实施,极大地刺激和拉动了消费需求,全区商贸市场繁荣活跃,销售稳定增长。二00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14912万元,比上年增长8%,按所有制性质分:公有制经济完成31361万元,增长6.5%,非公有制经济完成83551万元,增长8.6%。集贸市场成交活跃,全年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达71440万元,比上年增长1.9%。

围绕西部大开发战略和省、市重点项目的实施,我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范围,以渭滨经济管理试验区为“窗口”的对外开放新格局、新形象正在形成,并且成立了区政务大厅,推行“一厅式”办公,“一条龙”服务,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增强区域经济发展的吸引力和辐射力。二000年,全区外贸出口交货值5500万元,出口的主要产品有化工、机械、矿产和轻工产品。

六、六个经济增长点

“六个经济增长点”的发展和壮大,极大地促进和带动了全区国民经济稳定、健康发展。二000年全区非公有制经济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区属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达到46%和44%,全区实现三产收入140346万元,比上年增长16.1%,其中:社区服务收入164万元,民营科技收入472万元,旅游业收入366万元。全年公有制经济三产收入30819万元,增长2.8%,非公有制经济109527万元,增长20.5%。市场建设步伐较快,全年建成金旺小商品批发市场等12个市场,市场总数达到59个,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势头强劲,二000年底,全区拥有个体工商户19828户,从业人员达44710人,私营企业751户,从业人员6777人。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势头良好,二000年底单位数达50户,实现技工贸总收入6303万元,利税总额1000多万元,产值上千万的企业1户,上百万的企业17户(其中500万元以上的3户)。

七、科技、教育、卫生、体育

我区科技工作坚持“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和“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的方针,努力开拓,发展科技,全年编制科技进步计划23项,其中上报国家星火计划2项,省级科技计划2项,市级科技计划3项。宝鸡真空开关二分厂的GCS和GDS低压开关柜,三分厂的柱上真空开关等产品均实现当年开发、当年投产,实现产值400多万元。二000年全区引进高新技术项目12项,开发新产品70多个,有15项新产品开发列入了市、区级项目。

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二000年,全区共有各类学校94所,其中:普通中学27所,职业中学1所,小学66所。全区共有在校学生50427人,比上年增长1.13%,其中普通中学20017人,职业中学2635人,小学27775人。全区共有教职工3556人,比上年增长1%,其中普通中学1688人,职业中学161人,小学1707人。共有幼儿园25所,在园幼儿7932人,幼教职工575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100%,至二000年底,全区校舍面积达451484平方米,当年新增校舍8340平方米。

卫生事业健康发展。二000年,全区新建村卫生所4所,改建1所,总投资14.9万元,建筑面积384平方米,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得到改善。二000年,全区共有卫生机构(包括村卫生所)317个,卫生技术人员2566人,其中师级以上技术职称1991人,拥有病床2232张。

二000年,全区共举办各类运动会20次,参加运动会的运动员22500人。施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学校69所,达标学生19781人,达标率为88.5%。

八、人民生活和环境保护

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加快以及国家提高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失业保险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三条保障线”水平和适当增加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工资等政策措施的逐步落实,城镇居民收入显著提高。二000年,全区城镇在岗职工工资总额为5710万元,比上年增长20.1%,年平均工资为8176元/人,比上年增加1717元/人,其中国有经济单位职工年平均工资9811元/人,集体单位职工5964元/人,分别增加2055元/人和984元/人。市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341元/人,增长11.3%。据农村住户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390元,比上年增加153元,增长6.8%。

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和完善,福利事业继续发展。截止     二000年底,全区参加养老保险人数达到3740人,参加医疗保险人数为4620人。农村义务兵群众优待总数204户,落实统筹优待款368870元,对29户“三难”重点优抚对象进行了帮扶,对765名优抚对象足额发放优抚金;城市最低生活保障人数达159人;积极推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按期支付389名保障对象的政府保障金;先后安排救灾救济款27万元,并对7户特困户实施临时性救济7000元,组织8万元的面粉、食油、现金慰问282户贫困户、残疾人家庭和优抚对象“三难”户,同时配合“五个一”活动,对全区110名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与110户贫困户开展结对联系户活动。

城市建设发展较快。二000年,完成辖区行道树缺苗补植234株,对经二路、新建路等9条路段2769棵行道树彻底进行了修剪,完成了峪泉路、公园南路、红旗路的绿化任务,新植行道树296株,筹资24万元建成了草花繁育中心,面积1879平方米,繁育中心的建成繁荣了我市花卉产业,并顺利完成了金陵游园扩建拆迁任务,植绿2000多平方米。全年清运辖区生活、基建垃圾36750吨,7350车,改造维修人行道15449平方米,新修道路13公里,绿化面积1.5亩。

环境保护工作围绕“2000环境年,行动起来吧!”的主题,全面开展环境保护执法检查,并配合创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对旅游景点生态环境进行全面检查,执行建设项目环保“三同时”审批制度,执行率达100%,建设项目排污申报率达100%,有效控制了新污染源的产生,加强对“十五小”企业和“五小”企业监督检查力度,确保彻底根除污染隐患,对已建成的烟尘控制区和噪声达标区加强管理,进行经常性的检查,有效巩固达标区建设成果,使城市环境得到净化和强有力的保护。

注:1、国内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均为现价,增长速度为不变价,各产业总产值为不变价。

2、人口数据待区第五次人口普查公报正式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