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州禄丰县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占全部工业产值的82.18%,比上年上升0.38个百分点。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86387万元,比上年下降14.83%,其中实现利润50290万元,下降26.45%。 表4: 2008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减% 原煤 万吨 64.62 -9.6 发电量 万千瓦时 39708 63.17 其中:水电 万千瓦时 3878 3.4倍 自来水生产量 万吨 229.23 23.04 水泥 万吨 58.51 -11.34 硫酸(折100%) 吨 97135 20.17 中成药 吨 9.69 -18.02 生铁 万吨 132.9 18.95 钢 万吨 143.93 17.53 钢材 万吨 139.04 25.15 焦炭 万吨 66.49 5.92 缸套 万支 76.54 35.71 砖(折标准砖) 万块 28892.91 27.1倍 普钙(实物量) 万吨 24.56 -1.8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121.886万吨标准煤,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增降率为-12.8%。 在县内施工的20个具有建筑施工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77847.8万元,比上年增长21.4%,实现利润2808.8万元,按总产值计算的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13895元/人。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66690万元,比上年增长100.3%。其中:城镇投资308671万元,增长108.46%;农村投资6585万元,增长50.62%;房地产投资25654万元,增长195.14%。在投资中,公有制经济单位投资241894万元,增长2.66倍;非公有制经济投资99016万元,增长4.21%。全年新增固定资产238440万元,比上年增长54.18%。 五、国内外贸易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6067万元,比上年增长21.8%。从地区市场看,县级(县城区域)实现83975万元,增长27.1%;县以下实现92092万元,增长17.3%。按行业分,批发业实现25473万元,增长40%;零售业实现66614万元,增长18.4%;住宿业实现6869万元,增长11.4%;餐饮业实现22927万元,增长26.3%;其他行业实现54184万元,增长18.1%。分经济类型看,公有制经济实现27373万元,增长63.6%,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经济实现12693万元,增长11.2%;非公有制经济实现148694万元,增长16.3%,其中私有经济实现147323万元,增长19.2%。非公有制经济实现的消费品零售额占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4.5%。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业 据交通部门统计,县内公路通车里程1313公里,其中:国道57公里,省道130公里,省管县道174公里。县管县道227公里,乡道704公里,专用道35公里。货运量716万吨,货物周转量63724万吨公里,客运量295万人次,客运周转量21240万人公里。 年末全县拥有固定电话41749部,移动电话143721部,国际互联网用户7894户。 据旅游部门统计,全年共接待国内游客12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57倍。实现旅游总收入2.77亿元,增长5.71倍。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86087万元,比上年增收16183万元,增长23.2%。其中:上划中央收入39095万元,增长8.4%;上划省级收入3114万元,增长-5.5%;地方财政自收收入43878万元,增长43.6%。地方财政支出总计89466万元,增长18.1%。 金融机构年末各项存款余额443858万元,比年增长21.93%,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92899万元,比上年增长28.85%。金融机构年末各项贷款余额188530万元,比年上年增长12.66%。年末存贷差255328万元。 全年保险机构保费收入9182万元,赔款支出4655万元,收支差4527万元。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据教育部门统计,年末全县国民教育系列学校为280所,其中:高中3所,在校学生5785人,专任教师416人;初中20所,在校学生15228人,专任教师1012人;小学225所,在校学生36534人,专任教师2281人。幼儿园30所,在园人数8927人。全县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78%,小学毕业生升学率99.21%,巩固率99.8%,初中阶段入学率98%,初中毕业生升学率88%;教育部门主管录取的大学生1331人,高中升学率66.8%。小学、初中、高中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分别为99.69%、99.21%和93.03%。 据科技部门统计,全年全县列入各级科技计划项目17项,其中:省级科技计划项目6项,州级科技计划项目6项。专利受权9件,累计受权85件。科技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8.49%,比上年提高0.67个百分点。组织科技培训2146期,培训20.02万人次。 九、 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县共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1个,下乡演出40场,观众2万余人次。公共图书馆1个,藏书8.8万册。县文化馆1个,乡镇文化站14个。博物、文物管理机构1个,接待国内外观众0.5万人次。全县电视覆盖率97%,有线电视用户达35531户,入户率达28.05%,数字电视用户1679户,广播覆盖率100%。 年末全县共有各类卫生机构72个,其中:医院9个,卫生院14所,诊所、卫生所、医务室46个,妇幼保健院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监督所1个。有卫生技术人员1137人,其中:执业医师417人,执业助理医师103人。实有床位1205张,其中:医院床位780张。 全年我县体育健儿参加州级及以上体育竞技比赛获得奖牌59枚,其中:金牌16枚、银牌21枚、铜牌22枚。 十、人口、环境、人民生活 按公安部门户籍人口统计,年末全县总人口423787人,比上年增加253人,增长0.06%。其中:农业人口353023人,增长0.64%;非农业人口70764人,下降2.74%。在总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104157人,占总人口的24.58%,其中:彝族人口75787人,占总人口的17.88%,占少数民族人口的72.76%。千人以上少数民族有彝族(75787人)、傈僳族(2581人)、苗族(17208人)、回族(6126人)和白族(1109人)。2008年全县人口出生率11.71‰,死亡率6.36‰,自然增长率5.35‰,男女性别比(以女性为100计算)为103.85。 年末全县建成区面积29.41平方公里,县城建成区面积7.11平方公里,全县建成区绿地面积150公顷,县建成区绿地面积123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3.94平方米,绿地率17.3%,绿化覆盖率22%,已建成街道46条,总长47.5公里,面积82万平方米;工业企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7.1%;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70.26%,城区大气降尘量每平方公里86.02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