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州大姚县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3-18 楚雄州大姚县统计局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43亿元,比上年增长4.8%,拉动全县GDP增长1.0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率(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重)30.3%,比上年下降3.4个百分点。规模以上(总投资在50万元以上的项目)累计施工项目107个,其中:当年新开工项目45个,至年底完工项目的63个,全年完成投资3.09亿元,比上年增长5.3%。全年新增固定资产4.96亿元。在完成投资中,国有经济投资2.6亿元,增长0.2%,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58.6%,较上年的61.3%下降2.7个百分点;非国有经济投资1.83亿元,增长12.2%,占41.4%。

五、贸易业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7亿元,比上年增长14.5%。其中:城镇实现的零售额1.98亿元,增长15.3%;农村零售额1.49亿元,增长13.5%。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2.63亿元,增长13.9%;餐饮业零售额0.52亿元,增长21.8%;其他行业零售额0.32亿元,增长19.1%。分经济类型看:公有制经济实现0.84亿元,减4.6%;非公有制经济实现2.63亿元,增长23.8%。非公有制经济的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75.9%。

六、交通运输、邮电

境内公路通车里程1784公里,其中:二级公路36.7公里、四级公路691公里、等级外公路1056公里,省道127公里、县道465公里、县乡道806公里、乡村道386公里。年末全县机动车保有量9699辆,其中:汽车1276辆,农用运输车(含拖拉机)230辆,摩托车8193辆;营运机动车1469辆,其中;客运车辆428辆,货运车辆1041辆。全年客运量116万人,比上年增长8.7%,客运周转量7229万人公里;货运量273万吨,比上年增长7.1%。货运周转量4308万吨公里。

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319万元,增长13.1%;订售报纸191.26万份,订售杂志7.96万份,收发国内信件9.14万件。电信业务总量2608万元,增长10.9%。年末固定电话1.49万部,移动电话用户(含小灵通)4.2万户,电话总数比上年增增长20.1%,电话普及率为20.2部/百人,比上年提高3.4部/百人;年末互联网用户达1100户。

七、招商引资、非公有制经济、旅游、出口

全年签订招商引资项目12个(续建项目7个、新建项目5个),项目合同(协议)总投资5.95亿元,累计到位县外资金1.12亿元,当年到位0.71亿元,比上年增长19.3%。

年末工商注册的私营企业89户,因部份私营企业改为个体注册,造成私营企业比上年末的101户减少12户,从业人员3019人;个体工商户3927户,比上年末的3413户增加514户,从业人员4922人;运政管理部门管理的道路运输经营户1848户,比上年增加232户;民办幼儿园16所;个体诊所33个。全县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6.18亿元,增长15.5%,占GDP的比重由上年的41.7%上升到42.3%,提高0.6个百分点。

有进出口权的企业2个,2005年产品出口总额337万美元(其中:兴达和滇兴323万美元;亿利丰14万美元)增长31.1%;

据旅游部门统计,全年共接待游客17.3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7950万元,比上年增长7.2%。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

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9001万元,比上年增收1260万元,增长16.3%。其中:上划中央“两税”收入3341万元,增长48.1%;地方一般预算收入5208亿元,增长11.7%;基金收入452万元,减44.9%。在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中,工商税收2388万元,增收775万元,增长36.4%;农业税与上年比减少482万元,全县农民告别“皇粮国税”,烤烟农特税1420万元,增收143万元,增长11.2%。全年地方财政总支出26255万元,比上年增长10.6%,其中:“三农”支出(包括农业、林业、水利和气象支出,支援不发达地区支出,农业部门基金支出)3793万元,增长9.8%;教育支出7574万元,增长7.7%;医疗卫生支出1887万元,增长0.8%;社会保障补助、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支出1976万元,增长62.9%;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支出2070万元,增长16.4%;公检法司支出1597万元,增长51.7%;行政管理费支出3738万元,增长10.3%。

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达12.18亿元,比上年增长5%,其中居民储蓄存款8.15亿元,增长13.3%;各项贷款余额5.29亿元,比上年增长25.3%。全年累计发放贷款4.22亿元,是上年的3.5倍。年末存贷差6.89亿元,存贷差率43.4%,比上年末下降了7个百分点。金融机构现金收入累计26.82亿元,增长20.0%;现金支出累计29.01亿元,增长20.3%;全年现金累计净投放2.19亿元,比上年增长23.4%。

县内5个商业保险机构,全年保险费收入2131万元,比上年增长42.8%。其中:人寿险保费收入1580万元,增长55.0%;财产险保费收入551万元,增长16.5%。

九、教育、科技、文化、卫生

全县有高完中3所,当年招生1459人,比上年增加456人,在校生3172人,毕业生712人;普通初中17所,当年招生3910人,在校生12690人,毕业生4548人;职业中学1所,当年招生454人,在校生1081人,毕业生296人;小学353所(含教学点),撤并校点18个,当年招生3437人,在校生22109人,毕业生3914人;幼儿园19所(含民办幼儿园16所),在园人数2175人。全县教育系统教职工总人数2880人,高中专任教师226人,初中专任教师799人,小学专任教师1474人,小学、初中、高中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分别为92.6%、96.2%和79.2%;全县学龄儿童入学率99.9%,初中阶段入学率98.3%,初中毕业生升学率48.7%;高中阶段毛入学率43.1%。教育部门主管录取的本专科上线学生677人,高考上线率达90.6%。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1.0%以内。

全县共有卫生机构181个,拥有病床位525张,其中医院卫生院病床501张,全县每千人有医院病床1.9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526人,其中:执业医师191人,执业助理医师104人,注册护士177人,药剂人员30人,检验人员24人;129个村(民)委员会设有卫生室,有乡村医生和卫生员191人。全县共有医疗卫生人员总数785人,每千人有医疗卫生人员2.8人。以农村改水、改厕为重点,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全县农村卫生饮水普及率达77.0%,卫生厕所普及率达60.0%,全县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073人,净增151人,增长3.9%,其中:高职技术人员71人,中职技术人员1017人。

科技部门编写向省、州申报了“天然蜂胶胶囊开发示范”“早熟优良品种核桃及中药药材种苗繁育”“科学烘烤核桃技术普及推广”“大姚机械厂5万个车桥生产开发”“科技进村入户”等项目;围绕重点产业建设,抓好核桃烘烤,中药材种植、优质早熟核桃引种等科技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