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州南华县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南华县统计局 2003年2月10日 2002年全县各族人民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州委、州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抓住机遇深化改革,着力调整结构,推进发展,根据本县实际,采取各种措施,克服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确保了全县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完成了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一、综合 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初步测算,全县国内生产总值67510万元,比上年增长7.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0965万元,比上年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13930万元,比上年增8.0%;第三产业增加值22615万元,比上年增12.3%。第一、二、三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6.2%、21.8%、52%。 经济结构调整取得实效,第一、二、三产业实现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47.4:20.5:32.1调整为45.9:20.6:33.5。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25.5%提高到2002年的30.0%,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922元,比上年增长7.1%。 市场价格总水平小幅下降。全年商品零售价格平均比上年下降1.2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平均比上年下降1个百分点;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平均比上年下降2.9个百分点。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矛盾依然突出,农业基础薄弱,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财政收支矛盾突出,消费需求不旺,国有集体企业活力不足,竞争能力和适应能力不强,社会就业压力增大等。 二、农业 2002年,农业生产全面发展,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现价)48044万元,(按可比价下同)比上年增长4.1%。其中:农业产值28643万元,增长4.1%;林业产值3381万元,增长24.2%;牧业产值15456万元,增长1.2%;渔业产值564万元,增长16.6%。主要农作物全面增产,对稳定经济,保障市场供应、促进农民增收起到了积极作用。 造林绿化与林业生产取得较好成绩。全年造林面积7.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59.15%,主要林产品产量核桃1891吨、板栗53吨,分别增长36.4%、488.9%。 畜牧、水产业继续发展。全年肉类总产量16337吨,比上年增长1.3%。水产品产量564吨,比上年增长16.8%。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县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7353.35万瓦特,比上年减少2.2%;农田水利建设继续得到加强,农田有效灌溉面积有所增加,水利化程度达61.7%。 乡镇企业保持快速发展。全年营业总收入138755万元,比上年(同口径相比,下同)增长17.2%;应交税金1702万元,增长16.4%。 非公有制经济持续发展。年末有个体工商户5210户,从业人员6249人,注册资金4215万元,私营企业69户,从业人员2820人,注册资本金11760万元。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持续增长、发展速度加快,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29871万元,比上年增长8.2%。其中:县及县以下工业总产值28982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3%,在县属工业总产值中,国有经济111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8.7%,集体经济959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9.7%,股份合作制经济50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51.0%,个体私营经济23217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55%。个体私营经济工业总产值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77.7%。 建筑业生产有所下降,经济效益进一步降低。全县三级以上建筑企业实现总产值1514万元,比上年减少595万元;实现利润56万元,比上年减44%;税金总额6.7万元。施工房屋面积25464平方米,比上年减少595平方米;竣工房屋面积14816平方米,减少8464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西部大开发机遇,不断加大项目工作力度,积极向上争取资金扶持,千方百计筹措建设资金,确保重点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固定资产投资完成年初提出的目标任务。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899万元,比上年增3.5%。其中:基本建设投资7970万元,增长20.4%;更新改造投资3234万元,增长1.2倍;其他投资620万元,增58.9%。在全部投资中,国有经济投资11824万元、集体经济投资2885万元、城乡居民投资2263万元和其它投资882万元,分别增长38.5%、23.7%、-36%和-7.5%。 年内新开工建设项目110项,续建项目3项。实际建成投产98项,新增固定资产543万元,竣工面积198166万平方米,其中:住宅面积120528平方米。 五、交通邮电 交通运输邮电业继续快速发展。通信能力增强,公路建设成绩显著,运输紧张状况有效改善。 年末拥有各种载货车辆1905辆,其中:汽车532辆、拖拉机1373辆;各种载客车辆301辆,其中:客车154辆、出租车44辆、三轮摩托车103辆。 邮电业务总量完成1799.43万元(其中:邮政325.06万元、电信767.37万元、移动487万元、联通220万元),比上年增长53.7%;市话交换机总容量14424门、农话装机容量5632门,拥有固定电话10587部,其中市话7279部,住宅电话用户达3308户,电话普及率为6.15部/百人,比上年增加0.86部,公用电话遍布乡(镇)政府所在地。全县有130个村委会通电话,其中:通程控电话130个村委会,占全部村委会总数100%;年内移动公司开通了12个乡镇20个移动通信基站;联通公司开通了沙桥、天申堂、徐营等5个移动通信基站;县城市话小灵通3541户、普及率1.53部/百人;移动电话5216部、普及率2.26部/百人;联通电话3195部,普及率1部/百人。寻呼网络广泛覆盖城乡,通信环境和条件有了明显改善。全年共订销报纸171万余份,杂志8.9万份,办理国内函件22.8万件。 六、商业贸易 商品消费需求平稳增长。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380万元,比上年增长8.5%。按地域划分,城镇零售额12059万元,增长9%;农村零售额6321万元,增长7.5%。按行业划分,批发零售贸易业14216万元,增长7%;餐饮业1273万元,增长6%;制造业785万元,增长18%;其它2106万元,增长17.7%;按经济成分划分,国有及国有控股零售额5638万元,增长22%;集体及股份合作零售额1986万元,增长2.2%;个体经济零售额10168万元,增长14.5%;其它经济零售额588万元,下降60.7%。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收入有所增长,收支矛盾仍然比较突出。全年实现地方财政收入4566万元,绝对数比上年下降6.4%,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6.3%,完成财政支出14541万元,比上年下降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