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州南华县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南华县统计局 2004年2月25日 2003年是党的十六大召开之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开局之年,更是全县各族人民经受严峻考验并取得重大胜利的一年。在这不平凡的一年里,县委、政府带领全县各族人民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省、州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一手抓‘非典’防治,一手抓经济建设,努力克服经济发展中的重重困难,全面推进各项工作,呈现出速度高、效益好的良好发展态势,许多经济指标达到近年来最好水平,基本实现了速度与结构、质量与效益的统一,年初确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全面完成。展望2004年,通过认真贯彻落实好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南华国民经济仍将继续保持快速、健康发展。 一、综合 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增长。据测算,全县国内生产总值(GDP)72913万元,比上年增长8.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4198万元,比上年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15320万元,比上年增10.8%;第三产业增加值23395万元,比上年增12.6%。第一、二、三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4.9%、25.7%、49.4%。 经济结构调整取得实效。第一、二、三产业实现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48.7:20.6:30.7调整为46.9:21.0:32.1。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30.0%提高到2003年的36.5%,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148元,比上年增长7.7%。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矛盾依然突出,农业基础薄弱,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财政收支矛盾突出,消费需求不旺,国有集体企业活力不足,竞争能力和适应能力不强,社会就业压力增大等。 二、农业 2003年,农业生产全面发展,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55174万元(现价,计算速度用不变价,下同),比上年增长4.42%。其中:农业产值30942万元,增长5.18%;林业产值4380万元,增长9.25%;牧业产值19304万元,增长2.45%;渔业产值548万元,增长11.67%。主要农作物全面增产,对稳定经济,保障市场供应、促进农民增收起到了积极作用。 造林绿化与林业生产取得较好成绩。全年造林面积4.95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59.15%,主要林产品产量核桃2183吨、板栗20.3吨,分别增长15.44%、-61.69%。 畜牧、水产业继续发展。全年肉类总产量20854吨,比上年增长27.65%。水产品产量590吨,比上年增长4.61%。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县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8541.82万瓦特,比上年增长16.2%;农田水利建设继续得到加强,年内新增有效灌溉面积60公顷,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8970公顷,水利化程度达63%。 乡镇企业保持平稳发展。全年营业总收入137264万元,比上年(同口径相比,下同)减少1.1%;实交各种税金1484万元,减少12.8%。 非公有制经济持续发展。年末有个体工商户4738户,从业人员5960人,注册资金3745万元,私营企业75户,从业人员3152人,注册资本金13024万元。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持续增长,发展速度加快,全年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34537万元,比上年增长14.97%。其中:规模以上5710万元,比上年增长33.25%;规模以下28827万元,比上年增长12.15%。个体私营经济32973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3.6%。个体私营经济工业总产值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95.47%。 建筑业生产有所下降,经济效益比上年增强。全县三级以上建筑企业实现总产值1294万元,比上年减少220万元;实现利润72万元,比上年增28.6%;税金总额60万元。施工房屋面积21130平方米,比上年减少4334平方米;竣工房屋面积17388平方米,增8464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西部大开发机遇,不断加大项目工作力度,积极向上争取资金扶持,千方百计筹措建设资金,确保重点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固定资产投资完成年初提出的目标任务。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9870万元,比上年增25%。其中:基本建设投资9853万元,增长23.6%;更新改造投资2820万元,减13%;其他投资1676万元,增1.7%。城镇工矿私人投资完成1980万元,增12倍;农村集体投资完成1380万元,比上年减23.8%;农村私人投资完成1807万元;减3.6%,农村私人购买生产性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54万元,增48.1%。在全部投资中,国有经济投资11609万元、集体经济投资1706万元、城乡居民投资4141万元,分别增长-1.9%、-40.8%、83%。 年内新开工建设项目149项,续建项目7项。实际建成投产128项,新增固定资产17272万元,竣工面积16万平方米,其中:住宅面积12万平方米。 五、交通邮电 交通运输邮电业继续快速发展。通信能力增强,公路建设成绩显著,运输紧张状况有效改善。 年末拥有各种载货车辆1800辆,其中:汽车504辆、拖拉机1296辆;各种载客车辆303辆,其中:客车151辆、出租车42辆、三轮摩托车103辆、公共交通车7辆。 邮电业务营业总收入完成2129.63万元(其中:邮政170万元、电信940.8万元、移动820万元、联通198.83万元),比上年增长18.4%;固定电话装机总容量17808门(其中:城市装机总容量11920门、农村装机总容量5888门),年末拥有固定电话15666部,其中:市话6902部,住宅电话用户达8767户,电话普及率为6.76部/百人,比上年增加0.61部/百人,公用电话遍布城乡,全县乡(镇)政府所在地和132个村(居)委会全部通程控电话。年内移动公司新建3个移动通信基站;联通公司新建5个通信基站。县城市话小灵通4436户、普及率1.92部/百人;全县拥有移动电话14039部,普及率6.05部/百人(其中:移动11139部,普及率4.81部/百人;联通2900部,普及率1.25部/百人)。通讯网络广泛覆盖城乡,通信环境和条件有了明显改善。全年报刊期发数2.53万余份,报刊累计投发数45万份,办理国内函件19.34万件。 六、商业贸易 商品消费需求平稳增长。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144万元,比上年增长9.6%。按地域划分,城镇零售额12768.6万元,增长5.9%;农村零售额7375.4万元,增长16.6%。按行业划分,批发零售贸易业15919.4万元,增长11.9%;餐饮业1582.4万元,增长24.3%;其它行业2642.2万元,增长108%。按经济成分划分,国有及国有控股零售额4070.2万元,减27.8%;集体及股份合作零售额1655万元,减16.6%;个体经济零售额11804.5万元,增长16.1%;其它经济零售额2614.3万元,增长34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