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州牟定县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3-18 楚雄州牟定县统计局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6.22亿元(县口径,不含跨县市投资),比上年增长32.3%。其中:城镇投资38171万元,增长10.7%;农村投资13525万元,增长133.7%;城乡私人投资9769万元,增长69.8%;房地产开发投资725万元,下降26%。全年新增固定资产48750万元,比上年增长22.9%。新开工项目209个(不含城乡私人建房),比上年增加23个。竣工房屋面积12.85万平方米。其中,住宅面积9.28万平方米。

五、交通运输和邮电业

全年实现交通运输邮政业增加值3023万元,比上年增长13.1%。其中,交通运输业增加值2936万元,增长13.2%。

年末公路通车总里程达852公里。其中:等级公路329.1公里;县乡公路527.6公里。个体私营运输业快速发展,承担了全县90%以上的营运量。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运量191万吨,货物周转量12195万吨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2.1%、1.1%;完成客运量204万人次,客运周转量6613万人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2%和2.1%。

邮电通信业持续快速发展,通信能力明显提高。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3338万元,比上年增长23%。年末电话用户达72230部,比上年增加16286部,增长29.1%,电话普及率达35.3%,比上年提高了7.8个百分点。其中:移动电话达64556部(含小灵通),增加了16452部,比上年增长34.2%。

六、国内贸易及住宿餐饮业

全年实现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10276万元,比上年增长13.2%;住宿餐饮业增加值2411万元,增长13%。其中:个体私营经济实现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增加值10508万元,占82.8%,增长13.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549万元,增长16.5%。分地区看,县城零售额16655万元,增长17.1%;县以下农村市场零售额15894万元,增长15.9%。分经济类型看,国有等公有制经济零售额3529万元,增长18.9%;个体私营经济零售额29020万元,增长16.2%;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25391万元,增长18.7%;住宿餐饮业零售额4227万元,增长18.2%;其它行业零售额2931万元,下降1.6%。

七、财政、金融、保险

全县完成财政总收入8685万元,比上年增长21.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206万元,比上年增长17.9%;地方一般预算收入4898万元,比上年下降0.1%;完成地方财政支出33034万元,比上年增长40%,其中:一般预算支出30022万元,比上年增长30%。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0.02亿元,比上年增长16.6%,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6.55亿元,增长9.1%。各项贷款余额3.43亿元,增长18.3%。保险事业持续发展,全年保费收入1951万元,比上年增长15.3%;支付各类赔款748万元,比上年增长14.7%。全年金融保险业实现增加值1472万元,比上年增长11.3%,社会商业保险功能进一步增强。

八、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县科教文卫等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全年实现增加值9836万元,比上年增长16.7%,科学技术在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科技进步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达43.9%,比上年提高了0.9个百分点。

教育事业持续发展。年末,全县有各类学校113所,其中:小学98所,普通中学14所,职业高级中学1所;专任教师1656人,其中:小学948人,普通中学668人,职业高级中学40人;在校学生25291人,其中:小学15788人,普通中学8689人,职业高级中学814人。全县共有幼儿园10所(含民办幼儿园2所),在园幼儿3326人,在园幼儿比上年增长16.4%。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97%,初中学龄人口毛入学率达101.4%,高中阶段人口毛入学率达48%。“两基”成果进一步巩固,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幼儿教育协调发展。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全县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图书馆1个,文化馆1个,乡镇文化站7个,电影放映单位1个,电视机、家庭影院普及。成功举办了“牟定左脚舞民族文化节”,“三月会”等民族传统节日和群众文艺丰富多彩,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广播电视事业快速发展,广播人口覆盖率达94%,电视人口覆盖率达97%。

卫生体育事业不断发展。全县共有卫生医疗机构14个(不含综合门诊部、所和个人诊所),其中:医院11个(含乡镇卫生院);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361人,其中:医生156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0.8人;有病床376张,其中:医院351张。平均每千人拥有医院床位数1.9张。卫生改革不断深化,爱国卫生运动成效显著。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全民健身活动深入开展,人民体质不断增强。

九、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计划生育成效显著。少生、优生观念深入人心,人口进入低速稳定增长期。全年出生率11.7‰,死亡率7‰,人口自然增长率4.7‰;公安统计年末全县户籍总人口204310人,其中:城镇人口38610人,占全县总人口18.9%;乡村人口165700人,占81.1%;非农业人口17237人,占8.4%;男性人口104538人,占51.2%,男、女比例为104.8 : 100(以女性为100)。全县共有23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22个,少数民族人口42985人,占总人口的21%;彝族人口41988人,占总人口的20.6%。全县总户数为56412户,家庭规模为3.62人/户。省、州调查统计反馈我县常住人口20.49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4.7‰。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全县按户籍人口计算的人均GDP为5955元,比上年增加1011元,增长11.6%;按省州反馈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GDP为5943元,比上年增加1002元,增长11.5%。全县在岗职工年人均工资16788元,比上年增加2101元,增长14.3%。农民人均纯收入2379元,比上年增加243元,增长11.4%,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6.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389元,比上年增加1113元,增长10.8%,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6.2%;全县人均有粮400公斤;人均有肉79.3公斤,比上年增加2.2公斤,增长2.8%;人均有禽蛋2.5公斤,比上年增加0.2公斤,增长8.7%;人均有水产品4.5公斤,比上年增加0.5公斤,增长12.5%。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余额3211元,比上年增加248元,增长8.4%。全县居民人均消费水平3001元,其中:农村居民2081元,城镇居民7124元,分别比上年增加482元、272元、1132元,增长10.8%、7%和10.6%。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9.16平方米,比上年增加2.42平方米,增长6.6%;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8.52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02平方米,增长2.7%。全县89个村(居)委会通了公路和电话,86个村(居)委会通了自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