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州景洪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2)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万元124178 17592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万元2824 - 批发和零售业万元50 50 住宿和餐饮业万元1311 1311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万元236 -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万元11028 10929 教育万元1370 1370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万元1603 1272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万元70 70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万元2942 2942 全年房地产房屋施工面积91.64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6倍;房屋竣工面积19.16万平方米,增长8.4倍。商品房屋销售面积38.61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4倍。商品房销售额6.59亿元,增长1.3倍,其中,现房销售额5202万元(1671元/平方米),增长33.8%;期房销售额6.07亿元(1862元/平方米),增长1.4倍。 景洪电站、小磨公路、大勐龙至打洛二级公路等工程进展顺利。思小公路建成通车。小城镇建设、农田水利建设、农村电网改造、人畜饮水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扶贫开发工程继续稳步推进。 五、国内贸易和市场物价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4.53亿元,比上年增长14.4%。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11.32亿元,增长18.5%;农村消费品零售额3.21亿元,增长1.8%。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经济零售额1.82亿元,比上年增长61.5%;集体及股份合作经济零售额9427万元,下降34.5%;个体私营经济零售额8.18亿元,增长21.4%;其他经济零售额3.58亿元,增长5.4%。 图6 2001年-2006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增长速度 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零售额中,汽车类零售额8830万元,比上年增长24.4%;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2.77亿元,增长32.6%;机电产品及设备类零售额2671万元,增长20.8%;家用电器类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1104万元,增长7.5%;日用品类零售额2095万元,增长4.3%。 全年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0.7%,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0.9%,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2.7%。 表4 2006年各类价格指数 指标指数指标指数 商品零售价格指数100.69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0.90 食品类100.95 食品100.49 粮食类99.05 粮食99.13 肉禽及其制品98.58 肉禽及其制品96.88 蛋100.51 蛋100.51 菜101.73 水产品97.88 饮料、烟酒101.41 烟酒及用品101.25 服装、鞋帽类99.74 衣着99.68 家用电器及音像器材100.61 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100.15 中西药品及保健用品92.95 交通和通信101.29 交通、通信用品99.43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100.01 体育娱乐用品99.11 居住类106.08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102.69 六、交通和邮电 年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2246公里,比上年增加216公里。拥有各类机动车76442辆,其中,载客汽车3653辆,载货汽车6957辆,拖拉机10815辆,农用运输车246辆。拥有运输船舶100艘,总功率2.86万千瓦,其中客船8艘,货船49艘,客货船2艘。版纳机场飞机航班起降15602架次,比上年增长36.6%;接送旅客159.4万人次,增长30.5%。全年货物运输、旅客运输保持增长。 表5 2006年各类运输工具完成运输量 产品名称单位绝对值比上年增长 货运周转量万吨公里5780512.77 公路万吨公里39139-11.93 客运周转量万人公里11186742.62 公路万人公里10917047.25 货运总量万吨95141.94 公路万吨585-8.45 客运总量万人129235.15 公路万人121345.62 邮电行业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4.1亿元,比上年增长39.0%;全市年末固定电话拥有数17.54万部,增长10.9%;移动电话拥有数20.29万户,增长52.4%。报(期)刊零售点14处,报(期)刊期发数5.53万份,增长9.7%。 图7 2001年-2006年各年年末电话用户数 七、旅游和外贸 全年累计接待国外游客2.66万人次,比上年下降8.4%,旅游创汇收入691.6万美元,下降8.0%;接待国内旅客302万人次,增长30.0%,国内旅游收入21.38亿元,增长16.0%。旅游总收入21.96亿元,增长16.0%。 图8 2001年-2006年旅游人数及增长速度 全年对外经济贸易总额达4.01亿元,比上年增长10.7%。其中,边境小额贸易1.73亿元,下降9.3%;边民互市8349万元,下降24.0%。 表6 2006年对外经济贸易情况 产品名称单位绝对值比上年增长 对外经济贸易总额万元4011010.7 边境小额贸易万元17309-9.3 出口万元612077.1 进口万元11189-28.4 边民互市万元8349-24 出口万元1163114.2 进口万元7186-31.2 经济技术合作万元45100.1 一般贸易万元213728.9 出口万元1362-17.9 其他万元7805-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 全年实现地方财政收入2.23亿元,比上年增长19.2%。其中,增值税2187万元,增长18.5%;营业税1.05亿元,增长29.0%;城市维护建设税1185万元,增长28.4%;房产税905万元,与上年持平。全年地方财政支出完成5.37亿元,比上年增长27.1%。其中,教育支出1.27亿元,比上年增长49.4%;农业支出4227万元,增长32.5%。 图9 2001年-2006年地方财政收入与增长速度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75.89亿元,比上年增长16.5%。其中,企业存款18.51亿元,增长24.5%;居民储蓄存款47.55亿元,增长18.3%。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42.62亿元,比上年增长24.1%。其中,短期贷款22.98亿元,增长9.7%;中长期贷款18.24亿元,增长36.7%。金融机构全年现金收入247.49亿元,比上年增长30.5%;现金支出257.58亿元,增长33.0%。累计净投放现金10.09亿元,增长1.6倍。 图10 2001年-2006年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与增长速度 全年保险公司保费收入1.57亿元,比上年增长11.8%,其中,寿险保费收入1.21亿元,增长9.0%;财产险保费收入3673万元,增长22.2%。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6014万元,比上年增长1.7倍,其中,寿险业务赔款及给付1050万元,增长66.9%;财产险赔款4964万元,增长2.2倍。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市共有各类学校168所,其中,职业技术学院1所,中等专业学校6所,职业中学1所,普通中学23所,小学123所,幼儿园13所。共有教职工5353人,其中,专任教师4298人。在校学生78214人,其中,中专以上3216人,职业中学1575人,中学23915人,小学39388人。教育体制进一步理顺,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全年投入教育专项资金1182万元,新建校舍12700平方米。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4.0%,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为80.6%。全年排除危房12052平方米,农村48172贫困学生享受“两免一补”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