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州红河县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7年,红河县各族人民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县委十届二次全会和县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提出的工作思路和奋斗目标,立足地区资源优势,着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构建和谐社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工作重心,克服诸多不利因素,务实奋进,促使县域经济实现持续稳步增长,社会和谐稳定、民族团结、人民安居乐业,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 一、综 合 2007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GDP)89320万元,按可比价计算较上年增长7.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5228万元,增长2.1%;第二产业增加值12277万元,增长20.1%;第三产业增加值31815万元,增长9.2%。三次产业比重为50.6%、13.7%、35.7%,非公经济增加值35728万元,占全县GDP的40%,比上年提高3.4个百分点。按可比价计算的人均生产总值2737元,比上年增加164元,增长6.4%。 二、农业和农村经济 2007年,县委、县政府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增强坚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及扶持力度,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农民增收,着力挽回遭受自然灾害损失,促使全县农业经济持续、稳步增长。2007年共实现农林牧渔及其服务业总产值69011万元,按可比口径计算较上年增长3.1%,其农、林、牧、渔产值分别为35955万元、5337万元、23490万元、3079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2%、3.3%、3.4%、3.3%,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150万元,增长6.4%。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64443万元,比上年增长15.3%。农作物总播种面积458161亩,下降3.7%;经济作物播种面积121397亩,下降13.1%,其中:甘蔗面积58899亩,下降10.5%,木薯面积37290亩,下降18.3%。粮经种植比例为63.6︰26.5。 2007年农业主要产品产量 2007年 比上年增降(%) (一)全年粮食产量 87029吨 5.7% 其中:夏收粮食产量 9427吨 2.1% 秋收粮食产量 77602吨 0.4% 稻 谷 54105吨 1.8% 包 谷 16919吨 -6.2% 豆 类 4677吨 13.6% 薯类(折粮) 1649吨 4.3% 小 麦 4933吨 -6.2% (二)主要经济作物产量 甘蔗(含果蔗) 207960吨 12.5% 茶 叶 728吨 60.4% 油 料 563.8吨 39.8% 木 薯 115848吨 29.5% 畜牧业、渔业生产。大牲畜年末存栏数79203头,比上年增长6.7%;肥猪年末出栏数123731头,增长5.2%;肉类产量12700吨,增长9.2%;禽蛋产量511.1吨,增长7.4%。稻田养鱼63970亩,增长6.7%;水产养殖面积达4040亩、水产品产量2702吨,分别比上年增长5.0%、6.6%。 农业生产条件。全县年末农村劳动力总资源数15.89万人;年末总耕地面积23.3万亩;有效灌溉面积13710公顷;水库蓄水量3235万立方米,水利工程供水量14217万立方米;农业机械总动力3.21万千瓦特,下降1.5%;农业化肥施用量(折纯)5147吨,增长16.3%;农村用电量5185万千瓦时,增长56.2%。 乡镇企业。全年实现乡镇企业营业收入19523万元,比上年增长6.4%;实现乡镇企业增加值5575万元,增长15.3%;上交税金655万元,增长14.5%;从业人员6430人,增长9.7%。 三、工 业 2007年,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19386万元,比上年增长9.1%,其中:轻工业15714万元,增长8.1%,重工业3672万元,增长13.4%;规模以上企业产值10452万元,下降0.8%;规模以下企业产值8934万元,增长23.4%。其中占全县工业总产值45.7%的红河糖业有限责任公司总产值较上年增长14.4%,成为全县工业生产回升的主要因素。 规模以上企业产品销售收入10575万元,增长10.6%,产销率为93.5%,比上年下降4个百分点;实现利税总额901万元,增长26.5%;实现工业增加值4310万元,增长4.9%。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计量单位绝对数同比增减% 白砂糖吨2069116.0 发酵酒精吨1001951.7 棕 丝吨7300-14.1 石 膏吨1981022.4 石膏粉吨1820337.8 饮料酒千升286032.4 自来水生产量万吨9628.0 水力发电量万千瓦时480813.6 四、固定资产投资与建筑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