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州个旧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7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始终突出科学发展、突出和谐建设、突出改善民生,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狠抓节能降耗工作,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努力克服自然灾害、煤电油运紧张等不利因素影响,全市国民经济在高位上稳健运行,呈现出经济效益良好、增长速度加快、统筹和谐发展水平提高、民生不断改善的新局面,圆满完成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任务和预期目标。 一、综合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初步核算,2007年个旧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GDP) 85.6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6.1%。三次产业共同推进产业发展,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82亿元,增长5.6%,拉动GDP增长0.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61.07亿元,增长17.6%,拉动GDP增长12.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9.75亿元,增长14.2%,拉动GDP增长3.5个百分点。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5.6%、71.3%和23.1%。人均GDP为18794元。非公有制经济比重稳步上升,活力增强。2007年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25.0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29.2%,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 全社会全员劳动生产率43663元/人,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8%。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总量仍较小,结构不尽合理;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转变,节能减排工作任重道远;骨干企业支撑和拉动能力需进一步增强;城乡结构矛盾突出,农民增收的产业基础还不稳固;统筹社会事业发展任务繁重,社会保障任务压力较大。 二、农业 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成效明显。全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州一系列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继续优化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全面落实支农惠农政策,确保农业和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25亿元,比上年增长7.1%。粮食产量有所增加,经济作物发展良好,主要产品产量有增有减(见表1)。 表1 2007年农业主要产品产量 单位:吨 产品名称 2007年 比上年增减% 粮食总产量 51934 2.8 其中:夏收粮食 8219 6.2 秋收粮食 43715 2.2 稻谷 17670 -3.2 包谷 22441 7.2 薯类 4038 -2.1 豆类 2209 24.2 甘蔗 66646 14.2 烤烟 2809 -1.4 油料 1280 16.7 蔬菜 124471 20.1 水果 45184 31.6 药材 686 -58.7 畜牧业生产加快发展,主要畜禽产品与上年相比均有不同程度增减(见表2)。 表2 2007年主要禽畜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位 2007年 比上年增减% 肉类总产量 吨 25233 14.9 其中:猪肉 吨 20968 12.4 牛奶产量 吨 13606 7.8 禽蛋产量 吨 1663 54.7 家禽出栏 万只 86.08 24.8 大牲畜存栏 头 40335 -3.0 大牲畜出栏 头 12809 13.2 生猪存栏 头 159202 -11.2 生猪出栏 头 237604 3.3 羊存栏 只 17832 0.9 羊出栏 只 11763 15.5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全年农田有效灌溉面积8000公顷,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10公顷。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21016.13万瓦特,比上年下降1.1%;农用大中型拖拉机23台,小型拖拉机1325台,农用载重汽车1066辆,农用排灌动力机械1203万瓦特,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4255吨,农村用电量5058万千瓦时。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工业生产平稳增长,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更加突出。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60.98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对GDP的贡献率为71.3%,拉动经济增长11.5个百分点。实现增加值57.82亿元,比上年增长17.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215.94亿元,增长7.0%,实现增加值45.74亿元,增长6.1%。 从轻重工业看:轻、重工业同步增长。全市完成轻工业产值3.12亿元,比上年增长12.5%;完成重工业产值257.86亿元,增长10.1%。 从经济类型看:国有经济完成产值115.87亿元,比上年增长12.1%;集体经济6.63亿元,下降5.7%;股份制经济98.62亿元,增长13.8%;其他经济39.86亿元,下降0.3%。 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37.21亿元,比上年增长25.0%。全年实现利税总额22.86亿元,比上年增长50.4%,实现利润总额12.22亿元,比上年增长81.7%。全年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04.6%,比上年提高25.2个百分点。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有增有减 (见表3)。 表3 2007年工业主要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位 2007年 比上年增减% 有色金属矿产总量 万吨 7.27 -1.3 其中:锡精矿 万吨 3.55 2.3 铅精矿 万吨 1.33 -24.5 铜精矿 万吨 2.39 12.1 十种有色金属 万吨 44.57 -4.0 其中:锡 万吨 8.16 0.3 铅 万吨 27.81 -8.2 铝 万吨 5.49 -0.5 锌 万吨 2.88 28.3 粗铜 万吨 2.17 -8.4 锡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