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市永胜县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3-17 丽江市永胜县统计局

居民住房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房地产业开发完成投资1150万元,比上年下降33.06%,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2.01%。全县房屋施工面积720659平方米,比上年增长43.21%;房屋竣工面积690260平方米,增长39.81%。

五、商    业

消费热点多元化,消费品市场渐趋活跃。2006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9183万元,比上年增长14.0%。比“十五”期间提高了5.87个百分点。其中,县城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5539万元,增长15.61%;农村(县及县以下)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3644万元,增长12.22%。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消费品零售额23126万元,增长14.43%;餐饮业实现消费品零售额4113万元,增长11.98%;其他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945万元,增长13.24%。

非公有制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发展,成为繁荣市场的活跃力量。2006年,全县非公有制经济实现消费品零售额26870万元,增长20.37%,占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92.07%,比上年提高4.87个百分点,其中个体私营经济实现消费品零售额25941万元,增长34.38%,占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88.89%,比上年提高23.89个百分点。

六、交通运输和邮电

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事业继续以市场为导向, 在市场中竞争和发展。全年交通运输邮电仓储业实现增加值4684万元,比上年增长2.81%。

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周转量15145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59.39%;完成旅客周转量8609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5.59%。

邮电通信业发展迅速。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986万元,比上年增长14.40%。年末全县拥有固定电话用户(含小灵通)38432户,比上年增加5590户,增长17.02%;固定电话普及率达9.9部/百人,比上年增长16.47%。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恢复性增长,财政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2006年地方财政完成一般预算收入4337万元,比上年增加619万元,增长16.60%;完成一般预算支出41361万元,比上年增支9373万元,增长29.30%。

金融改革稳步推进,运行平稳。截止12月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167127万元,比年初增长22.80%;各项贷款余额为99785万元,比年初增长4.35%;全年累计投放现金1665万元,比上年少投放5069万元,下降75.27%。

全年人保、财保两家公司保费收入为2818万元, 比上年减少1.33%,其中,人保公司1834万元,减少8.48%,财保公司984万元,增长16.59%。各类保险赔款给付支出为799万元,比上年增加11.9%, 其中人保公司176万元,减少16.19%,财保公司623万元,增加23.61%。

八、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坚持把“两基”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全面巩固“两基”成果,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质量,对农村独生子女在校学生实行了“三免费”,创新了办学模式,在贫困山区发展寄宿制学校教育,促进了基础教育的全面发展。年末全县拥有各级公办学校267所,其中完全中学4所、初级中学24所、小学236所、职业高级中学1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公办幼儿园1所,另有社会力量办高级中学1所、集体办幼儿园11所、民办幼儿园36所;各级学校专任教师3440人,其中小学2104人 ,初中1021人,高中284人;在校学生68634人,其中:小学38287人,初中17630人,高中4857人;小学毛入学率为106.68%,初中毛入学率为100.51%;全县共有校舍建筑面积405432平方米,小学生均校舍建筑面积6.14平方米,中学生均校舍建筑面积6.80平方米。

广播电视发展取得新的突破。县城有限电视节目增加到了26套,全县76个村委会通过微波方式可看到14套电视节目,147个村委会实现了村村通广播电视, 电视人口综合覆盖达96 .6%,比上年增加0.6个百分点。 因2006年广播频率调整,中波全面停播,使2006年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为81.6%,比上年下降了15.4个百分点。

卫生事业继续发展。年末全县共有卫生机构32个;卫生机构床位数708张,其中医院床位数564张; 专业卫生技术人员797人;每千人拥有床位数1.8张,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2人。

社会保障、福利事业进一步加强。年末全县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8130人,与上年持平。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为1441人,比上年减少317人。参加医疗保险的人数为12430人,比上年增加230人。全年共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964万元,比上年增长21.11%。

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得到改善。全年累计完成营林造林面积36618亩,其中人工造林3500亩, 2006年,全县森林覆盖率达48.8%。加大了对工业企业达标排放的监督力度,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9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为50%。

扶贫攻坚取得新成绩。认真落实各项扶贫措施,多方筹集资金,认真解决农村贫困人口问题,2006年全县贫困人口为14.15万人。

九、人口、计划生育和人民生活

人口控制得到加强。据计生部门人口统计年报显示,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分别为8.59‰、5.52‰、 3.08‰。年末全县常住人口386630人, 比上年增长0.41%。 较好地稳定了低生育水平,人口增长控制在了预定目标之内。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年国有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1044元, 比上年增长46.91%;城镇集体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6506元, 比上年增长56.66%; 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548元,比上年增加121元,增长8.48%;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119184万元,比年初增长17.86%。

注:  公报中的部分数据为年快报数,正式统计数据以《永胜县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年鉴》发表的数据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