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市古城区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2005年,全区公路货运量275万吨,比上年增长5.2%,比2002年增长14.1%。公路客运量194万人,比上年增长4.3%,比2002年增长12.2%。丽江机场2005年航班起降架次达11,414架次,比上年增长30.1%,比2002年增长46.0%,旅客吞吐量111.4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5.4%,比2002年增长66.4%,货邮吞吐量5,769吨,比上年增长21.99%,比2002年增长45.7%。 邮政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电信业在拓展新业务的基础上稳步发展。邮政业2005年函件(发次)165万件,比上年增长7.8%,报刊期发数8.5万份,比上年增长10%,2005年固定电话用户37,276户,固定电话普及率60.2%,移动电话用户35,652户,移动电话普及率52.6%。 旅游业保持快速增长。2005年全区接待海内外游客330.3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7.9%,比2002年增长23.1%,年均增长7.2%。其中:海内外游客16.2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78.6%;国内游客314.1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5.8%。旅游总收入为33.48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48.1%,比2002年增长1.2倍,年均增长30.1%。其中:旅游外汇收入为4905.3万美元,比上年增长88.2%;国内收入为29.35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43.6%。 七、财政、税收、金融和保险 2005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4173万元,比上年增长25.5%,比2002年增长89.5%,年均增长23.7%。地方一般预算支出完成29172万元,比上年增长23.6%,比2002年增长1倍,年均增长26.5%。 2005年各项税收收入22,630.5万元,比上年增加7061.5万元,增长45.36%。其中:国税收入11,618.5万元,比上年增收2,435.1万元,增长26.52%;比2003年增长1.1倍。地税收入11,012万元,比上年增加2,003万元,增长22.23%,比2003年增长52.4%。 金融运行平稳有序,存贷款持续增加。2005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达63.71亿元,比上年增加12.90亿元,同比增长25.4%。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1.14亿元,比上年增加4.10亿元,同比增长15.2%。2005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达63.7亿元,比上年增加8.6亿元,同比增长15.6%;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129.17亿元,现金支出125.62亿元。 保险业稳步发展。2005年全区各种保费收入达1.39亿元,较区县分设之初增长64.4%;全年共处理各类理赔案5,462件,赔款2,915万元。 八、教育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辖区内共有普通高中2所,招生1,880人,比上年增长33.9%,在校学生4,533人,同比增长24.2%;普通初中8所,招生人数2175人,同比下降10.3%,在校学生7147人,同比下降1.54%;普通小学53所,招生2205人,比上年增长1.19%,在校学生13532人,同比增长1.6%;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4.59%,小学毕业生升学率达100%。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长足发展,民族文化实力显著增强。2005年全区境内文化产业法人单位91个,个体经营户1千多户,从业人员5,765人,文化产业增加值为24420万元,占GDP比重为11.6%。文化体制改革初显成效,“丽水金沙”项目被列为文化部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全区公共图书馆1个,博物馆1个;全区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6.3%和93.0%;全区有线电视用户7.2万户。 卫生事业不断进步。全区卫生机构9个,医院7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个,拥有床位数280张,卫生技术人员324人。 区体育场(馆)建设已初具规模,全民健身活动已全面开展,特别是老年健身活动在城乡广泛开展。 十、人口、社会保障与人民生活 全区人口计生工作取得积极成效。2005年末全区总人口为146,178人,比上年末增加2638人,其中城镇人口8,4803人,乡村人口6,1375人。2005年全区人口出生率为6.7‰;死亡率为4.5‰;自然增长率为2.2‰,比上年下降1.7个千分点。 劳动就业稳步增长,不断强化再就业工作。年末全区就业人员8.2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800人。其中:农村就业人员4.2万人;城镇就业人员4.01万人,增加1,100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2,400人。2005年末全区城镇实有登记失业人数451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8%。 社会保障工作逐步完善,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稳步推进。年末全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0,610人,其中在职职工8,280人,离退休人员2,412人。企业退休人员实行社会化管理率达到100%,全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11,810人;全区参加农村养老保险的人数为6,844人;全区享受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为8,524人。社会福利事业不断发展,全区有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床位40张;城镇建设各种社区服务设施11个。 城乡居民收入增加,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9,290元,比上年增长1.91%,人均消费性支出5,770元,比上年增长0.8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463元,比上年增长14.8%,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410.36元,比上年增长13.8%。2005年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1.7%,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8.5%。 十一、职工与工资 2005年古城区辖区内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收入17071元,比上年增长14.46%。其中:国有经济单位职工年平均工资收入18949元,同比增加2717元,增长16.74%;城镇集体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收入7841元,同比增加561元,增长7.71%;其他经济类型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收入13490元,同比增加1067元,增长8.59%。其中企业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收入15884元,同比增加3617元,增长29.49%;事业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收入17810元,同比增加666元,增长3.89%;机关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收入18252元,同比增加842人,增长4.84%。 注释: 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正式统计数据以《2005年丽江市古城区统计年鉴》为准;各项指标对比基数均为《2004年丽江市古城区统计年鉴》公布的年报统计数。 2、生产总值、各项增加值的绝对值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古城区设立三年间生产总值(GDP)年平均增长速度根据经济普查的修正数计算。 3、恩格尔系数是指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占全部消费支出的比重。 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指全部国有及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独立核算工业企业;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是指年销售额2000万元及以上批发企业和年销售额500万元及以上零售企业。 5、公报中涉及物价、城乡居民收支、农产品产量的相关指标由丽江市城市经济调查队和农村经济调查队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