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市镇雄县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建筑业迅猛发展。2007年,全县建筑业总产值完成88012万元,比2006年增长67.1%;建筑业增加值完成16945万元,比2006年增长8.8%。县内建筑施工企业完成产值93880万元,竣工产值65974万元,施工面积135640平方米,竣工面积72357平方米。 三、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高速增长。2007年,全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1470万元,比2006年增长71.1%。其中:城镇投资完成69037万元,比2006年增长59.9%;农村投资完成22776万元,比2006年增长269.3%;房地产投资完成24320万元,比2006年增长17.2%;农村私人建房投资完成15337万元,比2006年增长127.2%。 投资结构有所改善。在2007年完成投资中:农林牧渔业完成投资376万元,占全年完成投资的0.3%;采矿业完成投资30560万元,占全年完成投资的23.2%;制造业完成投资3497万元,占全年完成投资的2.7%;电力、煤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完成投资27098万元,占全年完成投资的20.6%;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业完成投资4251万元,占全年完成投资的3.2%;建筑业完成投资9597万元,占全年完成投资的7.3%;房地产业完成投资32650万元,占全年完成投资的24.8%;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完成投资1290万元,占全年完成投资的1.0%;教育业完成投资4700万元,占全年完成投资的3.6%;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完成投资427万元,占全年完成投资的0.3%;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完成投资1687万元,占全年完成投资的1.3%;其他完成投资15337万元,占全年完成投资的11.7%。 四、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业 交通运输平稳增长。2007年,全县交通运输生产主要指标平稳增长。其中:货运量完成107.9万吨,比2006年增长12.0%;货运周转量完成11902万吨公里,比2006年增长12.0%;客运量完成432.6万人次,比2006年增长4.8%;客运周转量完成45930万人公里,比2006年增长4.9%。年末,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2329公里;全县有车辆28115辆,其中:大车646辆,小车5842辆,拖拉机2948辆,摩托车18288辆,其他391辆。 邮电通讯迅猛发展。2007年,全县邮电业务总量完成12571万元,比2006年增长11.1%。报纸累计份数2854440份,杂志累计份数90080份,邮政储蓄期末余额为15164万元。2007末,全县共有固定电话33659部,每万人拥有固定电话245部;全县移动电话用户达142387户,比2006年增加47387户,每万人拥有移动电话1038部,比2006年增加337部。 五、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 商业市场活跃,物价水平上涨过快。2007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84702万元,比2006年增长18.6%。从行业看:批发业完成3596万元,比2006年增长44.9%;零售业完成45063万元,比2006年增长13.7%;住宿业完成2470万元,比2006年增长44.4%;餐饮业完成8040万元,比2006年增长116.7%;其它完成25533万元,比2006年增长6.8%。从经济成份看:国有及国有控股完成2419万元,比2006年下降22.5%;集体及股份合作完成100万元,比2006年增长79.2%;个体私营经济完成68943万元,比2006年增长19.2%;其它经济成份完成13240万元,比2006年增长27.0%。2007年,全县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5.9%,物价水平上涨过快。 六、财政、金融、保险 财政收支创历史新高。2007年,全县财政总收入共完成20374万元,比2006年增收4799万元,增长30.8%。其中:净上划中央“两税”完成4676万元,比2006年增收759万元,增长19.4%;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1699万元,比2006年增收2386万元,增长25.6%。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完成100633万元,比2006年增支27817万元,增长38.2%。良好的财政收支运行,有力地促进了全县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健康发展。 金融运行正常。2007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248088万元,比2006年末增加46297万元,增长22.9%;各项贷款余额为131345万元,比2006年末增加32528万元,增长32.9%。2007年,金融机构各项现金收入为880205万元,比2006年增加176487万元,增长25.1%;各项现金支出为913727万元,比2006年增加182906万元,增长25.0%。 保险事业健康发展。2007年,全县承保额达92789万元,比2006年增长12.9%;保费收入达2472万元,比2006年增长10.3%;已决赔款1177万元,比2006年下降7.2%。 七、教育、文化、电视、卫生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2007年,全县有各级各类学校899所,有教学班5781班,全县招生82317人,在校学生329767人。 全县三至六周岁儿童69183人,入园儿童(含学前班)6695人,三至六周岁儿童入园率为9.7%。全县七至十二周岁学龄人口215884人,小学在校学生237680人,小学毛入学率为110.1%;学龄儿童在校学生211718人,小学学龄人口入学率为98.1%;小学毕业生3788人,初中招生31461人,小学毕业生升学率为84.4%;小学上学年在校生243015人,学年内辍学9347人,小学辍学率为3.9%;小学有专任教师5364人,小学教师学历合格5075人,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为94.6%;小学教职工5642人,小学学生与教职工比为42.1﹕1;小学专任教师5364人,小学学生与专任教师比为44.3﹕1。小学校舍建筑总面积550514平方米,小学生均校舍面积2.32平方米;占地面积1794625平方米,小学生均占地面积7.55平方米。普通中学在校学生83700人,教职工3890人,普通中学学生与教职工比为21.5﹕1;普通中学校舍建筑总面积327325平方米,普通中学生均校舍面积3.29平方米;普通中学占地面积900506平方米,普通中学生均占地面积10.76平方米。初中十三至十五周岁学龄人口94324人,在校学生71919人,初中毛入学率76.3%;初中上学年初在校生59833人,学年内辍学3356人,初中辍学率5.6%;初中有专任教师2891人,初中教师学历合格2651人,初中教师学历合格率为91.7%;初中生与专任教师比为24.9﹕1。高中有专任教师592人,高中教师学历合格387人,高中教师学历合格率为65.4%。全县中小学有校内寄宿生23451人,全县中小学有危房106629平方米,2007年全县共排除危房4643平方米。 文化事业蓬勃发展。2007年,全县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公共图书馆1个,总藏量79868册(件),有文化馆1个,文化站28个。电视人口覆盖率达87.7%,广播人口覆盖率82.6%。 卫生事业持续发展,医疗条件有所改善。2007年末,全县有县直医疗卫生单位5个,乡(镇)卫生院29个,村卫生所244个,个体诊所20个。全县卫生机构床位数792张,其中:医院、卫生院床位数762张,其它机构床位数30张;卫生人员总数为1646人,其中:卫生系统人员874人,乡村医生729人,个体诊所43人。卫生系统有专业卫生技术人员721人,其中:医生647人。每千人拥有医院、卫生院床位数0.6张,每千人拥有专业卫生技术人员0.5人。2007年,全县传染病发病率为231.38/10万,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为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