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市镇雄县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三、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高速增长。2006年,全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6854万元,比2005年增长30.8%。其中:城镇投资完成43181万元,比2005年增长18.7%;农村投资完成6168万元,比2005年下降48.4%;房地产投资完成20754万元,比2005年增长4.5倍;农村私人建房投资完成6751万元,比2005年增长1.5%。 投资结构有所改善。在2006年完成投资中:农林牧渔业完成投资1245万元,占全年完成投资的1.6%;采矿业完成投资14481万元,占全年完成投资的18.8%;建筑业完成投资595万元,占全年完成投资的0.8%;电力、煤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完成投资9027万元,占全年完成投资的11.7%;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业完成投资9210万元,占全年完成投资的12.0%;批发和零售业完成投资70万元,占全年完成投资的0.1%;金融业完成投资52万元,占全年完成投资的0.1%;房地产业完成投资26782万元,占全年完成投资的34.8%;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完成投资1178万元,占全年完成投资的1.5%;教育完成投资4935万元,占全年完成投资的6.4%;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完成投资965万元,占全年完成投资的1.3%;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完成投资1563万元,占全年完成投资的2.0%;其他完成投资6751万元,占全年完成投资的8.8%。 四、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业 交通运输平稳增长。2006年,全县交通运输生产主要指标平稳增长。其中:货运量完成96.3万吨,比2005年增长0.2%;货运周转量完成10623万吨公里,比2005年增长1.9%;客运量完成412.8万人次,比2005年增长0.1%;客运周转量完成43785万人公里,比2005年增长0.6%。年末,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2939公里。全县车辆16788辆,比2005年增加了1956辆,增长13.2%。其中:大车791辆,比2005年增加152辆,增长23.8%;小车5175辆,比2005年增加957辆,增长22.7%;拖拉机3466辆,比2005年减少134辆,下降3.7%;摩托车7274辆,比2005年增加981辆,增长15.6%;其他82辆,与2005年持平。 邮电通讯迅猛发展。2006年,全县邮电业务总量完成8321万元。报纸累计份数3103534份,杂志累计份数110106份,邮政储蓄期末余额为10219.8万元。2006年末,全县共有固定电话35247部,每万人拥有固定电话260部,比2005年增加45部;全县移动电话用户达95000户,比2005年增加8000户,每万人拥有移动电话701部,比2005年增加52部。 五、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 商业市场日趋活跃,物价水平小幅上扬。2006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71418万元,比2005年增长14.9%。从行业看:批发业和零售业完成42098万元,比2005年增长10.3%;住宿和餐饮业完成5420万元,比2005年增长19.0%;其它完成23900万元,比2005年增长23.1%。从经济成份看:国有及国有控股完成3122万元,比2005年增长3.3%;集体及股份合作完成56万元,比2005年下降29.1%;个体私营经济完成57786万元,比2005年增长14.3%;其它经济成份完成10454万元,比2005年增长23.1%。2005年,全县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1.9%,物价水平小幅上扬。 六、财政、金融、保险 财政收支创历史新高。2006年,全县上划中央“两税”完成3917万元,比2005年增收1461万元,增长59.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9313万元,比2005年增长23.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完成72816万元,比2005年增长24.5%。良好的财政收支运行,有力地促进了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健康发展。 金融运行正常。2006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201783万元,比2005年末增加39028万元,增长24.0%;各项贷款余额为98817万元,比2005年末增加6400万元,增长6.9%。2006年,金融机构各项现金收入为703718万元,比2005年同期增加171697万元,增长32.3%;各项现金支出为730821万元,比2005年同期增加178685万元,增长32.4%;收支相抵,2006年金融机构现金净投放27103万元。 保险事业健康发展。2006年,全县承保额达82167万元,保费收入达2241万元,已决赔款1268万元。 七、教育、文化、电视、卫生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2006年,全县有各级各类学校906所,有教学班5833班,全县招生81859人,在校学生323672人,有中小学教职工9279人(民办256人),有代课教师1514人(民办50人)。全县学校占地面积2957428平方米,校舍建筑总面积823547平方米。全县小学藏书748264册,普通中学藏书159530册,电子图书50000册。全县三至六周岁儿童84139人,入园儿童(含学前班)7209人,儿童入园率为8.57%。全县七至十二周岁学龄人口222897人,小学在校学生243015人,小学毛入学率为109.03%;在七至十二周岁学龄人口中,已入小学218415人,小学学龄人口入学率为97.99%;小学毕业生32010人,初中招生23483人,小学毕业生升学率为73.36%;小学上学年在校生224761人,学年内辍学396人,小学辍学率为0.18%;小学专任教师5297人,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为94.03%;小学学生与教职工比为44.04:1,小学学生与专任教师比为45.88:1。普通中学在校学生71608人,其中:初中在校学生59833人,高中在校学生11775人。初中毛入学率为72.65%,初中辍学率3.11%,初中专任教师2705人,初中教师学历合格率为88.95%,初中生与专任教师比为21.95:1。高中有专任教师557人,高中教师学历合格率为57.45%,高中生与专任教师比为21.14:1。 文化事业蓬勃发展。2006年,全县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公共图书馆1个,藏书13400册,有文化馆1个,文化站28个。电视人口覆盖率达87.1%,广播人口覆盖率82%。 卫生事业持续发展,医疗条件有所改善。2006年末,全县有县直医疗卫生单位5个,乡(镇)卫生院29个,村卫生所244个,个体诊所20个。全县有卫生机构床位数702张,其中:医院、卫生院床位数672张,其它机构床位数30张;卫生人员总数为1600人,其中:卫生系统人员828人,乡村医生729人,个体诊所43人。卫生系统有专业卫生技术人员675人,其中:医生601人。每千人拥有医院、卫生院床位数0.5张,每千人拥有专业卫生技术人员0.5人。2006年,全县传染病发病率为215.64/10万,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为38.59%。 八、人口与人民生活 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了有效控制。2006年末,全县总户数为317688户,比2005年末增加2966户,增长0.9%;全县总人口为1355810人,比2005年末增加16201人,增长1.2%。在总户数中:农业户298299户,非农业户19389户。在总人口中:农业人口1288534人,非农业人口67276人;男696384人,女659426人。2006年,全县出生人口20868 人,人口出生率为15.5‰;死亡人口6601人,人口死亡率为4.9‰;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0.6‰。全年全县共迁入人口6581人,迁出人口5284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