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市威信县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3-17 昭通市威信县统计局

全县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95110万元,比上年增长32.52%。其中企业存款余额14753万元,比上年增长40.92%;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61169万元,比上年增长29.54%。各项贷款余额46621万元,比上年增长2.93%,其中:短期贷款中商业贷款6295万元,比上年增长2.59%;农业贷款13095万元,比上年下降0.11%;中长期贷款15871万元,比上年下降19.51%。

保险事业不断发展壮大。当年保费收入1143万元,比上年增长1.6%。其中:财产保险保费收入623万元,比上年增长44.9%;人寿保险保费收入520万元,比上年下降25.2%。财产保险支付赔款470万元,比上年增长74.1%。人寿保险支付赔款290万元,比上年增长181.6%。

八、教育、文化体育、卫生事业

教育事业成绩显著。年末全县有各类学校357所,其中:教师进修学校1所,普通中学15所,职业高级中学1所,小学340所(含教学点);幼儿园4所(其中:民办幼儿园2所)。全县有教职工3813人,其中:专任教师3458人。中小学在校学生100894人,其中:高中在校学生4463人,职业高级中学在校学生826人,初中在校学生25920人,小学在校学生69685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2%。被高等院校录取的学生897人,比上年增加123人。

文化体育事业蓬勃发展。主管部门积极抓好各种文艺示范活动,不断为社会奉献高水平、高质量的文艺作品,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推动了全县群文事业的全面发展,使广大群众在活动中自觉接受了时事政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方面的教育,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大力搞好群众体育活动的普及工作,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全县体育健身热潮空前高涨,学校体育、职工体育、老年体育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年末有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文化馆、图书馆、纪念馆、陈列馆各1个,各乡镇建有文化站,居委会、村委会设有文化室。每个乡镇都安装了闭路电视,电视人口覆盖率达92%,电视收视频道逐步增加,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卫生事业不断进步。全县有医疗卫生机构16个,医院、卫生院病床422张,卫生专业技术人员369人,其中:专职医生250人。有乡村卫生室87个,村级卫生所覆盖率达100%,县乡村形成了医疗卫生服务网络,90%以上的农村人口享受到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优惠。

九、环境保护

环保部门大力加强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宣传、环境意识教育、环境警示教育和环保科技知识普及工作,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与有关职能部门密切配合,加强重点污染源的监督管理,着力解决好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环境问题。对高田合龙山煤矿、扎西花家坝煤矿不按规程进行生产经营,造成严重环境污染的违法行为实施了行政处罚。

十、人口与人民生活

计划生育工作得到加强。人口过快增长势头得到有效控制,实现了基本无多孩县的目标。年末全县总人口达400990人。人口出生率为17.69‰,死亡率为8.30‰,自然增长率为9.39‰。全县人口再生产初步实现了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目标,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的改善。

城乡居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继续提高。据调查测算: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364元,比上年增长10.2%,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6904元,比上年增长13.0%。农民人均纯收入1489元,比上年增长11.6%。当年有6000贫困人口越过温饱线。

社会福利事业继续发展。年末全县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职工2236人,收缴养老保险基金总额1439万元,比上年增长28.4%。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完善,年末享受低保金的人数达4087人,发放金额323万元。现有敬老院8个,收养54人,因灾等原因得到国家救济的贫困人口达3万多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