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市彝良县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3-17 昭通市彝良县统计局

彝良县统计局

(2004年4月1日)

2003年,全县各族人民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县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经济发展目标任务,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农村税费改革,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着力抓好易地搬迁工程,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开发优质矿产资源,促进个私经济发展。经过全县人民团结奋斗,共同努力,使全县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城乡人民生活继续得到改善。

一、综 合

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全县全年实现生产总值67734万元,包含铁路投资因素,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5.49%,扣除铁路投资因素,实际比上年增长8.4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5265万元,增长3.66%;第二产业增加值10599万元,包含铁路投资因素,比上年增长5.47%,扣除铁路投资因素,比上年增长27.76%;第三产业增加值21870万元,比上年增长8.49%。完成工农业总产值62423.5万元(现价,下同),按可变价格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8%。其中:农业总产值49200万元,比上年增长3.44%;工业总产值13223.5万元,比上年增长18.98%。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民增收难度大;经济结构矛盾突出;财政收支矛盾尖锐;部分企业经营困难,企业改革任务艰巨;人口增长过快,少部分群众生活仍比较困难,就业压力增大。上述这些因素制约着全县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

二、农业和农村经济

农业生产平稳发展,农业结构调整初显成效。全年完成农业总产值49200万元(现价,下同),比上年增长3.44%(按可比价计算,下同)。其中:农业产值30106万元,增长0.57%,林业产值2171万元,增长6.84%;畜牧业产值15962万元,增长6.14%;渔业产值195万元,增长4.76%;服务业产值766万元,增长6.69%。

主要农产品产量如下:

2003年           比上年增长%

粮食总产量(万斤)         24487.2                    3.00

1、大春粮食               23107                    4.52

稻谷               1688.8                    8.77

玉米               14118.8                   0.25

大豆               291.8                     2.60

薯类               6427.2                   12.60

杂粮               580.4                     20.92

2、小春粮食            1380.2                   -17.13

小麦               1118.4                   -19.00

油料产量(万斤)            146.88                   -22.89

烤烟产量(万斤)           1168.72                    -7.62

茶叶产量(万斤)             1080                     -2.17

水果产量(万斤)             354.8                    17.47

林业生产着有成效。全年造林5.55万亩,比上年增加1.86万亩,增长50.4%,完成退耕还林3.5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2万亩;荒山造林1.5万亩。主要林产品产量中:生漆1398担,比上年增长3.86%;核桃6438担,比上年增长2.91%;板栗1680担,比上年增长4.74%。

畜牧业生产持续发展。全年猪牛羊肉总产量19421吨,比上年增长5.86%。其中:猪肉产量18043吨,增长5.98%。年末肥猪、大牲畜、羊子出栏均有不同程度增长。大牲畜存栏96144头、羊子存栏63456只,分别增长2.57%、1.97%。加快土鸡养殖有一定成效,年末家禽存栏554973只,增长6.37%,家禽出栏421089只,增长17.05%。

主要畜禽产品产量和存栏头(只)数如下:

2003年           比上年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