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市绥江县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3-17 昭通市绥江县统计局

2004年,绥江县委、政府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坚持:“兴竹、强畜、上茶、发展果蔬和魔芋、开发矿产业”的思路不动摇,克服了向家坝水电站库区停建令制约的影响,努力扩大固定资产投资,圆满完成了年初预定目标,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新的提高。

一、综 合

国民经济迈上新台阶。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达38250万元,比上年增长22.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424万元,比上年增长7.7%;第二产业增加值9705万元,增长21.7%;第三产业增加值19121万元,增长30.5%。一、二、三产业比重由上年的26.95:25.28:47.78调整为24.64:25.37:49.99。

劳动就业情况。年末全县从业人员7.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000人。其中:第一产业5.5万人;第二产业0.4万人;第三产业1.8万人。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移民和城镇迁建工作难度大,财政增长困难,建设和发展投入严重不足,产业结构调整进度缓慢。

二、农 业

“畜牧、竹、茶、果蔬、魔芋”五大绿色优势产业发展速度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成效。

2004年农林牧渔及服务业总产值达15504万元,比上年增长21.01%。其中:农业产值5878万元,比上年增长10.7%;林业产值836万元,比上年增长8.85%;牧业产值7977万元,比上年增长35%;渔业产值189万元,比上年下降16%,农林牧渔业产值结构由上年的43.5:6.29:48.37:1.84调整为39.5:5.62:53.61:1.27。

全年粮食实现全面增产,产量达35925吨,比上年增长10%,大春粮食比上年增产15.59%,其中:水稻增产28%,玉米增产11%;小春粮食减产9.92%,其中小麦减产10.6%。

主要经济作物中,油料、魔芋增幅较大。油菜产量917吨,比上年增产24%;魔芋产量1420吨,比上年增产30%。

牧业生产稳定发展。年内肥猪出栏94593头,比上年增长8.75%;全县肉类总产量达9340吨,比上年增长8%。

林业部门紧紧围绕“加快林业建设,切实维护生态安全”这一主题,狠抓森林资源保护、竹产业建设。全年共完成造林58312亩,封山育林13000亩,竹藤基地5500亩,义务植树50万株,育苗1247亩,生产各类竹苗1070万株,外销317万株。

农田水利基础实施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全年新建、维修、改造水利工程947件,其中:大面引水工程582件,旱浇池202件,人畜引水工程153件。修复水毁386处,累计完成投工79.37万个。完成工程量46.9万立方米。累计完成投资595.86万元。新增灌溉面积0.11万亩,改善灌溉面积0.2万亩。利用国债资金建成农村人饮解困工程95件,总投资43.1万元,总工程量6706立方米,解决了5162人饮水困难。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持续增长,产值突破亿元大关。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7057万元,比上年增长31.35%。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2335万元,比上年增长33.7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2943万元,比上年下降26.74%;从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产值1191元,下降8.34%;集体企业完成产值642万元,下降26.32%;股份制企业完成产值400万元,增长17.18%,个体私营企业完成产值3917万元,增长90.76%。

全社会建筑业完成总产值439万元,比上年下降63.78%。房屋建筑竣工面积20661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4.1%。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0661平方米,比上年下降35.22%;实现利税总额199万元,是去年的3.2倍。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实现持续稳定增长。受“停建令”的影响,城乡个人投资大幅度下降,电信网络改造、县城电网改造和企业技改成为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主要因素。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302元,比上年增长11.32%。按投资管理渠道划分,基本建设完成投资4784万元,增长49.78%;更新改造投资完成2478万元,是去年的3倍;其它投资完成3037万元,下降42.5%。

投资结构有所调整,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全年农林牧渔水利业投资2287万元,是上年10倍;工业完成投资3286万元,是去年的3.7倍。

五、国内贸易

随着国民经济增长的加快、物价的上涨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市场商品销售快速增长。2004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8930万元,比上年增长22.95%。其中:城镇5447万元,增长17.87%;农村3483万元,增长31.8%。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经济实现949万元,增长3.49%,集体实现27万元,下降30.77%,其它经济类型实现7954万元,增长26%,其中:个体私营经济实现6731万元,增长31.75%;从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021万元,增长23.53%;餐饮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09万元,增长18%。

六、交通邮电

运输条件有所改善,交通运输 取得长足发展。全年完成了金沙江大桥滇岸引道、双河口大桥工程、双河铜车坝人行驿道桥、绥南公路大修改造、大汶溪危桥加固等工程的续建任务。全县拥有客货汽车297辆,城市公共交通车2辆,电三轮车367辆,船27只。共实现交通运输收入1936万元。

邮电通信迅速发展,通信能力增强,基础设施建设成绩显著。全县邮电业务收入达1382万元。年末使用固定电话达6033部,比上年少3223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达到 11395户,新增 5095户,电话普及率为11部/百人。

七、金融保险

金融业运行平稳,存款余额稳步增长,现金投放增加。全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达43259万元,比年初增加5578万元,增长14.83%。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32664万元,比年初增长16.05%。贷款余额达28729万元,比年初减少3626万元,下降11.21%。全年累计发放贷款8167万元,累计收回贷款11776万元。全县金融机构现金收入11.2亿元,支出11.9亿元,收支相抵后净投放货币7261万元,比上年同期少投放1526万元,下降17.36%。

保费收入下降,支出增加。全年保费收入654万元,比上年下降18.76%。其中,财产保险保费收入289万元,比上年增长11.15%。寿险保费收入365万元,比上年下降33%。支付各类赔款422万元,其中,财产保险支付已决赔款137万元,增长41.68%;支付人身保险赔款285.2万元,为去年的3.5倍。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深化教育改革,全县教育呈现出可喜势态。“普实通过省级验收,高考上线率50.5%,全县干部职工捐集助学资金107万元,资助贫困学生4117名,希望工程募集资金46.5万元,救助学生456名,设立了高中部希望工程奖学金。年末全县有普通中学9所,在校学生8925人,比上年增长4.4%;其中:高中在校学生1201人,比上年增长2.6%;职业中学1所,有在校学生473人,比去年增加122人;小学104所,教学点21个,共有在校学生20256人,比上年增长1.58%。小学入学率9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