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市鲁甸县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六、交通运输邮电 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业继续得到较快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运输紧张状况明显改善。 全年交通运输业实现增加值1636万元,比上年增长11.0%,客运周转量3744万人公里,增长20.9%,货运周转量4435万吨公里,增长13.8%,全县通车里程556公里(四级以上公路)。2003年,邮电通信业发展迅速,全年实现邮电业务总量1469万元,比上年增长12.7%,完成增加值1154万元,增长14.9%,年末电话机数10706部,比上年增加1408部,每万人拥有电话机283部,比上年增加32部,年末移动电话用户达10800户,比上年增加4364部,增长67.8%。报刊期发数1.28万份。 七、金融、保险业 2003年,全县金融系统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各项金融政策,金融体制改革继续深化,金融业平稳运行,存贷款余额稳定增长,信贷投资力度加大,保险业务快速发展。 2003年,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8147万元,比上年增长37.25%,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0079万元,增长16.8%,各项贷款余额38202万元,比上年增长1.9%,银行现金收入120039万元,增长15.2%,支出130642万元,增长8.6%,现金净投放10603万元 保险事业继续发展壮大,全县各种保险收入732万元,比上年增长15.1%,各种保险总金额达178986万元,比上年减少1.5%,支付各类赔款218万元,比上年的280万减少72万元,减少22.2%。 八、教育、文化卫生 2003年,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县财政用于教育事业费支出4727万元,比上年增长1.1%,普通中学在校学生数12891人,比上年增长10.2%,职业中学在校学生数60人,比上年减少101人,小学在校学生人数达76199人,比上年减少3215人,减少4.0%,学龄儿童入学率98.12%,比上年下降0.75%,在园幼儿数1752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数588人,比上年增长3.3%,小学专任教师数2201人,比上年增长1.3%。 九、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03年末,全县总人口378388人,比上年末增加4990人,当年出生7302人,出生率19.42‰,死亡2130人,死亡率6.47‰,人口自然增长率12.95‰,年末从业人员19.91万人,比上年增加0.16万人,在总人口中农业人口357528人,占总人口的94.5%,女性183247人,占48.4%,少数民族人口76994人,占20.3%。 城乡居民收入继续稳步增长,人民生活明显提高,随着我县经济增长的加快,国家提高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失业保险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三条保障线”水平和适当增加行政、事业单位人员的工资等政策措施的落实,城镇居民收入水平明显提高,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780元,比上年增长5.4%,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3916元,比上年增长2.8%,农民人均纯收入1055元,比上年增长6.2%,生活消费支出895元,与上年基本持平。城乡居民居住条件继续改善。城镇竣工住宅面积14.83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6.1%,农村竣工住宅面积2.24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9.7%。 社会保障事业进一步提高,年末全县参加社会保险的职工人数1353人,收缴养老保险基金总额达192万元,有7646人参加了基本医疗保险,职工保险费用总额达1318万元。 注: 1、目前我县有缺物价调查和城镇居民调查,物价和非农居民收入无法取得,物价指数借用昭通市的全市物价指数。 2、鲁甸县生产总值和各项增加值绝对额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口径计算,农民人均纯收入为贫困监测数。 3、各项指标对比的基数为2002年的定案统计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