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市永善县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7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七大会议精神,抓住溪洛渡电站建设发展的机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克服种种困难,加大支农惠农力度、调整产业结构,搞好城镇规划建设、改善人居环境,扩大招商引资、迅猛发展非公经济。全县经济效益迅速提高,工业经济较快增长,财政收入大幅度增加,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工作稳步推进,取得了很好的实效,较好地完成了年初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经济效益良好、增长速度较快、结构协调优化、社会和谐稳定、民生不断改善的新局面。 一、综 合 初步核算,2007年全县生产总值(GDP)完成179314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8790万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64134万元,增长19.6%,其中工业增加值10283万元,增长27.1%,建筑业增加值53851万元,增长18.3%;第三产业增加值56390万元,增长12%。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32.8:35.8:31.4,第二产业逐步得到提升。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达到4512元,比上年增长22.6%。非公有制经济创造增加值55854万元,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达31.1%,比上年提高2.4个百分点。 全县财政总收入完成11249万元,比上年增长6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6738万元,比上年增长55.8%。地方一般预算支出完成48438万元,比上年增长44.2%。 全县积极推进城市化战略,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年末全县城市化水平达21.2%,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 二、农 业 农业生产全面丰收。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7840万元,比上年增长13.4%。其中,农业产值36015万元,增长12%;林业产值5726万元,增长23.5%;牧业产值24565万元,增长13.7%;渔业产值228万元,增长23.2%;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306万元,增长7.1%。 全年粮食总产量达127347吨,比上年增长2.2%,实现了从2003年以来连续5年增产的可喜成绩。主要农产品产量稳定增长。油料产量2558吨,比上年增长11.5%;烤烟产量1001吨,增长82.1%;魔芋产量2487吨,增长10.6%;水果产量12805吨,增长13%;花椒产量1969吨,增长12.4%。? 年末大牲畜存栏67244头,下降2.8%;生猪存栏283899头,下降4 %;羊存栏129237只,下降1.3%;家禽存栏407932只,增长0.7%;全年肉类总产量达23668吨,比上年增长2.5%。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大幅度提高。全年全社会工业总产值24824万元,比上年增长39.2%。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10283万元,增长27.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812万元,增长43.9%。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991万元,比上年增长64.3%。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21万元,增长2.6倍;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970万元,增长44倍。 年未拥有资质建筑业企业4个,从业人员908人。完成建筑业产值11208万元,增长10.6%。房屋建筑施工面积92590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69114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97227万元,比上年增长21.2%。其中,地方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1154万元,比上年增长47.8%。在投资总额中:城镇投资完成277927万元,增长17.7%;农村投资完成19300万元,增长111.6%;房地产投资完成25690万元,下降4.4%。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230万元,比上年增长13.2%。其中,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19777万元,增长14.5%。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零售额28594万元,增长13.5%;住宿餐饮业零售额3851万元,增长13.8%;其它行业零售额3785万元,增长10.8%。 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零售额16901万元,其中食品、饮料、烟酒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4.3%;文化体育办公用品类增长88.6%;石油及制品类增长92.2%。 六、交通和邮电 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业增加值3745万元,比上年增长12.7%。 全年公路货物运输总量24.5万吨,比上年增长11.2%,公路货物运输周转量7350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45.9%;公路旅客运输总量49.8万人,比上年增长11.4%,公路旅客运输周转量9990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1.4%。 邮电通信业快速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6006万元,比上年增长1.4%,其中:邮政业务总量404万元,增长21.3%;电信业务总量1326万元,增长0.5%。固定电话用户11850户,小灵通用户1800户。新增移动电话用户10080户,年末达到57814户,增长21.1%。年末电话用户达71464户,比上年年末增加11029户。电话普及率达到18部/百人。 七、财政和金融 财政收入迅速增加。全县财政总收入完成11249万元,比上年增长6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6738万元,比上年增长55.8%,其中增值税完成726万元,增长34.2%;营业税3398万元,增长72.8%;企业所得税227万元,增长160.9%。全县地方一般预算支出完成48438万元,比上年增长44.2%,其中,用于交通运输、教育、科技、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公共安全、环境保护的支出分别增长470.4%、25%、26.5%、113.5%、52%、39.8%和66.2%。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80927万元,比上年增长14.9%。其中,企业存款余额36281万元,下降3.9%;储蓄存款余额100342万元,增长15%。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96329万元,增长3.3%,其中短期贷款余额49531万元,下降1.1%。 全年全县金融机构累计现金收入434027万元,支出479449万元,收支相抵,累计投放现金45422万元,比上年多投放3661万元,增长8.8%。 年末农村金融合作机构(农村信用社)人民币存款余额73415万元,比上年增长30.9%;贷款余额44252万元,增长11.6%。 八、教 育 教育事业较快发展。全年全县普通中学在校生21154人,其中高中在校生4218人,初中在校生16936人。职业中学在校生132人,小学在校生56641人,在园幼儿数1927人。初中学龄人口毛入学率87%,净入学率56.7%;学龄儿童毛入学率122.7%,净入学率96%;初中毕业生升学率64.8%,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80.5%,人均受教育年限5.8年。 九、人口、劳动就业、人民生活与社会保障 控制人口增长取得积极成效。年末全县常住人口389200人,出生率15.3‰,死亡率6.5‰,自然增长率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