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市盐津县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单位:万元 指 标 年末数 比上年末增长% 各项存款余额 142360 24.4 其中:企业存款 52535 36.9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 79603 20.6 各项贷款余额 66484 7.7 其中:短期贷款 35520 4.1 中长期代款 26493 22.5 全年保险公司保费收入1045万元,比上年增长22.9%,其中:财产险业务保费收入645万元,比上年增长29.0%,寿险业务保费收入400万元,比上年增长14.3 %。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578万元,其中,财产险业务521万元,寿险业务给付57万元。 八、教 育 2007年末,全县有普通中小学、幼儿园403所(含小学教学点217个),其中:中学14所(含完中1所)。全县小学招生6829人,比上年减少346人,减4.8%,在校生52078人,比上年减少877人,小学毕业生7775人;全县初中招生7546人,比上年增加506人,增7.2%,在校学生20825人,比上年增加1522人,增7.9%,初中毕业生5545人,比上年减少145人;全县普通高中招生939人,在校学生2305人,毕业生522人。全县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9.1% 九、文化、体育、卫生事业 文化艺术事业全面发展,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县图书馆年末藏书88673册(含报刊杂志)。全年举办球类运动会7次,参加运动员350人,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会1次,参加人数1000余人。多种形式的全民健身运动继续开展。 卫生事业发展取得新成绩。全县共有非营利性医疗机构93个,其中县级5个,乡镇卫生院10个,村卫生室78个,病床366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308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63人,注册护士104人。继续加强对医疗、药品市场的整顿和管理,加强卫生综合执法,促进全县卫生事业全面发展。 2007年全县有线电视地面卫星接收站384个,县城有线电视已开通42套节目,《盐津新闻》播出质量提高,电视人口覆盖率达96.0%,广播覆盖率达94.9%。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07年末,全县年末总人口384648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2729人(苗族12364人,回族141人,彝族87人,白族59人,其他族78人)。根据2007年人口变动抽样调查资料显示:人口出生率15.0‰,死亡率6.9‰,自然增长率为8.1‰。 城乡居民收入增加,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据县城50户居民和农村100户农户记帐调查监测资料显示:2007年我县县城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9537元,比上年增加1320元,增长16.1%;农民人均纯收入1660元,比上年增加256元,增长12.3%。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58.8%,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1.7%。 全县单位从业人员9202人,比上年减少102人;其中企业3422人,比上年增848人,事业3337人,减1229人(代课教师和养护段从2007年起未统),机关2443人,增279人;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0936元,比上年增加9024元,其中:国有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1811元,比上年增加9884元(工资增加:一是2007年调整工资;二是按省统要求从2007年起原每人每月扣除的240元补贴不再扣除;三是低收入的代课教师未统)。 社会保障事业继续加强。年末全县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4230人,比上年增加300人,其中职工3250人,离退休人员980人。全年参加失业保险达5186人,全县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有39人,城镇登记失业人数1236人,失业率为4.5%。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的职工人数为8755人,比上年增加467人。全县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6.7万人,参合率达76.6%,累计支出医疗基金864万元,累积受益39.1万人次。城镇居民共有3745人得到最低生活保障救济,农村居民有22475人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救济。 注:①本公报所列数据为年快报统计数,最终以《2007年盐津县领导干部经济工作手册》为准。 ②盐津县生产总值和各项增加值绝对额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口径计算。 ③教育、文化、卫生、体育数据由部门提供。 ④交通、邮电数据由邮政局、电信局、交通局提供。 ⑤人口数据由县公安局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