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市昭阳区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昭阳区统计局 2007年5月26日 2006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中央宏观调控的决策和部署,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根据市委、市政府对昭阳区的要求,突出加快发展这一主题,全区经济建设取得了多年来难得的又好又快发展的明显成效,国民经济呈现出发展明显加快、运行基本平稳、效益逐步好转、具有一定后劲的特点,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取得重大进步,较好地完成了年初区人代会确定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一、综合 初步核算,2006年全区生产总值(GDP)完成636869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64%,增速与上年基本持平。第一产业增加值86482万元,增长1.52%,对GDP的贡献为0.2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306904万元,增长10.38%,对GDP的贡献为5.08 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243483万元,增长14.59%,对GDP的贡献为5.34个百分点。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3.58%、48.19%和38.23%。人均GDP为8470元,比上年增长10.22%。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157236万元,比上年增长 18.8%,占全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24.69%,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其中:区属实现生产总值(GDP)266165万元,同比增长12.1%,增幅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第一产业增加值77062万元,同比增长1.52%;第二产业增加值45390万元,同比增长24.81%;第三产业增加值143713万元,同比增长14.63%。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的结构由上年的31.52:15.61:52.87变成 28.95:17.1:53.95。 全区财政总收入完成36782万元,比上年增长25.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6400 元,比上年增长25.7%,其中本级18231万元,比上年增长21.2%;增值税完成10152万元,增长44.7%;营业税7521万元,增长 39.3%;企业所得税1304万元元,增长11.66%。地方一般预算支出完成65384万元,比上年增长28.4%。 全区城镇化发展战略得到较好推进,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年末全区城镇化水平达25.01%,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0.4%,商品零售价格上涨1.1%,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下跌1.2%。 二、农业 粮食生产在自然灾害频繁的条件下获得丰收。全年粮食总产量达21.18万吨,比上年增长31.78%,仅比历史最好水平的2004年少1.07万吨,增幅比“十五”期间任何一年都高。油料产量281吨,下降28.68%;烤烟产量12142吨,下降4.32%;蔬菜产量137181吨,下降5.69 %;水果产量121678吨,增长40.64%; 畜牧业、渔业生产全面丰收。全区肉类总产量达44571吨,比上年下降1.2%,其中:猪、牛、羊肉产量42994 吨,比上年下降1.01%;牛奶产量1522吨,比上年下降3.61 %;禽蛋产量达2091 吨,比上年下降2.52 %;水产品产量379吨,比上年增长0.26%。 农作物总播种面积73836公顷,比上年下降3.82%,其中粮食播种面积47464公顷,比上年下降5.8%。 常用耕地面积59347公顷,与上年基本持平,其中水田7723公顷,比上年下降0.8%,旱地51624公顷,比上年增长0.13%。 水库56座,水利工程供水量4500万立方米,比上年下降26.6%;农业机械总动力14507万瓦特,比上年增长12.08%,其中柴油机 12407万瓦特,电动机2101万瓦特。农机化作业服务组织5861个5916人,机械耕耙面积159200亩,机械灌溉面积110053亩,机械深施化肥2100亩,机植保作业面积21620亩。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完成增加值279642万元,比上年增长8.4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270662万元,增长5.30%。在规模以上工业中,轻工业增加值250318万元,比上年增长4.34%;重工业增加值20343万元,增长18.69%。 区属全部工业总产值完成59633万元,比上年增长28.9%;工业增加值16603万元,比上年增长21.24%。在区属规模以上工业中,轻工业产值13064万元,比上年增长重工业产值13310万元。主要能源、原材料生产快速增长。全年原煤产量87.59万吨,比上年增长1.34倍;发电量61650万千瓦小时,增长20.89%;水泥产量64.22万吨,增长2.61倍。 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有所好转。辖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年实现利税193288万元,比上年增长6.47 %;实现利润17796万元,比上年下降36.91 %。 全区建筑业快速发展,企业经济效益有所提高。2006年全区建筑业完成增加值27262万元,比上年增长35.4%。全区具有资质的建筑业企业完成总产值44294万元,比上年增长62.5 %;建筑业企业实现利润1015万元,增长21.4 %;建筑业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50万平方米,增长56.3 %;竣工面积 43万平方米,增长65.4 %。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06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达到125258万元,比上年增长32.3%。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1807元,增长%;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31701万元,比上年增长2.57倍。区属固定资产投资达101170万元,增长25.35%。 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单位投资72749万元,比上年增长12.89%。第一产业投资3191万元,增长2.83倍;第二产业投资41752万元,增长12.19%;第三产业投资46864万元,增长17.75%。 房地产投资和重大项目投资带动作用明显。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31701万元,增长2.57倍,占全社会投资的25.3%;机场道路建设投资 2150万元,增长1.15倍;股份有限责任经济投资31100万元,增长78.02%,其中华新水泥建设投资17307万元,增长23.97%。 全年全社会竣工住宅面积27.62万平方米,其中:城镇竣工住宅面积20.64万平方米。商品房屋施工面积35.01万平方米,增长 30.4%;商品房竣工面积8.89万平方米,下降56.9%。商品房屋销售建筑面积12.81万平方米,增长1.57%,商品房屋销售额22952万元,增长38.71%。 五、国内贸易 全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95934万元,比上年增长16.93%,其中:区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13655万元,比上年增长15.1%。全区分城乡看,城市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54811万元,增长18.66%;农村实现消费品零售额41123万元,增长10.84%。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183635万元,增长17.5 %;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11084万元,增长9.04 %;其他行业零售额1215 万元,增长7.9 %。按经济类型看,国有经济零售额83348万元,增长37.37%,个私经济零售额106512万元,增长5.75%,其他经济零售额6074万元,下降1.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