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市元江县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0-03-17 玉溪市元江县统计局

保险事业进一步发展,年末全县共有各类保险经营8个,其中:财产保险4个,人寿保险4个。全县保险业务收入3086万元,比上年增加284万元,增长10.14%;赔款支出1204万元,比上年增加303万元,增长25.17%,累计赔款支出占累计保费收入的39.01%。

八、          科技、教育文化和广播电视。

科技工作进一步强化科普宣传,把科技示范与科技推广相结合,全面实施科技兴元战略,进一步增强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2006年末,全县共有各种专业技术人员3713人,取得资格的3606人,其中:副高级职称137人,中级职称1267人,初级职称2202人;在岗未评定职称的专业人员107人。年内全县共举办各种科学技术培训2264期,培训164530人次,荣获市级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全县共评出科技进步奖6项。

教育工作全面贯彻实施《教育法》和《义务教育法》,加大教育投入力度,积极发展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等多形式、多层次教育,培育各类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2006年末,全县共有学校89所(不含幼儿园),其中:高中2所,初中13所,职业中学1所,小学73所;全县共有在校学生34006人,其中:高中2960人,职中698人。初中9853人,小学20495人;全县共有幼儿园9所,其中:教办4所;民办5所,在园幼儿1713人,学前班87个班,共有学龄前在校儿童2076人;全县毕业学生人数7715人,其中:高中655人;职中83人;初中3486人;小学3491人;高中毕业报考大学人数1112人,被录取480人,其中:本科260人;专科220人,录取率达43.17%;全县共有专任教师2169名;学龄儿童毛入学率达113.29%。全县共有党职技校11所,其中:县委党校1所,乡镇党职技校10所,县委党校年末共有本科、大专函授班5个班,在读人数278人,年内毕业146人。

文化事业繁荣活跃,县民族歌舞团坚持“三下乡”活动,全年共演出90场次,观众达15.1万人次;全县10个乡镇文化站共组织各类文娱活动207场次,观众达10万余人次;放映电影1893场,观众达19.8万人次;县图书馆藏书达77271册。广播电视事业发展欣欣向荣,继续深入开展“村村通,户户看”创建工程,男末全县电视覆盖率达95%,卫星电视地面接收站发展到580座。电视台全年共播出新闻1400条,其中:被中央台采用11条,被省台采用101条,市台采用518条,播出电视专题片7部,专栏节目34期。

九、          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

2006年末,全县实有卫生机构59个,其中:县及县以上3个,乡镇12个,其它卫生机构44个,拥有病床344张。卫生技术人员651人其中:执业医师203人,助理执业医师93人,助理护士192人;乡村医疗点72个;拥有乡村医生151人,乡村卫生员68人;个体开业人员184人;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33人。全年门诊疗病人405371人次,入院人数8136人,治愈3039人,治愈率37.35%;病床使用率53.26%;传染病发病率245.20/十万;“四苗”覆盖率98.57%。

体育运动事业蓬勃发展,2006年,全县共举办各种运动会48次,参赛运动员96284人次,学校体育达标率98.9%,向上级体育部门选送优秀体育后备人才10人,我县运动员全年共获得市级以上比赛金牌18枚,银牌16枚,铜牌15枚,全县体育人口数占总人口数的38.5%。

2006年末,全县共有重点优抚对象313人,发放抚恤定补金额82.97万元;义务兵家属164户,发放义务兵家属优待金37.72万元;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2701户4190人,发放城市最低生活保障金339.32万元;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7460户10994人,发放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82.46万元;全县共有“五保”对象646人,其中,集中供养的123人;集体办敬老院11个,有职工22人,床位数287张。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2006年末,全县在社保局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户数2058户(企业1805户;机关事业单位253户),参保人员13755人(企业8067人;机关事业单位5688人),收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5744.55万元(企业2012.92万元;机关事业单位3731.63万元),全年支付养老保险金7273.09万元(企业4143.98万元;机关事业单位3129.11 万元),其中:离退休费6879.06万元。年末,全县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1 %。

十、          人民生活、物价。

2006年末全县在岗职工10962人,比上年增加525人,其中:国有单位职工8106人。比上年增加33人;集体单位职工320人,比上年减少11人;其它单位职工2536人,比上年增加503人。在岗职工工资总额22025万元,比上年增加5190万元,增长30.83%,其中:国有单位18100万元,比上年增加4103万元,增长29.31%;集体单位414万元,比上年增加103万元,增长33.12%;其它单位3511万元,比上年增加984万元,增长38.94%。全县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9609元,比上年增加4263元,增长27.78%,其中:国有单位22495元,比上年增加5213元,增长30.16%,集体单位14592元,比上年增加5218元,增长55.66%;其它单位12097元,比上年增加2145元,增长21.55%。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785元,比上年增加194元,增长7.49%,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03元,比上年增加137元,增长5.34%;县城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238元,比上年增加620元,增长7.19%。2006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2.79;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101.65。

十一、人口和计划生育。

根据公安部门提供的资料:2006年末全县总户数55816户,总人口198705人,比上年增加942人,其中:男101976人,女96729人;农业人口172015人,非农业人口26690人。少数民族人口158723人,占总人口的79.88%,其中:哈尼族81709人,占41.12%;彝族44027人,占22.16%;傣族24387人,占12.27%。年内出生人1557人,出生率为7.84‰。年内死亡人数1172人,死亡率为5.90‰,人口自然增长率1.94‰ ,比上年下降1.04个千分点。

2006年末已婚育龄妇女人数达38398人,累计领取独生子女证人数7962人,年内落实各种节育措施人数3280人,累计达33699人;年内“三术”人数3280人,累计达30660人,“三术”率达79.85 %,顺利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控制指标。

注:、1、本公报所列数据均为快报数据。

2、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农业总产值增长速度均为可比价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