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市元江县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04年末,全县程控电话交换机容量发展到41516门(含流动市话13000门),实占容量26131户,其中:固定电话用户18011户,流动市话用户8120户,全县共有公用电话287部,其中:IC公用电话98部。固定电话普及率(含流动市话)每百人13.25部,比上年增0.83部。移动电话用户25131户,其中:移动用户16131户(不包括神洲行卡用户),联通用户9000户,移动电话普及率每百人12.75部,比上年增1.33部。全年国内外函件18.31万件,订销报纸累计100.80万份,订销杂志累计23.10万份。全年邮政业务总量300.72万元,比年增加3.02万元,增1.01%。 六、商贸、旅游及招商引资 2004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403万元,比上年增2773万元,增长8.24%;人均实现购买力1851元,比上年增140元,增8.18%;社会农副产品购进总额25730万元,比上年增5199万元,增25.32%;农业生产资料销售总额2330万元,减26.19%;外贸进出口总额124.23万美元,比上年增9.7倍。 旅游业增长较快,2004年县委、政府进一步加强对旅游业的领导,加强基础建设,成功举办首届“金芒果”节,年末县城内规格较高的宾馆、酒店共8家,960个床位,其中星级宾馆3家。全年接待过夜旅客33万人次,比上年增加6万人次,增长22.22%;旅游收入达9704万元,比上年增加2491万元,增长34.53%。有国内旅行社一家,全年接待外地游客8批227人次,其中:国内游客90人次,海外游客137人次。 招商引资工作成绩显著,2004年共引进实施项目31个,其中:结转上年项目9个,今年启动实施项目22个,合同投资总额132656万元,实际利用县外资金14765万元,比上年增722万元。增长5.14%, 七、财税、金融及保险 2004年,全县财政总收入10967万元,比上年增1855万元,增长20.36%;其中:上划中央两税收入3019万元,比上年增加579万元,增长23.73%;上划所得税1349万元,比上年增加887万元,增长191.99%;地方财政收入6599万元,比上年增389万元,增6.26%。地方财政支出完成26855万元,比上年增加5055万元。增长23.19%,其中:县级支出23817万元,比上年增加4534万元,增长23.51%;乡(镇)级支出3038万元,比上年增加521万元,增长20.70%。全县国税系统共组织税收收入5251万元,比上年增708万元,增15.58%;地税系统组织税收收入5488万元,比上年增104万元,增1.93%。 金融部门严格执行中央的各项金融货币政策,积极拓展业务范围,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到2004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21081万元,比上年同期增4057万元,增长3.47%,各项贷款余额65080万元,比上年同期减1050万元,减1.59%,金融机构存贷比为100:53.75,比上年减2.76个百分点;现金收入280494万元,现金支出301657万元,累计现金净投放21163万元,比上年减6968万元,减24.77%;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65273万元,比上年同期增2181万元,增长3.46%,人均储蓄存款3310元,比上年增91元,增2.51%。 保险事业快速发展,年末全县共有各类保险经营机构8个,其中:财产保险4个,人寿保险4个。全县保险业务收入2937万元,比上年增419万元,增16.64%;赔款支出927万元,比上年减60万元,减6.08%,累计赔款支出占累计保险费收入的31.56%。 八、科技、教育文化和广播电视 科技工作进一步强化科普宣传,把科技示范与科技推广相结合,全面实施科技兴元战略,进一步增强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2004年末,全县共有各种专业技术人员3869人,取得资格的3755人,其中:副高级职称99人;中级职称1185人;初级职称2471人。年内共评出县级科技进步奖7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 教育工作全面贯彻实施《教育法》和《义务教育法》,加大教育投入力度,积极发展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等多形式、多层次教育,培育各类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2004年末,全县共有学校89所(不含幼儿园),其中:高中2所,初中13所,职业中学1所,小学73所;全县共有在校学生34746人,其中:高中2382人,职中257人,初中11025人,小学21082人;全县共有幼儿园10所,在园幼儿1766人,学前班91个班,共有学龄前在校儿童2024人;全县毕业学生人数7888人,其中:高中655人;职中43人;初中3620人;小学3570人;高中毕业报考大专人数884人,被录取406人,录取率达45.93%;全县共有专任教师2208名;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6%。全县共有党职技校11所,其中:县委党校1所,乡镇党职技校10所,县委党校年末共有大、中专函授班9个班,在读人数394人,年内毕业440人。 文化事业繁荣活跃,县民族歌舞团坚持“三下乡”活动,全年共演出70场,观众达20万人次;全县10个乡镇文化站共组织各类文娱活动161次;放映电影1644场,观众达12.75万人次;县图书馆藏书达73967册。广播电视事业发展欣欣向荣,全县电视覆盖率达68.77%,卫星电视地面接收站发展到341座,全县广播电台共播出新闻稿件1200件,其中:被省台采用35件,市台采用294件;电视台共播出新闻1154条,其中:被省台采用6条,市台采用329条,播出各种专题栏目共8部。 九、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 2004年末,全县实有卫生机构117个,其中:县及县以上6个,乡镇12个,其它卫生机构99个。拥有病床375张,卫生技术人员684人;乡村医疗点72个;乡村医生和卫生员210人;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35人;全年门诊疗病人347122人次,入院人数6739人,治愈率46.1%;病床使用率37.8%;传染病发病率358.22/十万;“四苗”覆盖率97.14%。 体育运动事业蓬勃发展,2004年,全县共举办各种运动会46次,参赛运动员91031人次,学校体育达标率98.4%,向上级体育部门选送优秀体育后备人才4人,我县运动员全年共获得省级比赛金牌1枚;市级比赛金牌5枚,银牌17枚,铜牌30枚。 2004年末,全县共有重点优抚对象345人,发放优待抚恤总金额48.2万元;全年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21709户次,45100人次,金额248.7万元;由国家供养和救济的五保老人333人;集体办敬老院11个,有职工22人,床位数287张,收养145人。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2004年全县在社保局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单位319个(其中:企业75个),参保人员13154人(其中:企业3606人),收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6216.51万元(其中:企业2451.50万元),全年支付养老保险金5773.73万元(企业2915.88万元),其中:离退休费5735.05万元。年末,全县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