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市峨山县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7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各族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精神,紧紧围绕我县“生态立县、工业强县,农业稳县”的发展战略,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我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目标,积极解决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经济运行明显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等方面的薄弱环节得到加强,各项改革稳步推进,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取得新进展,城乡居民生活继续改善,经济实力不断提升,较好地完成了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经济运行继续朝着又快又好的宏观调控预期目标发展。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完成现价生产总值(GDP)218983万元,按2005年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2.1%,增幅比去年下降3.8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9686万元,比上年增长4.2%,占GDP的比重为18.1%;第二产业增加值98674万元,比上年增长16.5%,占GDP的比重为45.1%;第三产业增加值80623万元,比上年增长11.5%,占GDP的比重为36.8%;一、二、三产业分别拉动GDP增长0.9、6.7和4.5个百分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7.0%、55.9%、37.1%。人均生产总值13618元,比上年增2186元,增长19.2%(按户籍人口计算我县人均GDP2007年为14516元,同比增长20.2%)。 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逐年提高,股份制经济及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迅速。2007年非公有制经济创造的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47%(经济普查修定数)。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达102943万元,同比增长23.6%,成为支撑我县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全县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7.88%,比上年上涨7.88个百分点。从各类消费价格变动情况看,食品、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居住价格指数继续快速上涨,2007年分别上涨了13.28%、21.0%和5.95%。烟酒、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娱乐教育文化用品等类消费价格指数继续回升上涨。各类消费品价格指数变动如下: 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就业压力仍然较大。年末全县社会从业人数101984人,比上年末增加5165人。在全社会从业人员中,单位从业人员15912人,比上年末增加1405人,在岗职工人数15688人,增加1405人,在单位从业人员中:国有单位职工6705减4人,城镇集体单位职工451减少60人,其它单位8756人,比上年末增加1469人。2007年,全县离开本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的职工272人,比上年减13人,其中:内部退养职工190,比上年末减2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1.5%,控制在市政府下达的3.5%以内的目标。 二、农业、农村经济 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迈出新步伐,实现了农业增长,农民增收,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上,着力提升烤烟、油菜、畜牧业等传统产业,大力培植竹子、核桃、除虫菊、魔芋等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地发展蔬菜、酿酒型高梁、膏桐产业。 全年完成农业总产值59435万元,比上年增长21.6%(可比价增幅为5.8%)。其中,种植业产值29025万元,增长16.8%,比去年上升11.2个百分点,占农业产值的48.8%,比去年下降2.1个百分点;林业产值2996万元,增长10.8%,占农业产值的5.0%,比去年下降0.5个百分点;牧业产值24490万元,增长31.7%,占农业产值的41.2%,比去年上升3.1个百分点;渔业产值686万元,比去年增长8.2%,占农业产值的1.2%,比去年下降0.1个百分点。 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284869亩,比上年增2306亩,复种指数为171.5%,比上年下降0.7个百分点。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35711亩,比上年增11081亩,占总播种面积的47.6%,比去年上升3.5个百分点;经济作物面积118427亩,比去年减10371亩,占总播种面积的41.6%,比去年下降4.1个百分点;其他面积30731亩,比上年增1596亩,占总播种面积的10.8%,比去年上升0.5个百分点。 畜牧业生产按照“增加总量、提高质量、突出重点、择优发展”的工作思路,优化布局,引进良种、提高品质、加大扶持力度,加强防疫工作和市场检疫工作。通过发展规模养殖,带动我县畜牧业的发展。年出栏生猪1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户65户,其中500头以上的11户;出栏肉牛5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户32户,其中100头以上的12户;年出栏肉羊50只以上的规模养殖户42户、出栏肉鸡10000只以上的规模养殖户8户。生猪养殖示范村和肉牛养殖示范村建设有新进展,县级生猪养殖示范村8个,肉牛养殖示范村5个。实现了畜禽存、出栏和产值的新突破。 水产业稳步发展。2007年全县水产养殖面积7045亩比去年7108亩减63亩,其中:池坝塘养殖面积2731亩比去年2754亩减23亩,水库养殖面积3381亩,与去年持平;稻田养殖面积933亩比去年973亩减40亩。水产品产量696吨,比去年675吨增3.1%。 林业生产围绕“生态立县”战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效明显。2007年完成竹子种植11007亩,膏桐30030亩,核桃6268亩。 农田水利建设进一步加强,共完成各类水利工程2480件,完成投资3379万元。人畜饮水工程11件,沼气池建设1224口,投资1576万元完成了6个片区的基本烟田建设项目,农业综合开发土地综合治理项目顺利推进,完成了0.8万亩的中低产田改造任务,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 2007年水利化程度达74.19%,比去年提高0.5个百分点。全县施用化肥23961吨,比上年减2.0%;农用塑料薄膜使用45.2万公斤,比上年增长9.5%,农药施用量33.4万公斤,比上年增长33.4%;农村用电量2600万千瓦小时,比上年增长10.6%;全县586个村(居)民小组中,已全部通电,通公路。 年末有农村劳动力资源数87704人,劳动年龄内76729人,全县乡村从业人员80484人:其中:从事农林牧渔业人员60778人,占农村从业人员的75.5%,比上年下降3.3个百分点;从事二产业(工业、建筑业)人员6752人,占农村从业人员的8.4%,比上年上升1.3个百分点;从事三产业(除农业、工业、建筑业以来)人员12954人,占农村从业人员的16.1%,比上年上升2.0个百分点,一产业从业人员逐年向二、三产业转移。 年末乡镇企业个数达7260个,比上年增加77个,增长1.1%,从业人员23867人,比上年增长15.9%,营业收入427152万元,比上年增长27.1%,其中:个体、私营企业营业收入418673万元,比上年增长27.4%,实现利润总额16539万元,比上年增39.5%,实交各种税金18261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3.0%。工资总额23270万元,比上年增长15.7%,从业人员平均工资9750元,同比减少16元。年末固定资产原值171068万元,比上年增长2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