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市元江县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5年,元江县各族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积极开展以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深入学习贯彻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十届三次全会和县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提出的工作思路和经济发展目标,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全面推进元江小康社会建设,全力构建元江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胜了历史上罕见的严重旱灾的影响,保持了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势头,呈现出全县经济快速增长,社会和谐稳定,民族团结,人民安居乐业,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的新景象。 一、 综合。 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较快。2005年全县实现现价生产总值(GDP)141017万元,比上年增20457万元,其中:第一产业(农、林、牧、渔业)增加值49388万元,比上年增3886万元;第二产业(工业及建筑业)增加值38752万元,比上年增10830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52877万元,比上年增5741万元,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分别为35.02%、27.48 %、37.50%。按2000年可比价格计算,实现生产总值128351万元,增长14.3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4631万元,增长7.14%;第二产业增加值34211万元,增长32.54%;第三产业49509万元,增长10.45%。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67470万元,占GDP的47.85%,比上年提高0.78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7129元,比上年增1015元,增16.60%。全县实现现价工农业总产值153948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83160万元,比上年增17773万元;农业总产值70788万元,比上年增5882万元。 二、农村经济。 2005年,县委、县政府进一步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着力解决农民“增收难”的问题,继续狠抓“红大”烤烟生产,农业生产较快发展。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现价)70788万元,比上年增5882万元,其中:农业产值50256万元,比上年增5764万元;林业产值1003万元,比上年减392万元;畜牧业产值18313万元,比上年增686万元;渔业产值890万元,比上年减7万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326万元,比上年减169万元。按可比价计算的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0150万元,比上年增长8.08%,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农、林、牧、渔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所占的比重分别为67.39%、1.47%、29.47%、1.23%、0.44%。 新兴特色产业发展迅速,已经成为元江经济增长新的亮点。2005年,全县芦荟产量8180吨,实现农业产值507.16万元,实现工业产值3753万元,比上年增484万元,增14.80%;茉莉花鲜花产量达2636吨,实现农业产值1624万元,加工花茶3612吨,实现工业产值288.95万元;种植热带花卉3233亩,比上年增加738亩,实现产值2550万元,比上年增加600万元,增30.77%;台湾青枣产量3634吨,实现产值1272万元,比上年增213万元,增长20.11%。 主要农产品产量如下表: 指 标单 位2005年2004年2005年比上年增减 绝对数% 粮食总产量万公斤44114472-61-1.36 其中:大 春万公斤37773865-88-2.28 小 春万公斤634607274.45 甘蔗总产量万 吨50.0067.10-17.10-25.48 其中:果蔗万 吨3.454.10-0.65-15.85 烤烟产量万公斤820.6275070.629.42 水果总产量万公斤2874237649820.96 其中:芒果万公斤74959615325.67 香 蕉万公斤648984-336-34.15 青 枣万公斤363.4314.049.415.73 蔬菜产量万公斤12761258181.43 备注:(1)甘庶产量2004年数为2004年-2005年榨季实产数,2005年数为2005年-2006年榨季预计数。(2)青枣产量2004年数为2003年-2004年种植年度实产数,2005年数为2004年-2005年种植年度实产数。 林业工作稳步向前发展,全年实现林业产值(现价)1003万元,完成造林面积1万亩;完成封山育林面积2万亩;义务植树52万株。全县森林面积覆盖率达41.5%。 畜牧业生产进一步向前推进,全年完成畜牧业产值(现价)18313万元,比上年增686万元。 主要畜产品产量和存栏数如下表: 指 标单 位2005年2004年2005年比上年增减 绝对数% 生猪年末存栏头131525131800-275-0.21 肥猪年内出栏头12002311225077736.92 出栏率%91.0689.26提高1.80个百分点 猪肉产量万公斤1023.73971.4752.265.38 大牲畜年末存栏头5594857572-1624-2.82 其中:牛存栏头5541857038-1620-2.84 牛出栏头12894127471471.15 牛出栏率%22.6021.64提高0.96个百分点 牛肉产量万公斤140.74145.43-4.69-3.22 山绵羊年末存栏只341393152326168.30 山绵羊年内出栏只132521208011729.70 出栏率%42.0440.80提高1.24个百分点 羊肉产量万公斤31.6328.523.1110.90 家禽出栏只6992846213317795312.55 肉类总产量万公斤1312.641247.7364.915.20 渔业生产发展平稳,全年水产品产量892吨,比上年减29吨,实现总产值(现价)890万元,比上年减7万元;全县水产养殖面积8490亩,其中:坝塘2359亩,水库6131亩。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县年末农村劳动力102007人,占农业人口的59.49%;年末总耕地面积263801亩,其中:水田62545亩,水浇地55793亩,临时性耕地1380亩,农民人均拥有耕地1.54亩。全年完成农田水利化建设项目41项(不含小水窖),新增灌溉面积5700亩,年末有效灌溉面积161265亩,水利化程度达61.5 %,全县年末实有水库、坝塘118座,其中:中型水库4座,小型水库38座,坝塘76座;水库总库容量10273万立方米。全县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达9227.76万瓦特;化肥施用量42515吨,比上年增加931吨,增长2.24%;农药使用量133430公斤,比上年减少15023公斤,减10.12%;农膜使用量207吨,比上年减少25吨,减10.78%。 乡镇企业进一步优化结构,以市场为导向,加大发展力度,全县乡镇企业稳定发展。2005年末,全县共有乡镇企业7601个,从业人员23057人,实现营业总收入178314万元,比上年增17365万元,增10.79%;实现现价总产值142519万元,比上年增18166万元,增14.61%;实现利税总额10802万元,比上年增505万元,增4.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