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市元江县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保险事业进一步发展,年末全县共有各类保险经营机构8个,其中:财产保险4个,人寿保险4个。全县保险业务收入2801.69万元,比上年减少135.31万元,减4.61%;赔款支出901.42万元,比上年减25.58万元,减2.76%,累计赔款支出占累计保费收入的32.17%。 八、 科技、教育文化和广播电视。 科技工作进一步强化科普宣传,把科技示范与科技推广相结合,全面实施科技兴元战略,进一步增强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2005年末,全县共有各种专业技术人员3955人,取得资格的3830人,其中:副高级职称124人;中级职称1255人;初级职称2451人。年内荣获市级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 教育工作全面贯彻实施《教育法》和《义务教育法》,加大教育投入力度,积极发展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等多形式、多层次教育,培育各类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2005年末,全县共有学校89所(不含幼儿园),其中:高中2所,初中13所,职业中学1所,小学73所;全县共有在校学生34218人,其中:高中2618人,职中667人,初中10152人,小学20781人;全县共有幼儿园12所,在园幼儿1727人,学前班89个班,共有学龄前在校儿童2063人;全县毕业学生人数8121人,其中:高中465人;职中41人;初中4039人;小学3576人;高中毕业报考大专人数1012人,被录取475人,录取率达46.94%;全县共有专任教师2307名;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63%。全县共有党职技校11所,其中:县委党校1所,乡镇党职技校10所,县委党校年末共有大、中专函授班7个班,在读人数222人,年内毕业217人。 文化事业繁荣活跃,县民族歌舞团坚持“三下乡”活动,全年共演出42场,观众达11.24万人次;全县10个乡镇文化站共组织各类文娱活动196次,观众达8.74万人次;放映电影1389场,观众达13.84万人次;县图书馆藏书达74538册。广播电视事业发展欣欣向荣,全县电视覆盖率达68.77%,卫星电视地面接收站发展到467座,其中能正常工作的341座。电视台全年共播出新闻1400条,其中:被中央台采用4条,被省台采用45条,市台采用490条,播出电视专题片7部,专栏节目8期。 九、 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 2005年末,全县实有卫生机构105个,其中:县及县以上6个,乡镇12个,其它卫生机构87个。拥有病床329张,卫生技术人员622人;乡村医疗点72个;乡村医生和卫生员219人;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31人;全年门诊疗病人325917人次,入院人数7134人,治愈率46.0%;病床使用率56.7%;传染病发病率472.67/十万;“四苗”覆盖率97.62%。 体育运动事业蓬勃发展,2005年,全县共举办各种运动会48次,参赛运动员94182人次,学校体育达标率98.8%,向上级体育部门选送优秀体育后备人才9人,我县运动员全年共获得市级比赛金牌8枚,银牌10枚,铜牌15枚,并获团体第三名。 2005年末,全县共有重点优抚对象312人,发放抚恤定补金额86.13万元;义务兵家属174户,发放义务兵家属优待金40.02万元;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2006户3246人,发放城市最低生活保障金229.21万元;全县共有“五保”对象346人,其中,集中供养的136人;集体办敬老院11个,有职工22人,床位数287张。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2005年末,全县在社保局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户数1765户(企业1519户;机关事业单位246户),参保人员13539人(企业7859人;机关事业单位5680人),收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6519.37万元(企业3135.46万元;机关事业单位3383.91万元),全年支付养老保险金6024.69万元(企业3128.30万元;机关事业单位2896.39万元),其中:离退休费5969.47万元。年末,全县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8%。 十、 人民生活。 2005年末全县在岗职工10437人,比上年减少87人,其中:国有单位职工8073人,比上年增加47人;集体单位职工331人,比上年减少19人;其它单位职工2033人,比上年减少115人。在岗职工工资总额16835万元,比上年增加2203万元,增长15.06%,其中:国有单位13997万元,比上年增加1038万元,增长8.01%;集体单位311万元,比上年减少33万元,减9.59%;其它单位2527万元,比上年增加1198万元,增长90.14%。全县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5352元,比上年增加394元,增2.63%,其中:国有单位17291元,比上年增长1226元,增长7.63%,集体单位9367元,比上年减少326元,减3.36%;其它单位9952元,比上年增加184元,增长1.88%。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591元,比上年增281元,增12.16%,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66元,比上年增307元,增13.59%;县城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618元,比上年增496元,增长6.11%。 十一、人口和计划生育。 根据公安部门提供的资料:2005年末全县总人口197763人,比上年减64人,其中:男101749人,女96014人;农业人口171470人,非农业人口26293人。少数民族人口157631人,占总人口的79.71%,其中:哈尼族81139人,占41.03%;彝族43647人,占22.07%;傣族24228人,占12.25%。年内出生人1656人,出生率为8.38‰。年内死亡人数1067人,死亡率为5.40‰,人口自然增长率2.98‰ ,比上年下降了0.49个千分点。 2005年末已婚育龄妇女人数达38093人,累计领取独生子女证人数7380人,年内落实各种节育措施人数3155人,累计达32493人;年内“三术”人数3155人,累计达29942人,“三术”率达78.60%,顺利完成市下达的各项控制指标。 注:1、根据第一次经济普查的结果,2004年生产总值(GDP)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数字进行了调整。 2、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农业总产值增长速度均为可比价增速。 |